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诗词中的梅花”群文阅读活动课堂展示教学案例

“古诗词中的梅花”群文阅读活动课堂展示教学案例

“古诗词中的梅花”群文阅读活动课堂展示
教学案例
濮阳市第五中学雷利鸣
活动目标:
1、通过阅读古诗词中的梅花理解其文化内涵。

2、通过结合写作背景深入剖析每首诗词梅花独特的意象。

3、通过写推荐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通过介绍诗词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5、通过对古诗词中的梅花理解培养学生高洁的品质和坚韧的
性格。

活动方法:
课下:资料搜集法、分类整理法,写推荐辞;课上:个性解读法和小组交流法。

活动时间:
二课时
活动步骤:
第一课时
一、课堂导入
老师:梅花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千年吟咏不绝的主题,更是国画大师们最钟爱的绘画内容。

“岁寒三友——松、竹、梅”,“花种四君子——梅、兰、竹、菊”更有梅花的位置。

宋代林和靖,这位赏梅爱梅的大隐士就有不断吟唱梅花的诗篇。

以“梅妻鹤子”的感情寄寓于
梅花之中,可谓爱梅之最的文人了。

那么到底梅花在中国文化中有何独特的内涵?每首诗词展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对于我们又有怎
样的教育意义?今天让我们品析鉴赏,首先请每个小组展示说明收集的诗词资料。

二、小组展示
学生展示:
第一组:宋文学家王安石的绝句《梅花》
第二组:唐朝诗人王维的《杂诗》
第三组:元朝画家、诗人王冕的《白梅》
第四组:明末清初著名的书画家恽寿平的《题唐解元小景》
第五组:宋朝诗人卢梅坡的《雪梅》
第六组:宋朝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的《梅花绝句之一》
第七组:毛泽东主席的词作《卜算子·咏梅》
第八组:宋代著名大诗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第九组:宋代人林逋的《山园小梅》
三、诵读展示
老师:请每个小组推选出诵读最优秀的人朗诵本组推荐的诗词。

学生展示:
第一组:《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第二组:《杂诗》,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第三组:《白梅》,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第四组:《题唐解小景》,恽寿平:“雪后轻桡入翠微,花溪寒气上春衣。

过桥南岸寻春去,踏遍梅花带月归。


第五组:《雪梅》,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第六组:《梅花绝句》,陆游:“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第七组:《卜算子·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他在丛中笑。


第八组:《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第九组:《山园小梅》,林逋:“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四、合作探讨
老师:从这些古诗词中总结一下“梅花”有何文化内涵?
学生:梅花象征春天。

学生:梅花蕴含着坚强、不屈不挠的精神。

学生:梅花还有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

学生:我觉得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梅花还寓意思乡、爱国之情。

总结:梅花是中国传统名花,它不仅是清雅俊逸的风度使古
今诗人画家为它赞美,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为民族的精华而为世人所敬重。

中国历代文人志士爱梅、颂梅者极多。

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

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因此梅又常被民间作为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

有关梅的传说故事、梅的美好寓意在我国流传深远,应用极广。

第二课时
一、推荐辞写作
老师:请给本组推荐的诗词写一段推荐辞。

要求:1、结合作者经历及写作背景深入理解诗词;
2、推荐辞要简洁突出诗词主旨;
3、推荐辞要有创新;
4、不少于50字。

二、学生写作
三、推荐辞展示
老师:请评选出本组中最优秀的推荐辞来展示。

学生展示:
第一组:推荐王安石的绝句《梅花》——你看他写的梅花,洁白如雪,长在墙角但毫不自卑,远远地散发着清香。

诗人通过以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
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

第二组:推荐王维的《杂诗》——诗歌前两句以记言的方式询问从家乡来的友人,后两句则仅问寒梅是否开花一事,出人意外。

抒发了诗人对故乡亲人和与风物景色的思念。

此诗化复杂为单纯,变质实为空灵。

全诗平淡质朴,却诗味浓郁。

第三组:推荐王冕的《白梅》——探梅,寻梅,最佳去处是远山幽水,荒村古寺。

在旷远静寂的冰天雪地之中,一树寒梅,傲然兀立,既显出梅的千般风韵,万种精神,同时,映照出那些身处逆境却守志如玉儒生的情怀。

第四组:推荐恽寿平的《题唐解元小景》——古人在冬天做的最雅致的事情就是“踏雪寻梅”,诗人雪后架起页轻舟进入翠微山谷中,花溪的寒气浸透了衣服,此时诗人并未看到美丽的春景,于是继续前行,过桥到了小溪的南岸,忽然与“梅花”不期而遇,诗人欢喜不已,踏遍梅花,最后依依不舍地带月而归。

这是何等的浪漫?这是何等的幸福?
第五组:推荐卢梅坡的《雪梅》——光有梅花没有雪,梅花就显得没有神韵,但是,有了雪陪伴梅花,而观雪赏梅的人不会作诗来批判它们,那他也还是个俗人。

天已晚了,刚刚写好一首赞美它们的诗,雪又下下来了,梅、雪、诗三者合在一起构成了最美的景色。

运用对比的手法,道出雪和梅的长处和不足,借雪梅的争春,表达了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相互取长补短,互相学习。

让梅花更增添了哲理的意蕴。

第六组:推荐陆游的《梅花绝句之一》——陆游写过不少咏梅诗,这是其中别开生面的一首。

头两句写梅花绽放的情景。

以白雪堆山喻梅花之盛,语言鲜明,景象开阔。

而三、四两句更是出人意表,高迈脱俗:愿化身千亿个陆游,而每个陆游前都有一树梅花,把痴迷的爱梅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化身千亿”长在梅前,与梅相连,心相印:人梅合一,凸现了作者高标绝俗的人格。

第七组:推荐毛泽东主席的《卜算子·咏梅》——毛主席所据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的确与陆游所写大相径庭。

陆游写梅花的寂寞高洁,孤芳自赏,引来群花的羡慕与嫉妒。

而主席这首诗却是写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时代革命者的操守与傲骨。

第八组:推荐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这首咏梅词。

通篇未见“梅”字,却处处传出“梅”的神韵。

作者以梅自喻,对梅的赞咏中,显示词人身处逆境而矢志不渝的崇高品格。

第九组:推荐林逋的《山园小梅》——林逋是以隐士之心性、视野去观照体悟梅花,视梅花为天酬僧隐的独特风物的,表现了梅花的独特神韵与价值。

全诗之妙在于脱略花之形迹,着意写意传神,因而用侧面烘托的笔法,从各个角度渲染梅花清绝高洁的风骨,这种神韵其实就是诗人幽独清高、自甘淡泊的人格写照。

老师总结:享有“花之魁”之誉的梅花,具有形神兼备,色香俱佳,独领天下春的风姿;玉骨冰心,圣洁高雅,俏也不争春的品格;不畏严寒,坚韧顽强,争报人间春的精神。

因此,梅花历来为许多诗
人所咏叹,而梅花意象也在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

同时,梅花的自然习性等亦增添了梅花的文化内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