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辐射防护培训试题

辐射防护培训试题

辐射防护试题【宁德核电站培训题】一、单选题1.放射性原子核经过 D 个半衰期后, 其数目为原有数目的十六分之一。

A.1B.2C.3D.42. 3.7×107贝克(Bq) = A 毫居里(mCi)A.1B.2C.3D. 3.7×1073.1贝克(Bq) = A 衰变/秒A.1B.2C.3D. 54.宁德核电站控制区内使用 A 和TLD来监测个人外照射剂量。

A. EPDB.MPR200+PB-GM2C. 6150AD5D.C2门5.EPD发出一次声光提示信号,表示受照剂量为 A μSv。

A.1B.2C.3D. 56.外照射的时间防护法就是尽量 A 受照时间。

A. 减少B. 增加C. 设置D. 推迟7.α粒子对人体的相对危害性是 A 。

A. 内照射B. 外照射C. 内照射和外照射8.辐射的躯体效应是显现在 B 身上的效应。

A. 受照人后代B. 受照人本人C. 受照人亲属D.A+B+C9.辐射的遗传效应是显现在 A 身上的效应。

A. 受照人后代B. 受照人本人C. 受照人亲属D.A+B+C10.随机性效应的发生 C 与受照剂量的关系是线性无阈的。

A. 时间B. 部位C. 几率D. 严重程度11.确定性效应的 C 与受照剂量有关, 且有阈值。

A. 发生时间B. 发生部位C. 严重程度D. 几率12.辐射防护的目的之一在于防止有害的 B 的发生。

A. 随机性效应B. 确定性效应C. 躯体效应D. 遗传效应13.辐射防护的目的之一在于把 C 的发生几率限制到被认为是可以接受的水平。

A. 躯体效应B. 遗传效应C. 随机性效应D. 确定性效应14.辐射实践的正当性是指 A 。

A.具有正当的理由, 利益大于代价B.保护环境, 保护公众C.不得损害人的健康D.工作人接受的剂量要尽可能小15.辐射防护三原则中的 B 也可称为ALARA原则。

A. 辐射实践的正当性B. 辐射防护的最优化C. 对个人剂量的限制D. 剂量的最小化16.国家标准规定放射性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水平为连续5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不得超过C 毫希弗(mSv) 。

