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轮胎行业风险分析报告调研报告

最新轮胎行业风险分析报告调研报告

摘 要中国已是全球轮胎最大的消耗国, 同时也是轮胎最大生产国和出口国, 占据许多个“世界第一”。

改革开放为我国轮胎工业提供了近30 年的产品升级、企业调整和高速发展机遇; 国际金融风暴和贸易保护主义促使中国轮胎企业自主创新。

“十二五”是中国轮胎工业理性发展期, 2010年及“十二五”期间轮胎工业将会加快转变增长方式,实现以技术进步、结构优化为主导的平稳较快发展。

2009 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使我国轮胎生产和出口受到较大影响。

2010年中国轮胎业也是风云变幻,从上半年一路“涨”到2011年,“涨”字当头成为轮胎业2010年最明显的趋势。

本报告分为十章,从各个方面阐述了2010年我国轮胎行业的发展情况和运行态势。

一、轮胎行业界定轮胎是在各种车辆或机械上装配的接地滚动的圆环形弹性橡胶制品通常安装在金属轮辋上,能支承车身,缓冲外界冲击,实现与路面的接触并保证车辆的行驶性能。

世界耗用橡胶量的一半用于轮胎生产。

轮胎行业包括3个子行业,分别是车辆、飞机和工程机械轮胎制造、力车胎制造和轮胎翻新加工。

轮胎常见的分类方式是按照结构划分为斜交线轮胎、子午线轮胎。

轮胎行业界定2016年轮胎行业风险分析报告【最新资料,WORD 文档,可编辑修改】数据来源:世经未来研发部二、2010年轮胎行业发展环境2010 年是中国经济最为复杂的一年。

所谓“复杂”,表现在宏观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的“严峻”及其应对政策的“纠结”。

一方面,国内经济调结构的任务艰巨,经济增速逐季下降,并受到欧债危机和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双重侵扰;另一方面,在宏观经济政策上,受制于经济调整和弱势美元,效果折扣不少。

无论是经济运行本身,还是表现在政策上,都可以用一句俗语来形容:早穿棉袄午穿纱。

随着经济增长幅度的回落,国内货物运输量的减少,汽车产销量的下行,对中国轮胎行业所产生的影响是多重的。

数据来源:世经未来研发部国内生产总值季度增速三、2010年轮胎行业发展情况2010年的中国轮胎业可谓风云变幻,从上半年一路“涨”到2011年,“涨”字当头成为轮胎业2010年最明显的趋势。

经历了2009年国内轮胎市场的井喷,轮胎业进入“发烧”扩张阶段。

2010年1~11月,我国轮胎制造业资产总计为亿元,同比增长%,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个百分点;规模以上企业数为645个,比上年同期增加了41个;从业人员年均人数为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万人。

单位:亿元、个2006-2010年我国轮胎制造行业规模指标数据来源:世经未来研发部2006-2010年我国轮胎制造行业规模指标四、轮胎行业竞争状况后“特保时代”的国内轮胎业,在成本上涨、出口受阻等竞争压力的背景下,纷纷进军产业相关领域,以便能在市场上占据领先地位。

经历2009年的业绩“井喷”,国内轮胎行业的景气度便面临向下的压力。

中国轮胎行业面临更大的考验,在诸多不利条件下,行业整合并购、寻找新出口,都是摆在他们面前的巨大难题。

进军新兴领域,积极求变,正成为诸多轮胎企业的新一轮竞争力所在。

五、2010年轮胎进出口状况自中国加入WTO以来,对外经济贸易迅速发展,中国以出口导向拉动其经济增长,对外依存度高。

据国家海关统计,2010年1~12月,中国共出口新充气橡胶轮胎亿条,同比增长(下同)%;出口额亿美元,增长%。

同时,出口橡胶内胎亿条,增长%,出口额亿美元,增长%;出口翻新轮胎万条,增长%,出口额1096万美元,增长%。

数据来源:世经未来研发部2010年我国轮胎出口情况六、轮胎行业产业链发展分析轮胎行业联系较为紧密的上游产业主要是橡胶工业,世界橡胶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 促使橡胶制品产量和产业结构不断调整。

