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介入放射学教案

介入放射学教案

血管造影与介入放射学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血管造影与介入放射学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授课时间
20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年 2月15日
第1周星期三第5~6节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三部分):
第一部分 血管造影
教学目的及要求
一.了解血管造影的适应证
二.了解不同成像设备血管造影概念、优缺点
三.了解DSA的成像原理及优势
重点难点
DSA的成像原理,不同类型血管造影的比较
授课内容
一.动脉造影、静脉造影及各自应用
二.DSA概念、成像原理、与传统造影的对比
三.无创性血管成像
1.CTA
2.MRA

4.与常规血管造影比较
第二部分 介入放射学
教学目的及要求
一、掌握介入放射学的概念、了解介入发展史
二、了解介入放射学的分类:血管介入和非血管介入
7、穿刺活检术
教学手段与方法:
课堂教学与讨论,理论与实际病例结合。
思考题、讨论题或作业:
简述介入放射学概念
简述血管成形术的目的意义
简述经动脉栓塞术的目的意义
参考资料(包括辅助教材、参考书、文献等):
1、影像诊断学
2、神经介入放射学
3、腹部介入放射学
4、介入放射学
5、非血管介入技术
五、常见介入放射学技术操作
(一)血管介入
1、血管成形术与支架植入术
2、覆膜支架复合体移植术
3、治疗性栓塞术
4、经皮血栓清除和溶栓术
5、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
6、异物取出术
7、下腔静脉滤器置入
(二)非血管介入
1、胆道介入
2、消化道介入
3、气管/支气管介入
4、泌尿道介入
5、输卵管再通术
6、脓肿/囊肿引流术
三、了解介入治疗常见技术操作,例如:血管成形术、血管栓塞术
四、了解介入放射学的临床应用范围和价值
重点难点
介入放射学分类,常见技术操作原则,临床应用范围和价值
授课内容
一、介绍介入放射学的概念、发展概况
二、介入放射学常用设备、器械和药物
三、介入放射学的特点和优势
四、介入放射学的基本分类:血管性介入;非血管性介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