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安全座椅行业调研分析报告摘要——该儿童安全座椅行业调研报告仅针对xx区域分析,时间2016-2017年度。
目前,区域内拥有各类儿童安全座椅企业872家,从业人员43600人。
截至2017年底,区域内儿童安全座椅产值112883.10万元,较2016年96185.33万元增长17.36%。
产值前十位企业合计收入53202.67万元,较去年47198.96万元同比增长12.72%。
......《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不仅有利于促进我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而且进一步明确了未来我国具有发展潜力、发展空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我国未来产业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提升经济效率和经济质量。
对于保障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
第一章宏观环境分析一、宏观经济分析1、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需要抓紧形成绿色的生产方式。
既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对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框架;也要把绿色产业当作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通过政策引导,加大对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绿色服务业的支持力度。
近年来,我们坚决淘汰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的落后产能,取得了很大成绩,有力推动了产业发展向节能环保、环境友好转型。
今年的工作还要加大力度、坚持不懈地抓下去。
2、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不断增大,扩大内需早已从国家层面的宏观要求逐渐渗透到了地方实施政策安排的重要基础,毕竟,在外需持续疲软的大背景下,如何准确激活内部需求,重点从消费和投资层面着手发力经济增长,早已成为地方施政者的头号任务。
当然,仍有必要加以提醒的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单纯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并不现实。
毕竟,投资作为当前经济发展的需求,下一阶段必须加以转化成生产能力,再逐步形成供给才能形成经济的有效闭环。
而一旦由供给带来的产品遇到消费需求不足,所生产出的产品就会增多,然后出现库存,继而导致物价下降和通缩的风险。
二、宏观产业政策1、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自2013年以来分7批取消434向执业资格许可认定事项;2017年,以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为依托,将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和地区申报的涉及“中国制造2025”60期高级研修班纳入高级研修项目计划,计划培养高层次制造业人才4200人,将哈尔滨工程大学设立为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培养培训制造业专业技术人才;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允许和鼓励劳动、管理、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逐步推动现代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
工业和信息化部配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进行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的评价评定、交流选聘、培训激励等工作。
围绕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科技创新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依托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积极探索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职业经理人、专业技术人才、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新办法。
在推动人才培养培训过程中,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其中,激发社会办学机构的积极性,挖掘一批优质培训项目和重点施教机构,为职业经理人、专业技术人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培训注入活力。
2、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提法是对工业发展状况、趋势与前景的描述,而“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对新的国际竞争环境的回应,是针对中国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深层次问题提出的、推动制造业发展的国家战略、行动计划和解决方案,是在对制造业历史演进的基础上作出的展望。
提出制造业的国家战略与行动计划的目的是争夺国际产业竞争战略制高点、确保国家竞争力、提高制造业的效率、实现企业与产业的转型升级、创造新的工业文明。
其本质是要通过创新提高效率。
三、经济新常态环境下的产业发展趋势1、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改革举措更加贴近实际,将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国内环境。
针对影响工业经济平衡充分发展的一些突出问题,我们还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坚持改革创新,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坚持深度融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坚持多措并举,激发企业投资活力;坚持错位布局,推进区域协同发展;同时也要把握住战略机遇,提高国际话语权,提升产品竞争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2、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按照惯例,我国将制定发布各领域“十三五”规划。
我国首个工业领域绿色发展综合性规划有望出台,以高效、清洁、低碳、循环为特征的绿色制造体系将加快构建。
2015年以来,中央和国务院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为工业绿色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为“十三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出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央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首次将“绿色化”融入社会经济发展的全过程;此后,中央和国务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进一步明确将“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体系”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加大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发力度,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积极推行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提高制造业资源利用效率;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努力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四、国民经济发展概况(一)本地区国民经济发展概况本地区生产总值3290.83亿元,比上年增长7.6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3.27亿元,增长11.45%;第二产业增加值2040.31亿元,增长10.57%第三产业增加值987.25亿元,增长7.06%。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5.85亿元,同比增长10.1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92.06亿元,同比增长6.37%。
