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生物下集体备课

八年级生物下集体备课

更好。

C: 不,我家有一棵很大棵的黄皮树,但果实很酸,我能借用一枝黄皮树的枝条吗,这样我可以接在我家那棵黄皮树上.2、教师展示枝接和芽接;引导学生总结:嫁接分为图()和图()。

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1和3作为),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2和4作为)。

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展示扦插的操作。

【探究2】探究植物的其它无性生殖方式提出问题:1、请你说说还有哪些无性生殖方式?2、举例说明它们用了植物的哪些器官来进行繁殖?3、组织培养的原理是什么?4、说说组织培养的概念、优点及在农业生产的运用。

四、小结让学生描述有性生殖及无性生殖的概念与运用五、布置作业完成课本P6练习题案,然后归纳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共同研讨,促进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2、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联系生活中的例子说说有哪些植物有板书设计第一节植物的生殖一、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优点: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双清的遗传特性。

二、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

优点: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

三、无性生殖的应用1、嫁接:枝接、芽接(接穗和砧木)保持接穗的性状;2、用叶、根、茎进行繁殖;3、组织培养:无菌条件下教学后记导入新课春末夏初是青蛙繁殖的季节。

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它的生殖和发育主要是在水中完成的。

讲授新课一、青蛙的生殖和发育1.青蛙生殖发育过程2.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这样的动物称为两栖动物。

二、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条件1.两栖动物的生长发育特点:生殖:体外受精,水中发育,有性生殖。

发育:变态发育。

2.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与家蚕的有什么不同?三、小结学生阐述两栖动物生长发育过程及特点,区分青蛙和家蚕的变态发育。

四、布置作业完成课本P17练习题1.导入新课2.探究青蛙的生殖和发育3.区分家蚕和青蛙的变态发育板书设计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一、青蛙的生殖发育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二、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生殖:体外受精,水中发育,有性生殖。

发育:变态发育。

导入新课通过“想一想,议一议”导入讲授新课一、鸟卵的结构【探究1】以一个鸡蛋,将鸡蛋的钝端轻轻敲出裂纹,用镊子将碎裂的卵壳连同外壳膜除去,看卵壳下面是否有一个小空腔。

再用剪刀将小空腔下面的内壳膜剪破,使壳膜内的卵白和卵黄流到培养皿内。

对照鸡卵结构图观察卵的结构,注意观察卵黄上有没有小白点。

1.鸡卵的结构2.鸡卵的结构及功能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鸟卵的结构及其功能特点3.有人说一个鸟卵就是一个卵细胞,你认为对吗?在鸟卵中真正的卵细胞应包括哪些结构?答:不对。

应包括:胚盘、卵黄和卵黄膜二、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1.鸟的生殖发育的一般过程:无论鸟的生殖和发育有何特点,在生殖和发育的过程中,鸟必须有求偶、交配、产卵的行为有的鸟不筑巢、不孵卵、不育雏,如杜鹃。

杜鹃将卵产在其他鸟类(如画眉、鸦雀、寿带鸟和柳莺)的巢内,让这些鸟类为其孵卵、育雏。

2.鸟类的生殖特点: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了解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其特点区别昆虫、两栖动物、鸟类的生3.雏鸟的发育过程:鸟的发育:受精卵---胚胎---雏鸟---成鸟殖发育4.对比昆虫、两栖动物、鸟类的生殖发育三、小结学生阐述鸟卵结构及其特点,明确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四、布置作业完成课本P21练习题板书设计第四节鸟的生殖和发育一、鸟卵的结构和功能卵壳:保护卵壳膜:保护气室:贮存空气,供给胚胎发育所需要的氧气卵白:具有保护作用,还能供给胚胎发育所需要的养料和水分卵黄膜:保护卵细胞卵黄:贮存着供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胚盘:胚胎发育的部位(发育成雏鸟)系带:悬挂卵黄、固定和减震,利于孵化二、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1.一般过程: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2.生殖特点: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教学后记年级:八年级科目:生物备课时间:主备教师:钱永丽课题: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课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描述基因、DNA和染色体之间的关系2.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数量的变化过程与方法帮助学生回忆DNA是遗传物质等相关知识,结合板书或图片介绍基因是DNA上的一部分,并通过具体生物的基因数量和DNA分子的数量对比,使学生理解一条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

利用“观察与思考”活动让学生了解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重点描述基因DNA和染色体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亲代的基因怎样传递给子代教具教学过程设计设计意图复备栏导入新课通过“想一想,议一议”导入讲授新课一、基因、DNA和染色体1、染色体: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由DNA和蛋白质构成)2、DNA:是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

