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专题08大洋洲和两极地区讲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
修
【课标细化】
1.以全球变暖或南太平洋地震对大洋洲岛屿国家的影响为切入点,考查大洋洲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2.以最新南极科学考察为背景,考查南极洲的自然地理特征。
3.澳大利亚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
【核心突破】
一、澳大利亚的地理特征
1.澳大利亚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位置范围
东、中、西部地形不同。
东部大分水岭;西部是低矮的高原,占全国面积的一半左地形
右;中部是平原,“大自流盆地”
气候呈半环状分布。
东南沿海一带地处温带和亚热带,受来自海洋湿润气流影响,气候
气候温暖湿润;内陆和西部地区气候干旱
河流湖泊最大河流是墨累河,注入印度洋。
最低处是北艾尔湖;中部平原地下水丰富
居民绝大部分是欧洲白种人后裔,澳大利亚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澳大利亚是南半球经济发达国家,有现代化的农牧业和工矿业。
目前,服务业超过经济
农牧业和工矿业,成为经济支柱
主要城市堪培拉、悉尼、墨尔本
原因分析:
(1)南回归线横贯大陆中部,大部分地区处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南信风控制范围,气候炎热干燥。
(2)南部和西南部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地区,属地中海气候。
(3)北部夏季来自赤道的西北风带来丰富的水源,降水多,为湿季。
冬季受东南信风控制,成为干季。
(4)东南沿海一带,受东澳大利亚暖流影响,比较湿润,东北部常年盛行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并受地形抬升的影响,降水丰沛,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东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最南端和塔斯
马尼亚岛常年受西风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5)西部沿海受副热带高压带和来自大陆的东南信风控制,加上西澳大利亚寒流的影响,所以干燥少雨。
3.澳大利亚养羊业发达的自然条件
(1)地形——澳大利亚中部平原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2)气候——南回归线穿过大陆中部,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广大内陆和西部气候干旱,为草原和沙漠。
天然牧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5。
(3)水文——中部平原上河流很少,但地下水丰富。
有世界最大的地下水分布区——大自流盆地,在地势低的地区凿井,地下水自动流出地面形成自流井,井水盐度高,不宜灌溉农田和供人的饮用,但可作为牲畜饮水。
可见,草原肥美,分布广阔,地下水丰富,气候干燥,适于绵羊的生长和繁殖。
养羊业一直是澳大利亚经济的主要部门,其羊毛产量(占世界1/4)、出口量(占世界1/2以上)均居世界第一,使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方法技巧】澳大利亚经济发展条件和特点的关系如下所示:
【典例分析】【例1】读世界某区域海洋与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回答(1)~(3)题。
(1)图中洋流的名称是 ( )
A.加那利寒流
B.西澳大利亚寒流
C.本格拉寒流
D.秘鲁寒流
【解析】根据图示经纬度和海陆轮廓特点,判断此图为澳大利亚西南沿海地区。
洋流是西澳大利亚寒流。
【答案】 B
(2)X地降水主要集中在 ( )
A.12月至次年2月
B.3月~5月
C.6月~8月
D.9月~11月
【解析】 X地属于地中海气候,降雨集中在冬季,南半球冬季为6~8月。
【答案】 C
(3)沿X—Y—Z自然景观的变化是 ( )
A.阔叶林、森林草原、荒漠
B.落叶林、草原、荒漠
C.硬叶林、草原、荒漠
D.雨林、稀树草原、荒漠
【答案】 C
【针对练习】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该国各地区气候类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①亚热带湿润气候 B.②热带雨林气候 C.③热带草原气候 D.⑤温带海洋性气候
(2)有关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出口国 b.铁矿石、煤炭出口占世界重要地位
c.该国首都是最大的城市 d.地广人稀,人口相对集中在自然条件较好、经济水平较高地区A.abcd B.abc C.acd D.abd
(3)关于该国农业生产和布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畜牧业、种植业并重,且以畜牧业为主
B.农业现代化侧重于小型机械化、水利化
C.小麦分布集中于东南和东北地区
D.由于交通运输的发展,小麦分布由南向北扩散
(2)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大量出口煤炭和铁矿石;地广人稀,人口大量集中在东南部经济发达地区,因此a、b、d说法正确。
c中澳大利亚的首都是堪培拉,而最大城市是悉尼。
(3)澳大利亚农牧业比较发达,而畜牧业产值又超过种植业,A项正确。
其他选项中,澳大利亚地广
人稀,农业现代化侧重于高度机械化,小麦主要分布在国土东南部和西南部,并且不可能向北扩散,因为北部以沙漠、草原为主。
【答案】(1)D (2)D (3)A
二、两极地区的地理特征
科考站站(南极圈内)
环境问题臭氧空洞臭氧空洞
【典例分析】【例2】北京时间2005年1月18日3时16分,中国南极内陆冰盖昆仑科考队成功抵达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这是人类首次到达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海拔4 093米)。
读下图并完成(1)~(4)题。
(1)下列南极科学考察的4个地点中,全年不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极点(南纬90°) B.南极冰盖最高点(约南纬80°) C.冰点(约南纬78°) D.磁点(约南纬65°)
(2)对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位置会移动②高度会变化③南极大陆的最高点④冰盖下有世界最大的铜矿
A.①③B.②④ C.①②D.③④
(3)南极洲和北冰洋都地处高纬度地区,但南极洲比北冰洋更冷。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南极洲热容量比北冰洋小 B.南极洲地势比北冰洋高
C.南极洲阴雨天比北冰洋多 D.南极洲冰层厚,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比北冰洋强
(4)当前,全球资源紧缺,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为了尽可能保持南极这片净土,人类在南极地区的合理活动应该是( )
A.停止在南极洲的一切活动 B.进行适宜的科学考察
C.对各种资源进行实验性开采 D.对各种资源进行商业性开发
(3)南极洲为大陆,北冰洋为海洋,陆地热容量小于海水,散失同样热量,南极气温更低,南极洲海拔高,温度低,冰层反射率高,故南极洲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
(4)对南极的资源要合理利用,不能盲目进行开发,应先进行适宜的科学考察,研究其开发的最佳方案,在不破坏南极洲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适度利用。
【答案】(1)D (2)C (3)C (4)B
【针对练习】xx年“海洋生物普查项目”研究表明,235种在南极生存的动物也同样生存在北极。
这表明南极的绕极海流为大多数物种创造了保护屏障,但是某些偶然事件曾经使两极连接起来。
南极洋流使物种与温暖海域隔离,同时造成极低的温度,致使自然选择生成了奇异的生存机制。
据此回答2-4题。
2.下列关于南极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矿产资源贫乏 B.终年盛行西南风 C.淡水资源丰富 D.平均海拔仅低于亚洲3.造成南极物种与温暖海域隔离的洋流是( )
A.西风漂流 B.秘鲁寒流 C.西澳大利亚寒流 D.本格拉寒流
4.下列有关北极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北半球中高纬度国家之间交通往来,若穿越北极地区,则直线距离最短
B.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具有相同的科学研究价值
C.北极地区具有南极地区所没有的煤、铁等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
D.北极地区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强
【解析】2.南极洲被厚厚的冰层所覆盖,冰层的平均厚度达2 000多米,因而淡水资源极为丰富。
3.造成物种隔离的是“绕极海流”,即西风漂流。
4.南北两极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其科研价值存在一定差异;南极地区富含煤、铁等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两极地区生态系统均较脆弱。
【答案】2.C 3.A 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