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39两个黄鹂鸣翠柳

039两个黄鹂鸣翠柳

成都,杜甫的春天里
一棵大葱和两个鸡蛋的诗意
哈喽,亲爱的大朋友、小朋友们,大家好。

欢迎收听由亲子营出品的“带上孩子跟着唐诗去旅行”,我是你们的夏萌姐姐。

今天这一站,夏萌姐姐和小朋友们结伴而行,在天府之国成都寻觅大诗人杜甫春天的足迹。

成都,简称蓉,四川省省会,历史上曾被称为益州和蜀郡。

从古到今,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秦朝时,成都取代关中而称“天府”;三国时期为蜀汉国都;唐朝时更有“扬一益二”之说,意思是:论繁盛,东吴的扬州天下第一,益州的成都天下第二。

安史之乱后,因为唐玄宗进入四川避难,成都一跃成为战时的陪都,号称南京,地位远远超过了长安和洛阳。

759年,诗人杜甫在经历了仕途失意、战乱流离后,带着一家老少辗转来到四川,暂居于成都浣花溪畔草堂,从此开启了生命中最安定、最温馨的好时光。

在这里,杜甫在好友严武举荐下,当上了六品官员,这是杜甫一生中得到的最高级别。

另外,这个时期的杜甫在诗词创作上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他共写下了430首诗,几乎占杜诗总数的三分之一。

而且诗风与此前忧国忧民、自伤身世的风格大为不同,
轻松活泼,洒满了阳光雨露。

这一天,杜甫凭窗而望,只见屋外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西岭雪,相互交织,色彩鲜明,兴致所至,挥毫写下七绝一首,连题目也没有,就叫《绝句》。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青翠欲滴的杨柳迎风飘舞,两只黄莺在柳枝间相互追逐,唱出了悦耳的歌声。

一行白鹭在青天上自由飞翔。

凭窗望去,西山千秋雪景好像是嵌在其中的一幅画,门外停泊着来自东吴,畅行万里的船只。

苏轼曾评价说,此诗就像一幅绚丽生动的山水画:黄鹂、翠柳、白鹭、青天、江水、雪山,色调淡雅和谐,图象有动有静。

画的中心是几棵翠绿的垂柳,黄莺儿在枝头婉转歌唱;画的上半部是青湛湛的天,一行白鹭映于碧空;隐隐约约可以看到远处高山,遥望山顶那是千年不化的积雪;近处露出半边茅屋,门前一条大河,水面停泊着远方来的船只。

作者把两笔鹅黄点缀在一片翠绿之中,在青淡的空间斜勾出一条白线,色彩鲜明而又和谐。

全诗对仗精工,着色鲜丽,动静结合,境界开阔。

每句诗都是一幅画,又宛然组成一幅咫尺万里的壮阔山水画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