3、基因: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

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有若干基因。

(一条DNA上有许许多多基因)4、正常人(女)体细胞内染色体的排序图理解基因、DNA和染色体间关系①数一数,人体细胞内有几对几条染色体?②什么样的染色体互为一对?③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是成单还是成对存在?5、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DNA分子成对存在,基因成对存在。

6、在生物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成单存在,DNA分子成单存在,基因成单存在。

二、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了解人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及其存在方式掌握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讨论: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是如何分配的?1.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

2.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学生完成该图填图学生动手完成填图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

高茎为显性性状,矮茎为隐性性状。

杂交后代只表现高茎。

2.孟德尔的推论二:得出孟德尔的推论二得出孟德尔的推论三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为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D)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d)表示。

在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表现为隐性性状的基因组成只有一种dd;表现显性性状的基因组成有两种DD或Dd。

3.孟德尔的推论三:基因组成是Dd的个体只表现出D控制的性状不表现出d控制的性状,但d不受D的影响还会继续遗传下去。

4.基因与形状的关系得出基因与形状的关系了解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二、禁止近亲结婚【探究】同学们都读过《红楼梦》吧,林黛玉是贾母的外孙女,贾宝玉是贾母的孙子,他们的爱情故事曾让许多人唏嘘不已。

请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他们能否结婚?为什么?他们属于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不能结婚。

如果结婚,后代患遗传病的可能性大。

1.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同一个家族携带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如果近亲结婚,后代的隐性致病基因结合的几率就增大,出现遗传病的机会大大增加。

三、小结四、布置作业完成课本P37练习题板书设计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1.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

2.当一对基因一个为显性,另一个为隐性时,该基因控制的性状表现为显性。

3.近亲结婚,后代患遗传病的概率较大。

教学后记导入新课通过“想一想,议一议”导入讲授新课一、男女染色体的差别1.细胞中的染色体分两种常染色体(22对):与性别无关性染色体(1对):是决定性别的染色体2.性染色体:男女体细胞中有一对染色体与别的染色体不同,它们两者之间形态差别较大,而且与性别有关,所以把这对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

3.男性体细胞染色体组成为:22对常染色体+性染色体XY女性体细胞染色体组成为:22对常染色体+性染色体XX4.男性生殖细胞染色体组成为:22条+X或者22条+Y女性生殖细胞染色体组成为:22条+X【讨论】课本P40二、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结论: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各占50%三、小结四、布置作业完成课本P42练习题了解男女染色体差别,掌握男女体细胞、生殖细胞染色体组成掌握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板书设计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的奶牛控制产奶量的基因可能发生变化,通过人工选择可以将产奶量高的奶牛选出来,通过繁育,后代还会出现变异,再次选择繁育,经过数代,就会有高产奶牛,并且保持高产奶量。

2.杂交育种原理:基因重组通过杂交育种,人工选择低产抗倒伏小麦与高产不抗倒伏的小麦进行杂交,经选择后,杂交后代同时具有抗倒伏的基因和高产的基因,并且这两种基因控制的性状都能显现。

3.太空椒原理:基因突变太空椒是太空中的射线引起普通甜椒种子的基因发生改变,种子播种后经人工选可得到新品种。

育成的新品种。

三、小结四、布置作业一导入:学生完成下列表格:疾病是否患过此病是否接种过疫苗患病的原因腮腺炎水痘流感龋齿近视甲肝心脏病急性结膜炎麻疹贫血蛔虫病……二教授新课核心要点一:传染病及其特征课件展示图片,这张图片(来自网络)说明了什么问题?要求学生观察图片,思考回答1.自己曾得过哪些疾病,哪些是传染病?哪些是非传染病?2.传染病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__________之间或__________相互传播的疾病.它具有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性.不少传染病,在发病以前就已经具有了传染性,__________期传染性最强.核心要点二: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的定义。

阅读课本上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2.传染源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3.、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3.到达____所经过的途径.病原体传播的主要途径有:空气传播,____传播,____传播.4.举例说明传染病分为哪四类5.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而容易被感染的人群,就是__________。

核心要点三: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阅读课本上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核心要点四:病原体的定义结合课本和以上图片给出病原体的定义课堂练习一:2003春季,在中国和其他许多国家都发生了流行性非典型肺炎。

非典型肺炎是SARS病毒引起,主要通过飞沫和空气传播的。

专家建议,在“非典”防治工作中对“非典”病人要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要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还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