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书香伴我成长”主题班会

“书香伴我成长”主题班会

“书香伴我成长”主题班会一、活动目标:1、使学生明白读书的重要意义,明确什么是好书,懂得只有多读好书才有利于自身的提高和发展。

2、交流读书方法,畅谈读书感受,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

3、展示读书成果,提高学生读书的自觉性,让学生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二、活动过程:1、教师引出活动的主题:勤劳的蜜蜂爱跟花朵交朋友,奋发的种子爱跟土壤交朋友,刚强的矿石爱跟烈火交朋友,有为的孩子爱跟好书交朋友。

好书,能使你畅游瑰丽多姿的知识海洋;好书,能带你去探索古今中外的趣事奇谈;好书,能使你明辨是非,分清美丑;为你指出生活方向,教给你做人的道理。

好书,还能帮你预知未来,展现前景,使你追求美好发愤向上。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终生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

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书使我们从无知走向成熟。

书给了我们精神的养料。

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世界,好的社会。

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

在我们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有好书相伴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今天我们的活动主题就是:书香伴我成长2、和好书交朋友有很大的好处,古今中外的名人、有学问的人都喜欢读好书,都从好书中得到教益,获取知识,受到启发而对人类作出贡献,谁能来介绍一下这样的小故事。

(共3名学生介绍)甲:鲁迅嚼辣椒驱寒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

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

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

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

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

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已:黄侃误把墨汁当小菜1915年,著名学者黄侃在北大主讲国学。

他住在北京白庙胡同大同公寓,终日潜心研究“国学”,有时吃饭也不出门,准备了馒头和辣椒、酱油等佐料,摆在书桌上,饿了便啃馒头,边吃边看书,吃吃停停,看到妙处就大叫:“妙极了!”有一次,看书入迷,竟把馒头伸进了砚台、朱砂盒,啃了多时,涂成花脸,也未觉察,一位朋友来访,捧腹大笑,他还不知笑他什么?丙:曹禺真读书假洗澡抗日战争期间,曹禺在四川江安国立剧专任教。

一年夏天,有一次曹禺的家属准备了澡盆和热水,要他去洗澡,此时曹禺正在看书,爱不释手,一推再推,最后在家属的再三催促下,他才一手拿着毛巾,一手拿着书步入内室。

一个钟头过去了,未见人出来,房内不时传出稀落的水响声,又一个钟头过去了,情况依旧。

曹禺的家属顿生疑惑,推门一看,原来曹禺坐在澡盆里,一手拿着书看,另一只手拿着毛巾在有意无意地拍水。

3、大家谈体会甲:听了刚刚三位队员的有声有色介绍,想必队员们从中也受到了启发与教育。

乙: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自古以来,书本就是人类的好朋友,以书会友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丙:不错,许多科学家、文学家的成才之路就是从小刻苦读书。

我们伟大领袖毛泽东说过: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在抗日战争时期虽然局势紧张,但他仍然没有忘记读书,可见他已经把看书成了他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4、听了这么多的故事,我们再来说说有关读书的名言吧。

老师也想推荐几条名言和同学们一起学习。

(小黑板出示)书是面包——高尔基说:我扑在书籍上,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书是益友——臧克家说: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书是阶梯——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是源泉——高尔基说:“爱护书籍吧,它是知识的源泉。

”5:大家把书说得那么好,那么读书到底有什么好处呢?甲:书的魅力、文字的美妙,是声音无法表达、影象无法诠释的。

乙:一本好书,可以带你开启知识的宝库;丙:一本好书可以带你周游未知的世界;丁:总之,在书的世界中,你可以任意用自己的思想去驰骋;用自己的想象去涂抹;用自己的智慧去创造。

乙:读书使我们开阔了眼界,读书使我们打开了心灵的窗户,读书使我们知道了天下的事情,读书使我们广交了世界的朋友。

6、师:为什么这些书会吸引大家呢?听听他们自己是怎样说的。

几位同学走上台来介绍。

(三名学生)A:我是寓言类书籍,肚子里不仅有好听的故事,而且每个故事都会告诉你一个深刻的道理,与我做朋友,你自然是一个懂道理的孩子。

B:我是幽默类书籍,与我做朋友,准会让你轻松、快乐,解除你学习的疲劳,让你笑口常开,哈哈,哈哈哈。

C:我是科普类书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想了解大自然的奥秘吗?请与我做朋友吧,会让你满意的。

师:相信从刚才的读书名言中,同学们或多或少又受到了不少启发。

三、总结延伸同学们,中国古代的经典文化,经历历史风雨的洗礼,仍然流传至今,必然有它存在的原因。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课外阅读中,能够做到学以致用、古为今用。

希望同学们今后都能与好书交朋友,让好书伴我们成长!最后,真诚祝愿我们所有的队员都能背起快乐上学,享受属于你们的书香童年!让我们都积极热情的投入到书的海洋中去吧!“经典与我同行,书香伴我成长”主题班会凯勒说:“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着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