A. 5B. 15C. 20D. 10017.NDNP规定每日个人外照射剂量的调查水平为 A mSv。

A. 1B. 2C. 3D. 418.NDNP规定连续12个月个人外照射剂量的预警水平为 B mSv。

A. 5B. 10C. 15D. 2019.NDNP规定连续12个月个人外照射剂量的干预水平为 C mSv。

A. 5B. 10C. 15D. 2020.NDNP规定单日个人外照射剂量的干预水平为 D mSv。

A. 5B. 4C. 3D. 221.6150AD5的测量单位是 D 。

A. mSv/hB. μSv/hC. rem/hD. A + B22.所有参观人员进入NDNP核电站控制区必须佩戴 A 。

A.电子个人剂量计B. TLDC. A+B23.所有进入控制区的工作人员必须佩戴 C 个人剂量计。

A. EPDB. TLDC. A + B24.人类受到的天然照射剂量主要来自 C 。

A. 宇宙射线B. 食物C. 氡钍及其子体D. 陆地上的γ辐射25.功率运行模式下,进入反应堆厂房的人数控制为 A 。

A. 20B. 26C. 30D. 3526.源项控制法就是想方设法 A 工作现场辐射源的大小。

A. 减小B. 增加C. 设置D. 不理会27.NDNP使用 A 进行内照射监测。

A. 全身计数器(WBC)B.C1门C. 6150AD5D.C2门28.松散的表面污染对人有 C 的风险。

A. 外照射B.内照射C. A+B29.下列不属于影响核电站辐射水平的因素是 DA. 反应堆功率水平B. 燃料包壳的完整性C. 一回路化学控制状况D. 个人剂量限值30.EPD个人剂量计应牢固佩戴在工作人员 B 部。

A. 右胸B. 左胸C. 腹D. 头31.外照射的 C 防护法就是在人与辐射源之间设置屏蔽层。

A. 距离B. 时间C. 屏蔽D. 源项控制32. D 防护法就是设法减少工作现场辐射源的大小。

A. 距离B. 时间C. 屏蔽D. 源项控制33.在60Coγ源与工作人员之间设置3个半减弱层的铅屏蔽, 则γ射线的强度将减弱至原来的 C 。

A. 三分之一B. 六分之一C. 八分之一D. 九分之一34.点状源外甲、乙两人, 甲距源4米, 乙距源1米, 则甲处剂量率是乙处剂量率的 D 。

A. 二分之一B. 四分之一C. 八分之一D. 十六分之一35.NDNP间接测量物体表面β污染的常用仪表是 C 。

A. 6150AD5B. EPDC.6150AD5+AD17D. TLD36.测量表面污染时, 探测器应尽量地接近, 而不要接触被测物体, 这是为避免 C 探测器。

A. 碰坏B. 击穿C. 沾污D. 活化37.在既有湿表面污染又有空气污染的工作条件下, 工作人员最好的防护是穿戴 A 。

A. 气衣B. 气面罩C. 呼吸面具 + 空气瓶D. 塑料手套和塑料鞋套38.控制区内辐射防护人员穿 B 连体工作服和安全帽。

A. 黄色B. 蓝色C. 白色39.控制区内现场服务人员穿 A 连体工作服和黄色安全帽。

A. 黄色B. 蓝色C. 白色40.控制区内, 除辐射防护、现场服务人员外, 其他人员穿 C 连体服。

A. 黄色B. 蓝色C. 白色41.控制区内的非放废物(或物品)应该用 D 塑料袋(或塑料布)包装。

A. 红色B. 黄色C. 蓝色D. 白色42.控制区内 D 塑料袋用于收集有放射性的重复使用的物品。

A. 红色B. 白色C. 蓝色D. 黄色43.有污染的T恤和白纱手套放入 B 收集袋。

A. 红色B. 黄色C. 蓝色D. 白色44.在污染区使用过的塑料手套放入 A 收集袋A. 红色B. 黄色C. 蓝色D. 白色45.随身携带的小物品出控制区前,必须经过 A 测量。

A.CPOB.6150AD5C.C1D.C246.控制区的绿区, 其环境剂量率范围是 C 。

A.0-2.5μSv/hB.2.5 - 25μSv/hC. 2.5 - 10μSv/hD. 25-2000μSv/h47.控制区的橙区, 其环境剂量率范围是 D 。

A. 0 - 2.5mSv/hB. 2.5 –25mSv/hC. 2 –150mSv/hD. 1 –100mSv/h48.6150AD5无接探头时只能测量 C 。

A. 松散α污染B. 松散β污染、C. γ剂量率D.中子剂量率49.6150AD5接探头时只能测量 B 。

A.松散α污染B. 松散β污染C. γ剂量率D.中子剂量率50.控制区的黄区, 其剂量率范围从 10 μSv/h 到 A mSv/h 。

A. 1B. 2C. 3D. 451.控制区的红区, 其剂量率大于 A Sv/h。

A. 0.1B. 0.2C. 1D. 252.工作人员离开控制区时, A 门用于监测工作服表面污染。

A. C1B. C2C. MPR200+PB-GM2D. MPR200+PB-GM553.工作人员离开控制区时, B 门用于监测工作人员身体表面污染。

A. C1B. C2C. MPR200+PB-GM2D. MPR200+PB-GM554.控制区临时通行证的有效期一般为 B 。

A. 1天B. 1周C. 1月D. 1季55.持控制区临时通行证的人必须在 D 的陪同下才能进入控制区。

A. 单位领导B. 辐射防护工作人员C. 具有辐射防护一级授权人员D. 具有辐射防护二级授权人员56.当C1 、 C2门显示你被污染时, 你应该 C 。

A.在同伴帮助下小心清洗。

B.自己立刻进行冲洗。

C.及时通知辐射防护人员,不允许自己单独处里。

D.不予理会,强行通过。

57.在人类的生活环境中, 在 C 会受到放射性的照射。

A. 从事放射性工作时才B. 进行放射性治疗时才C. 任何地方和任何时刻都D. 接触放射性物质时才58.固定的表面污染对人具有 A 的风险。

A. 外照射B. 内照射C. A+BD.表面污染59.办理橙区的进入许可证,需要签字人员有:工作负责人、工作负责人所在处的处长(或承包商对口处处长)、计划工程师、 A 。

A. 辐射防护工程师和值长B. 值长C. 值长和厂长D. 厂长60.办理红区的进入许可证, 需要签字人员有:工作负责人、工工作负责人所在处处长(或承包商对口处处长)、 B 。

A. 厂长和辐射防护工程师B. 辐射防护工程师、值长和厂长C. 值长和辐射防护工程师D. 值长和厂长61.对核电站工作人员集体受照剂量贡献最大的是 B 。

A. 裂变产物B. 活化产物C. 燃料铀-235D. 放射性废物62.当现场所产生的废物剂量率≥ B μSv/h而<2mSv/h时,工作负责人应尽快将其送往N234废物收集点暂存;A. 600B.500C.400D.80063.TLD佩带的正确方式是 C 。

A. 佩戴在右胸,与个人电子剂量计对称位置B. 随身带着就行C. 佩戴在左胸,与个人电子剂量计同一位置D. 放在口袋里64.无生物屏蔽体保护的状态下,操作接触剂量率≥ D Sv/h的物品,此项作业应按红区风险作业来控制。

A.3B.2.5C.2D.165.在无实体边界隔离和防护状态下,操作接触剂量率≥ A mSv/h而<1Sv/h的物品,需按橙区作业要求进行文件准备及审批。

A. 25B.30C.20D.5066.控制区内工作服、手套、工作鞋的β固定表面污染控制标准为< C Bq/cm2 .A.2B. 3C. 4D. 567.手、皮肤、内衣、工作袜子的β固定表面污染控制标准为< C Bq/cm2 .A. 2.1B. 1.4C. 0.4D.1.568.控制区内人因非计划污染面积≥ B m2定为IOE事件。

A. 8B. 10C. 12D.1569.控制区外发生地面污染面积≥ A m2定为IOE事件。

A. 1B. 2C. 3D.470.同一现场同时发生 C 人·次以上体表沾污的事件,定为IOE事件。

A. 1B. 2C. 3D.471.任何放射性比活度大于 A Bq/g的无用物品(如废油、废水&废树脂等放射性比活度较为均匀物质)都要作为放射性废物处里。

A. 0.1B. 0.2C. 0.3D.0.472.放射性物品运输时,司机座位处剂量率< B μSv/h。

A. 10B. 20C. 0.25D.3073.放射性物品运输时,运输车辆外表面任何一点处的剂量率< B mSv/h。

A. 1B. 2C. 2.5D.374.放射性物品运输时,运输车辆外表面任何一点的2米处的剂量率< A μSv/h。

A. 100B. 200C. 250D.30075. 射线(包括X射线)对人体的相对危害性主要是 B 。

A.内照射B.外照射C.内照射和外照射76.松散型表面污染可以通过 D 途径对人体产生危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