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最新我国介入放射学的过去现在主题讲座课件
最新我国介入放射学的过去现在主题讲座课件
形式上,放射学会与内科学会、外 科学会等平级,内科学会下分设消化、 呼吸等很多学会,这些学会下又有更 下一级学会,而介入放射仅仅是放射 学会下的一个组
没有相应的中华级杂志
介入放射学没有相应的中华牌杂志 学会与杂志为一大批内、外科医师晋升 职务与职称提供了机会,培养了大批人材, 而这么多放射科医师,又有所谓的“三大 医学技术之一”美名的介入放射学,却只 有一本地方级杂志
组员
马自新 夏宝枢 许绍雄 陈丽英 李麟荪 张金山 王执民 罗鹏飞 胡国栋
改为临床科室的通知
是年4月25日卫生部颁发了卫 医司发90号27号文《关于把一部 分有条件开展介入放射学的放射 科改为临床科室的通知》进一步 促进了我国介入放射学的发展
出版“介入放射学”著作
同年 正式出版 “介入放射 学”书二本 著作
发展不平衡
各地各医院 发展不平衡, 许多医院设备 落后,不能或 不宜开展较高 难度手术
这一精神你不能不钦佩
依赖性强
作为一个医院介入的兴衰全靠 这个医院的院长是否重视,或是否有 打出头的介入医师,出了名,就有专 科、病房,有好的DSA机,否则就自 生自灭,热闹一阵后,无声无息
临床科室?辅助科室?医技科室?
普外相关杂志
消化内科相关杂志
同时设立青年组员十名
翟仁友、邹英华、 王建华、袁建华、 郭启勇、杨建勇、 单 鸿、滕皋军、 黄连军、范占明。
补设“九五”攻关项目 与卫生部规定
为了推动介入放
射学的科研工作, 1997年科委、卫生 部、国家医药管理 局专为介入放射学 补设“九五”攻关 项目
凡是没有开
展介入放射学工 作的医院,不得 被评为“三甲” 医院
我国介入放射学的开始
一般认为是从 1979年林贵发表 “选择性血管造 影诊断原发性肝 癌”论文后开始 算起,其实与国 际介入放射学的 发展一样,非血 管性介入更早就 有报道
我国介入放射学的开始
系统地介绍介入放射学
最早是贺 能树与吴恩 惠于1981年 在“国外医 学文摘”第 一期上发表 的
首届介入放射学学习班
程永德 肖湘生 胡国栋 罗鹏飞 彭勃 杨仁杰
冯敢生 张金山 王执民 孟祥文 王小林 胡安常
第四届全国介入放射学年会
1997年 广州 724篇。
介入组第二次改选
刘子江 任名誉组长
戴汝平 任组长
李麟荪 肖湘生
任副组长
组员
程永德 冯敢生 贺能树 张金山 徐 克 胡国栋 李彦豪 罗鹏飞 孟祥文 欧阳墉 王小林 王执民 杨仁杰 胡安常
缺乏专门教育
而在高等专科 教育与专升本临 床医学专业系列 教材中,放射诊 断划在 “诊断学” 一书中
<介入放射学> 根本未被提及
没有相应的地位
介入放射医师极少有资格参加 各种“科研评审”、“科技奖评 审”、“重点科室评审”、“重点 试验室评审”、“晋级评审”等, 以至较好项目常被埋没
没有相应的学会
成立省级介入学组
1991 年江苏省 率先成立 了省介入 学组
创立了<介入放射学>杂志
1992年由 林贵创办了< 介入放射学> 杂志,对推动 介入放射学学 术发展起了重 要作用
第三届全国介入放射学年会
1江 任组长
戴汝平 李麟荪
任副组长
组员 陈丽英 贺能树 徐克 李彦豪 欧阳墉 许绍雄
刘子江教授于1981年起由卫生部批准举办<介 入放射学学习班 >,向全国各地招生,推广了这一 技术,从此介入放射学这一技术得以普及
全国年会与中放杂志发表
第一届全国介入放射学年会
1986年 潍坊 论文160篇
第二届全国介入放射学年会
1990年 杭州 论文424篇
成立介入放射学组
组长 林贵
副组长 刘子江 戴汝平
介入放射学各项技术 得到进一步发展
不少医院建立起介入独立病房,由 介入医师独立管理病区
凡是国际先进技术,如主动脉支架、 颈动脉支架术等均在国内开展
基底动脉内支架(姜卫剑)创国际 领先水平
介入放射学各项技术 得到进一步发展
不少疾病的治疗由外科为主转向介入治 疗为主,如布—加氏综合症、难治的出血 性病变、晚期肝癌、血管性病变、囊肿引 流等等
虽然卫生部明 文规定开展介入 放射的放射科可 以作为临床科室, 但是全国很少有 医院把它作为临 床科室,它始终 是辅助科室或医 技科室。
受排挤状态
虽说是现代医学三大技术之一,但 是有的科室采取不合作态度,甚至说 介入治疗延误了病人,影响了他们的 治疗。介入治疗的发展障碍很大
在放射科内也不受重视
不少单位介入放射学在放射科内也 不受重视,影像科主任对介入工作的 支持不够
不少医院由于没有介入病房,介入 医师收病人要其它临床科帮忙,无法完 善术前、术后管理,在处理上与病区无 法一致,难以随访、全面了解,不能总 结提高
缺乏专门教育
作为三大医学技 术之一的介入放射学 缺乏专门教育,虽然 已为五年制放射学专 业设立了“介入放射 学”课并有了教材, 但一般五年制本科教 学没有“介入放射学” 课程,只在“医学影 像学”内附带一节
很多医院有独立的CT室与MR室, 作CT、MR医师有上岗证,介入工作 恰常与常规工作混在一起轮转排班。 放射科要读片,病区要查房
介入放射缺乏规范化
是问题,也不是问题 要重视,但不要过多否定自己
介入与外科一样,现在也有教科书、参考书,临床有 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有正确的方法介绍,用药不同这是 方案不同,不属规范问题。为何对介入过多强调规范化?
主要原因在于我们的介入放射医师
不是科班出身,学校里没有(介入)这一课 不是临床出身,多数都是放射科医师短期进修起家 缺乏临床条件,没有病房、没有门诊 认真学习不够,少数人蛮干、“想当然”, 惹出事故 缺乏临床经验,不善于预防和处理并发症等
不像临床科室
我们的病员有赖于其它临床科医师
介绍,如果他们不介绍,就有“断粮” 的危险
分子生物学研究也巳起步
存在问题
我国介入放 射学已有了长足 的进步,前途是 光明的,尤其是 有了一大批年轻 的成熟的介入放 射专家。
但是, 目前存在问 题仍不少
找问题是 为了求进步
树介入形象不够
很多病员不了解“介入放射”是怎 么回事,能治什么病
就是很多医务人员都不清楚我们在 做什么
甚至“介入”医师对介入工作范围 也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