”本周我们的活动主题是“书香伴我成长——用眼睛收藏世界,用大脑收藏书籍”。

一段简单的三句半,伴着大家的阵阵笑声,拉开了活动的序幕。

接着,杨静同学声情并茂的朗诵带领大家走进书的世界。

她朗诵的是《奋斗,是生活给予的最高报酬》。

众所周知,庞文娟是著名的知识分子,他的话往往是具有说服力的。

接着主持人又引导大家交流名人的读书故事。

例如黄侃误把墨汁当小菜,王亚楠睡三脚床,鲁迅吃辣椒驱寒读书,闻一多醉书,曹禺真读书假洗澡,高尔基救书……这些简短的故事背后便隐含着他们的成功途径:读书。

说完了名人,当然要说说同学们自身了。

班里的两位好读书的同学杨娟、王国虎交流了他们的读书经历。

杨娟同学还浅谈了她对读书的看法和读书方法。

他们所说的都符合中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特点,切合实际,让我们很快就接受了。

为了让大家在漫漫读书路上有一把照明的火炬,我又谈了谈自己的读书生活。

从小学到大学,到工作,都详尽的说了。

我还向同学们介绍了一些名家,如顾城、舒婷、席慕容、刘墉、梁衡……他们的书都值得我们推敲和斟酌。

结合以上,我们又让大家介绍了一些读书方法,其中不乏乐趣法、精读法等我们熟知的读书法,也有我们值得学习的畏友读书法、跳读法……最后,由一些同学推荐了一些好书,例如《野性的呼唤》、《八十天环游地球》、《万物简史》等。

此次策划班会,其中的乐趣和为目标共同努力的快乐使我们感同身受的。

策划中,我们也注意到一些问题,例如如何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参与性,如何增加与大家的互动,这些问题,我们下次会努力做好。

经典美文诵读材料奋斗,是生活给予的最高报酬——庞文娟英国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在进入英国皇家学院工作时,戴维爵士曾提醒他说,科学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并且报酬微薄。

法拉第却说这个工作本身就是很高的报酬。

因为在艰苦的科学研究工作中,他已经获得了无穷的乐趣,并且在逐步实现自己的理想,这就是他索取的报酬。

我们是否能意识到,能够不懈地奋斗,是生活给予我们的最高报酬呢?尽管奋斗有时就意味着艰难和曲折。

有人或许会产生疑问,勤奋工作的目的,不就是要获得声望和财富,它本身不就是一种付出吗?怎么会等同于索取呢?提出这种疑问的人,他不知道在奋斗过程中的所获所得,是金钱无法衡量的。

当我们在奋斗中遇到讥讽嘲笑而不为之所动时,我们获得的是忍耐和自信;当我们在奋斗中屡败屡战时,我们获得的是坚定的信念和“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豁然心态;当我们在奋斗中面临各种引诱而能视富贵如浮云时,我们获得的是一份完善的人格。

只有在奋斗中,我们才能体验到生命的躁动和灵魂的升华,才能够书写自己辉煌灿烂的人生。

奋斗,既是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也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法拉第奋斗的结果不是把人类从“蒸汽时代”推进到“电气时代”,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吗?奋斗,能够使我们获得造福人类的机会,这难道不是最大的报酬吗?当老师看到学生们茁壮成长,当战士们看到人们安居乐业,生活幸福时,他们能不欣喜于自己不懈的奋斗吗? 造福人民,造福社会,是我们最高的理想。

只有动机不纯,才会把奋斗看成是苦不堪言的事。

在高尚的人看来,奋斗是生命的要素,是实现理想的必经阶段。

“生命不息,奋斗不已”,这不仅仅是一句豪言壮语,它还告诉我们奋斗非一朝一夕之事。

应该持之以恒,应该切切实实地从小事做起。

我们要记住古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教诲,踏踏实实地工作,在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畏惧艰苦,碌碌无为是罪过。

不懈奋斗.才是生活给予我们的最高报酬。

做一片美的叶子——金波远远望去,那棵大树很美。

树像一朵绿色的云,从大地上升起。

我向大树走去。

走近的时候,我发现,枝头的每一片叶子都很美。

每一片叶子形态各异——你找不到两片相同的叶子。

无数片不同的叶子做着相同的工作,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

绿叶为大树而生。

春天的时候,叶子嫩绿;夏天的时候,叶子肥美;秋叶变黄;冬日飘零——回归大树地下的根。

大树把无数的叶子结为一个整体。

无数的叶子在树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我们每个人都像叶子,为生活的大树输送着营养,让它茁壮、葱翠。

大树站在太阳和土地之间。

每一棵大树都很美,每一片叶子都很美。

为了我们的大树,做一片美的叶子吧!小学语文小课题研究总结——小学生作文的现状及对策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少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素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

本文归纳了现今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种不良倾向,并提出了本人的一些做法。

一、小学作文教学现状小学生受到各种各样的条条框框束缚太多,他们的作文大多表达的是课本上教的、老师天天讲的思想和见解,抒发的是空泛的属于别人的情感,失却了童心的纯洁无邪。

总体而言,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几种不良倾向。

1、重表达,轻育人综观现今小学作文教学现状,却普遍存在着人文价值削弱,人文底蕴流失的现象。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十分看重学生完成作文的速度及其作文的结构和技巧,至于作文的内容是否真实则全然不顾。

致使小学生的作文中假话连篇,假故事,假情感屡见不鲜。

记得,我小学时期的作文亦是如此,老师要求我们作文符合“大一统”的标准,于是没有了新材料,新内容,便只好拿老掉牙的材料来胡编瞎造、改头换面。

雷锋、赖宁、送伞、拾钱包、扶盲人过马路、借同学橡皮等都是我们写作的救星。

现今小学作文教学依然如故,学生为了取得好分数,任意拔高立意,泛泛而谈,失却了真情实感,让我们看到的只是千人一面的虚伪的灵魂。

这种“重表达,轻育人”,把“求真知,做真人”的品质无形排挤到认识圈之外的现状,着实让人心寒。

2、重模式,轻能力在现今小学作文教学中,有的教师不厌其烦地将一些作文知识和方法公式一样抛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套用现成材料与模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