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年可穿戴设备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可穿戴设备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可穿戴设备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2月
目录
一、智能手机的发展历程映射穿戴式设备的演进趋势 (4)
1、摆脱“线”制→摆脱“手”持 (5)
2、基础界面→语音控制、眼球识别 (6)
3、简易扩展→实时监测 (8)
4、社交增强→现实增强 (11)
5、娱乐多媒体→虚拟现实化 (12)
二、穿戴式设备大放异彩,契合并验证演进趋势 (15)
1、底层架构的实现:智能平台 (15)
2、实时监测的提升:智能手表/智能手环 (17)
3、穿戴家族的变种:智能耳机 (19)
4、显示与虚拟的交融:智能眼镜/头戴式显示器 (20)
三、“分”“合”之中探寻落地行业 (22)
四、重点公司简况 (33)
1、上海新阳 (34)
2、晶方科技 (35)
3、华天科技 (36)
4、其他细分领域公司 (38)
2013年是穿戴式设备的起步年,从上游的元器件供应到下游的终端产品推出,整个产业链都受到了市场极大的关注和热议,是非之争也不绝于耳。

诚然在2013年中穿戴式产品更多的以概念式产品示人,比如Google Glass、Apple iWatch等产品虽然消息不断刺激着消费者和资本市场的神经但迟迟犹抱琵琶半遮面未曾正式推出;或者作为试水产品测试市场反应,与大众期望的穿戴设备的最终形态相距甚远,例如三星的Galaxy Gear智能手表,率先推出却市场反应一般。

无论如何,穿戴式产品在13年带给市场的预期大于惊喜,始于起步却离渐入佳境尚存距离。

而在2014年CES上,各大厂商都将穿戴式产品视为全年布局的重中之重,从宣传攻势到产品发布一气呵成,将穿戴式产品称为今年整个CES最大的亮点毫不为过。

本次在穿戴式领域参展厂商不仅在厂商的种类上呈现出难得一见的多样化,公司的规模层次也相对于其他领域更加丰富。

厂商的种类上不仅包含传统消费电子巨擘,例如索尼、三星、LG等厂商,也加入了英特尔、高通、联发科等芯片制造厂商;公司规模亦从产品线覆盖广泛的一线大厂到深耕于穿戴式设备的专注型公司,例如专注于智能手环的Pebble和Fitbit公司。

公司种类与规模跨度的分散与丰富促成了穿戴式产品的多样性,无论在产品的终端形态和穿戴方式,还是在产品的应用效能和实际用途方面都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预示着2014年将成为穿戴式行业的爆发年。

一、智能手机的发展历程映射穿戴式设备的演进趋势
智能手机作为个人消费电子的代表行业,其发展历程对于其余消费电子行业的参照借鉴作用不言而喻,而对于尚处于导入期的穿戴设备行业来说,其意义尤为明显。

智能手机从最早的只能用于通话的形似板砖的功能机形态,经过不断的功能整合和深化,逐步将多媒体、社交互联等原先电脑才能实现的应用嵌入其中,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个人智能终端。

从第一台手机——摩托罗拉的DynaTAC 8000X的1983问世之后,对于人类社会的意识形态和社会习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在30年后有望替代智能手机,成为个人智能终端集大成者的穿戴设备,人们对于其功能实现的期望也高于智能手机,技术的优化和升级驱动着这个新兴行业的演进趋势。

我们将智能手机的实现层级从底层到先进分为五层,然后通过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