近年来我国橡胶的消费量已连续9年排名世界第一, 而耗胶量占全国橡胶消费总量60% 的轮胎工业。

自2010年9 月份至今,轮胎的主要原料天然橡胶价格持续暴涨,已超过3 万元大关,并且还在不断创造历史新高。

2010-2011年,轮胎行业实际亏损面已经接近50%、行业利润连续6个月下降的严峻形势。

自2010年11月创下39800元/吨的历史最高平后,天然胶价格又多次逼近4万元/吨大关。

企业虽多次上调轮胎价格,但通过提价等手段已经无法消化大幅飙升的成本。

天然胶价格暴涨,也使等价格联动上涨,轮胎企业的生产成本已经上升了50%,库存至少超出社会正常库存50%,利润率降至历史最低点,并陷入了开工越多亏本越多的困局。

七、2010年轮胎行业经营状况对于轮胎生产企业来说,主要成本为人工成本、原料、固定资产折旧和水电费,其中原材料主要是天然橡胶、合成橡胶、尼龙帘子布、钢丝和炭黑。

橡胶成本占轮胎总生产成本比例约为50%。

在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下,2010年轮胎制造行业经济效益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

其中销售收入增长率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扩大个百分点。

利润总额为亿元,同比降低%。

单位:亿元,%数据来源:世经未来研发部我国轮胎行业经营情况八、2010年轮胎行业重点区域及企业发展情况2010年,我国轮胎业克服了金融危机带来的困难,取得了产量增长、出口增加的好局面。

轮胎产品结构得到明显改善,子午线轮胎产量和出口量大幅增长。

全国橡胶轮胎产量居前三名的省份:山东省,其轮胎和子午线轮胎外胎产量分别为万条、万条;江苏省,其轮胎和子午线轮胎外胎产量分别为万条、万条;浙江省,其轮胎和子午线轮胎外胎产量分别为万条、万条。

从资产水平来看,山东、江苏和浙江名列前三甲,累计占全国资产比重近60%。

数据来源:世经未来研发部2010年山东、江苏、浙江轮胎制造业收入、利润和资产比重2010年,我国国内共有规模以上轮胎企业645家,最小的年销售额约50亿元,最大的超过170亿元,其中小规模的在500到600家之间。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统计的2010年度轮胎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和综合产量前十位单位排名。

九、2010年轮胎行业风险分析及投资信贷建议2010 年国内轮胎行业再度掀起投资扩产热潮, 相当一部分属于产品同质化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强势投资扩产使轮胎产量持续快速增长, 市场需求却达不到相应增长, 导致轮胎库存量急剧上升、产品低价竞争等不良后果。

初步统计, 全国轮胎企业新上项目多达约40 个,其中小规模的全钢子午线轮胎项目年产能为60万套, 大规模的项目则上千万套; 小规模的乘用车轮胎项目年产能为300 万套, 大规模项目的年产能则达1500 万套。

国内轮胎项目发展势头之猛,已使产能严重超过需求。

轮胎企业应认清投资风险, 停止盲目扩张, 以优化升级产品结构占领市场, 以求稳步发展。

未来两年,我们对轮胎行业投资的总体态度是:审慎投资,注意产品结构以及未来市场需求与供给关系的动态性。

目录附图附表第一章轮胎行业基本情况从中国轮胎产业的发展来看,中国轮胎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轮胎行业体系;就产量而言,从2004年开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轮胎国。

随着中国轮胎行业的发展,轮胎出口量也在稳步提升,2004年开始轮胎出口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名。

同时,近年来,我国轮胎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子午化率在不断提升,2008年子午化率已经达到75%左右。

从其发展来看,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中国虽然已经是轮胎生产大国,但还不是轮胎生产强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作为轮胎行业的微观基础——轮胎企业并不强大,突出表现为相对国际巨头,国内轮胎企业的规模甚小;同时,国有轮胎企业市场地位亟待提高。

