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的眼科疾病PPT课件

常见的眼科疾病PPT课件


2020/3/3
8
散光
2020/3/3屈光不正常表现,与角膜的弧度有关。有些人眼睛 的角膜在某一角度区域的弧度较弯,而另一些角度区域则较扁平。造 成散光的原因,就是由于角膜上的这些厚薄不匀或角膜的弯曲度不匀 而使得角膜各子午线的屈折率不一致,使得经过这些子午线的光线不 能聚集于同一焦点,光线不能准确地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 这种情况称为散光。
2020/3/3
10
治疗
• 1.规则散光 • 可按散光类型及散光度数以不同圆柱镜矫正。 • 2.不规则散光 • 可配用角膜接触镜矫正。 • 3.手术 • 18岁以上成人的高度散光可考虑行角膜屈光手术治疗。
2020/3/3
11
THANKS
2020/3/3
12
的安全性及确切效果仍有待进一步 观察。
[3]
2020/3/3
4
并发症
(1)玻璃体病变 由于眼轴延长,玻 璃体腔增大,促使玻璃体进行性变性, 从而相继发生液化、浑浊及后脱离。 (2)白内障 由于眼内血循环障碍及 组织变性等异常,晶状体亦可受累, 主要表现为晶状体混浊。 (3)青光眼 合并开角型青光眼比正 常眼多六到八倍,正常眼压性青光眼 及可疑青光眼的比例也明显高于其他 人群。 高度近视容易引发其他疾病 (4)黄斑病变 常见黄斑出血、黄斑 变性、黄斑裂孔。 (5)视网膜脱落 是高度近视的常见 并发症,发生率八倍或十倍于其他人 群。原发性或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者中, 近视眼所占比例可高达70%以上。 (6)后巩膜葡萄肿
织的影响仍待观察。
性,眼球明显变长,前房较深,睫状 肌萎缩,部分人眼球向外突出。
• (2)前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 (4)暗适应功能差:视网膜的色素 • (3)晶状体与人工晶体手术。
上皮细胞发生病变,影响视细胞的光 化学反应过程。
• (4)巩膜后部加固术 此类加固术
• (5)眼前黑影:高度近视眼会引起 玻璃体变性、液化、玻璃体后脱离等。
(7)弱视 (8)斜视
2020/3/3
5
白内障
2020/3/3
6
简介
• 凡是各种原因如老化,遗传、局部营养障碍、免疫与代谢异常,外伤、 中毒、辐射等,都能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 发生混浊,称为白内障,此时光线被混浊晶状体阻扰无法投射在视网 膜上,导致视物模糊。多见于40岁以上,且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增多。
其中近视、白内障、散 光是21世纪三大眼科问 题!!!!
2020/3/3
3
近视,中医病名。是眼在调节松弛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的折射后焦 点落在视网膜之前。古代医籍对本病早有认识,称为目不能远视,又名能近怯远 症,至《目经大成》始称近视。由先天生成,近视程度较高者又称近觑。近视的 发生与遗传、发育、环境等诸多因素有关,但确切的发病机理仍在研究中。
2020/3/3
7
治疗手段
• 手术治疗 • (1)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为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新型白内障手术。使用超声波将
晶状体核粉碎使其呈乳糜状,然后连同皮质一起吸出,术毕保留晶状体后囊膜, 可同时植入房型人工晶状体。老年性白内障发展到视力低于0.3,或白内障的程 度和位置显著影响或干扰视觉功能,患者希望有好的视觉质量,即可行超声乳化 白内障摘除手术。其优点是切口小,组织损伤少,手术时间短,视力恢复快。 • (2)白内障囊外摘除 切口较囊内摘出术小,将混浊的晶状体核排出,吸出皮质, 但留下晶状体后囊。后囊膜被保留,可同时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术后可立即 恢复视力功能。因此,白内障囊外摘出已成为目前白内障的常规手术方式。
常见的眼科疾病
近视、白内障、散光
2020/3/3
1
近视
2020/3/3
2
简介
常见的眼科疾病有:中心浆液性视网膜病变、干眼症、交感性眼炎、夜盲症、 失明、弱视、散光、沙眼、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结膜炎、老花眼、 色盲、虹膜异色症、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视网膜脱落、 近视、远视、针眼、雪盲症、霰粒肿、青光眼、飞蚊症等 。
• (1)视力下降。
• (1)角膜手术 目前应用较多的是
• (2)近视发展速度快:不同于单纯 性近视眼,有的高度近视眼即使到了 成年后,近视还是继续发展,故也称 为进行性近视。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特别是 飞秒激光的应用,可用于矫正高度 近视。至于更远期的效果及对眼组
• (3)眼球突出:高度近视眼多为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