国税收入348.58亿元,同比增长11.50%;地税收入亿元31.35,同比增长6.64%。
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15%。
其中,食品烟酒上涨1.19%,衣着上涨0.64%,居住上涨1.04%,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77%,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1.05%,医疗保健上涨0.80%,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0.95%,交通和通信上涨1.02%。
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1636.18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429.87亿元,比上年增长9.83%。
规模以上AA、BB、CC、DD(含儿童安全座椅)等主导行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1081.02亿元,增长5.61%。
AA完成增加值412.28亿元,增长8.39%;BB完成工业增加值388.72亿元,增长7.05%;CC完成工业增加值289.97亿元,增长11.50%;DD完成工业增加值144.06亿元,增长10.33%。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340.66亿元,比上年增长9.69%。
实现利润总额579.23亿元,比上年增长10.78%。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62.17亿元,比上年增长8.35%。
其中,建设项目投资完成3398.71亿元,增长10.82%;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463.46亿元,增长9.87%。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完成193.11亿元,同比增长7.34%;第二产业投资完成2935.25亿元,同比增长11.62%;第三产业投资完成733.81亿元,增长11.86%。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832.57亿元,增长5.05%。
民间投资3366.92亿元,增长8.85%。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501.39亿元,增长9.37%。
重点项目1406个,完成投资2391.43亿元,增长5.45%。
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38.29亿元,比上年增长6.99%。
城镇实现零售额888.40亿元,增长10.00%;乡村实现零售额424.06亿元,增长10.32%。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商品零售额亿元495.38,增长12.52%。
实际利用外资54500.60万美元,同比增长58.90%。
外贸进出口总值243.55亿元,同比增长56.06%。
其中,出口总值158.31亿元,同比增长59.92%;进口总值85.24亿元,同比增长54.12%。
(二)区域周边核心城市国民经济发展概况从全市来看,工业是淄博市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全市的人才、技术、资本、装备、品牌等优质发展要素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工业是全市富民强市的重要源泉。
“十三五”时期,应坚持以工业的转型升级引领整个经济的持续发展;坚持以工业的辐射带动提升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坚持以工业发展作为建设幸福城市的最大源泉,以工业提质增效保证群众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1.工业发展质量持续提升。
“十三五”时期,全市工业发展质量持续提升。
到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率达到22%,利润和利税增速分别达到8%和9%。
2.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十三五”时期,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更加突出,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工业创新体系日趋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进程加快,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到2020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 1.2%,当年工业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达1000件。
质量竞争力水平持续提升,制造业主要行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品质量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强影响力的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和区域品牌数量达到100个以上。
3.产业结构持续升级。
“十三五”时期,传统主导产业普遍改造一遍,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倍增,产业迈上中高端水平,构建起新兴产业先导、主导产业支撑、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产业结构。
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30%,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速均达到10%以上。
4.产业布局持续优化。
“十三五”时期,各园区产业定位明确,实现差异化发展,相关产业入园集聚,产业集约集聚水平不断提升,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差异发展新格局。
到2020年,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80%以上。
5.两化融合水平持续提高。
“十三五”时期,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重点行业大中型企业两化融合水平逐级提升,信息技术向工业领域全面渗透,传统行业两化融合水平整体提升。
到2020年,综合集成水平企业占规模以上企业比重达到60%以上,工业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到80分以上,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85%以上。
6.绿色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能源消费结构明显改善,原煤实物消费量持续下降,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大幅提高,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显著下降,全面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第二章区域内儿童安全座椅行业发展概况一、儿童安全座椅产业发展现状儿童安全座椅也称儿童约束系统CRS(ChildRestraitSystem),是一种专为不同年龄(或体重)儿童设计、安装在汽车内、能有效提高儿童乘车安全性的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