如今世界轮胎市场亚太、北美和欧洲三足鼎立,轮胎行业正逐步向亚太地区转移,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轮胎最大生产国和重要出口国。

从世界轮胎行业发展特点看:轮胎企业的大型化和集团化日益加剧;研发力度不断加强,创新成果大量涌现;轮胎巨头非常注重品牌建设,那些在品牌建设上取得优势的企业有望在新的一轮竞争中胜出。

总的来看,中国的轮胎行业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随着世界轮胎行业逐步向中国转移,中国轮胎行业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逐步提升;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中国轮胎行业还有较大增长空间。

预测,2011年我国汽车保有量约为6200万辆,其中轿车3100万辆。

届时,国内市场对汽车轮胎的需求将为16480万条,年均增长%;出口约7870万条,年均增长%;合计为24350万条,年均增长%。

其中国内市场对轿车子午线轮胎的需求约为8100万条,出口约为4500万条,合计达12600万条;国内市场对轻型载重子午线轮胎的需求约为2830万条,出口约为1740万条,合计达4570万条;国内对载重子午线轮胎的需求约为3210万条,出口600万条,合计达 3810万条。

预计2011年子午线轮胎的需求合计25980万条,比2004年的1亿条增加倍,斜交轮胎则为负增长。

第一节轮胎的定义及分类轮胎是在各种车辆或机械上装配的接地滚动的圆环形弹性橡胶制品通常安装在金属轮辋上,能支承车身,缓冲外界冲击,实现与路面的接触并保证车辆的行驶性能。

轮胎常在复杂和苛刻的条件下使用,它在行驶时承受着各种变形、负荷、力以及高低温作用,因此必须具有较高的承载性能、牵引性能、缓冲性能。

同时,还要求具备高耐磨性和耐屈挠性,以及低的滚动阻力与生热性。

世界耗用橡胶量的一半用于轮胎生产。

轮胎行业包括3个子行业,分别是车辆、飞机和工程机械轮胎制造、力车胎制造和轮胎翻新加工,如下表所示。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表1:轮胎制造业及子行业分类轮胎常见的分类方式是按照结构划分为斜交线轮胎、子午线轮胎。

子午线胎与斜交线胎的根本区别在于胎体。

斜交线胎的胎体是斜线交叉的帘布层;而子午线胎的胎体是聚合物多层交叉材质,其顶层是数层由钢丝编成的钢带帘布,可减少轮胎被异物刺破的几率。

斜交轮胎具有胎面和胎侧强度大的特点,但胎侧刚度较大,舒适性差。

由于高速时帘布层间移动与磨擦较大,因此并不适合高速行驶。

子午线轮胎的帘布层相当于轮胎的基本骨架,如果把子午线轮胎经过胎侧的帘子线暴露出来,其排列方向与轮胎子午断面一致,就如同地球仪上的子午线排列。

从设计上讲,斜交线轮胎有很多局限性,如由于交叉的帘线强烈摩擦,使胎体易生热,因此加速了胎纹的磨损,且其帘线布局也不能很好地提供优良的操控性和舒适性;而子午线轮胎中的钢丝带则具有较好的柔韧性以适应路面的不规则冲击,又经久耐用,它的帘布结构还意味着在汽车行驶中有比斜交线小得多的摩擦,从而获得了较长的胎纹使用寿命和较好的燃油经济性。

同时子午线轮胎本身具有的特点使轮胎无内胎成为可能。

无内胎轮胎有一个公认优点,即当轮胎被扎破后,不像有内胎的斜交线轮胎那样爆裂(这是非常危险的),而是使轮胎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气压,提高了汽车的行驶安全性。

另外,和斜交线轮胎比,子午线轮胎还有更好的抓地性。

第二节轮胎的组成轮胎通常由外胎、内胎、垫带3部分组成。

也有不需要内胎的,其胎体内层有气密性好的橡胶层,且需配专用的轮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