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视听语言ppt
四、镜头的组接 1. 镜头组接(句子内)的原则:
A. 符合客观规律和逻辑关系; 视线,对话,事情发展的固有过程
B. 保持视觉效果的流畅 以动作、情绪或内容变化的交接点作为
剪辑点。
2. 注意事项: # 两极镜头不宜进行组接; # 同机位同景别镜头不宜组接; # 动接动,静接静; # 注意轴线原则。
3、镜头的比较长度 在剪接中,通过逐步加快剪接率,使镜头长 度有规律地一个比一个简短,从而加快节奏, 这种镜头的长度叫做比较长度。一般只限于景 别相近、内容分量相当、共同表现同一事件或 同一思想感情的一系列镜头。
(四)决定镜头长度的其他因素 1、亮度因素 2、动静因素 3、运动拍摄因素 4、声音因素
字,词(词组),单句,句群,段落,篇章 影视语言符号的形式:
镜头,镜头组,镜头段(段落),作品
三、语言的基本功能 叙述、议论、说明、抒情
四、影视语言的 早期发展(1900年 前后)
在电影诞生的初 期,对电影胶片的 组接只是个技术问 题。
卢米埃尔——人物和物体的调度。
梅里爱——特技摄影。
对于电影的叙述功能的探索:(1910-1930) • 电影的创作有了分工,编剧,导演。
《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
前苏联导演蒙太奇理论的形成: 维尔托夫:电影的眼睛 库里肖夫:库里肖夫效应 普多夫金:表现蒙太奇探索 爱森斯坦:叙事蒙太奇理论
《战舰波将金号》
谢尔盖·爱森斯坦(苏) 1898~1948
普多夫金 1893----1953 《母亲》
第四章 常规蒙太奇剪辑(一) 关于剪辑的基本概念
二、镜头的类型 1. 固定镜头与运动镜头 运动:这里是指摄像机的物理运动和在组接镜 头的蒙太奇剪辑中的叙述运动。相对于固定镜头, 运动镜头有推、拉、摇、跟、移、升、降七种基 本类型。
2. 镜头的景别 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
景别 分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全景系列镜头 (大远景、远景、大全景、全景)
第一节 剪辑 剪辑,film editing, schnitt, montage.将拍摄的胶片 组接到一起。 最初的剪辑目的是为了将导演要述说的一个故事说 明白就成了。 当电影创作者开始意识到,把各种组接方式会带来 不同的效果,电影语言就这样产生了。 剪辑分:创新者的剪辑、匠艺师式的剪辑。
第二节 镜头和运动
3. 关于“动接动、静接静”:
(1)固定镜头与固定镜头组接
上镜头 组接方法
下镜头 原则
1 主体静止 根据画面造型因素及内容需要选择 主体静止 静接静 编辑点
2 主体运动 上一运动完成后,与下一镜头组接 主体静止 静接静 需要选上一镜头的静止因素
影视视听语言
电影为什么能被人看得懂? 为什么有的电影又看不懂? 我们怎么制作能让人看得懂的影片?
影视画面和声音的组合,具有一定的表意功能,因 此与人类的语言系统有相似之处。
“视听语言”就是研究这种“语言”的规律与技巧 的领域。
绪论 (第一、二、三章)
一、视听语言 视听语言:是人类创造并使用的,同时依托 视觉和听觉两种感觉器官,以声音和图像的综 合形态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与传播所使用的 语言。
抒情的、写意的 画面强调“势” 表现人物“形体”关系 空间“实”写 大景深、背景实像 地平线与人物关系很重要 画面气氛十分重要 环境为主人物为辅 构图更注重绘画性 画面角度不太重要
近景系列镜头 (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
叙事的、纪实的 画面强调“质” 表现人物“神态”关系 空间“虚”写 小景深、背景虚像 地平线与人物关系并不重要 画面构图十分重要 人物为主环境为辅 构图更注重随意性 画面角度十的内在感情或景物所表达的情 绪因素来确定的镜头长度,叫做镜头的情绪长度。
2、要点:通常比同内容的叙述长度要长。 (1)特写、近景延长时间 (2)动作之前留出情绪反应时间 (3)动作之后留出情绪延续时间 (4)空镜头的运用
(三)镜头的比较长度 1、节奏 节奏是指影视作品中用来表示镜头感染力强 弱程度的曲线。它由内容和剪辑两个因素决定。 2、剪接率 剪接率是指在一定长度的放映时间里包含的 镜头个数。
3. 镜头的位置 仰拍、平摄、俯拍 4 镜头代表的视角 客观镜头、主观镜头,(导演视角) 5 .镜头的内容 “实镜头”,空镜头
三、镜头的长度
(一)镜头的叙述长度 1、镜头的叙述长度 在剪接中,决定镜头长度时主要考虑将内容叙述清 楚,这种镜头的有效长度叫镜头的叙述长度。 2、要点:(1)内容表达完整(2)注意画面内容 的繁简程度(景别) 景别对镜头长度的要求: 全景 5-8秒; 中景 3-5秒 近景 2-3秒: 特写 1-2秒
视听语言就是电影的语言( Audio-visual language)视听语言就是利用视听刺激的合理 安排向受众传播某种信息的一种感性语言。
“视听语言” “影视语言” “镜头语言”
“视听语言”偏重工具性。 “影视语言”侧重于艺术性。 “镜头语言”或“画面语言”则侧重于技术 性。
二、语言的基本结构 语言符号的形式:
一、镜头 镜头:电影摄影机从开机到停机之间的一次 完整地不间断地摄取的、连续的、留有影像画 面的胶片片段,它是影片的基本单位,对它的 组接就构成了电影的语言问题。 镜头有长短之分,所谓长镜头,并没有时间 标准,只是相对于它前后的镜头长度而言的。
镜头的概念衍生出了“画面”的概念。 画面的属性:
是导演为观众开设的一个窗口; 是二维形态,但能表现三维空间; 有一定的边框约束。1:1.375; 1:2.35; 1:1.66/1.85 * 构成画面的因素还有:景别,构图,色彩 等等。
——法国百代公司。
• 电影使用明星来演出。 ——林戴,卓别林。
• 开始重视美术、摄影等造型方面的内容。 表现形式与风格
——先锋派电影,超现实主义电影
格里菲斯的“原始综合” (20-30年代): • “生活中的场景”+“戏剧的夸张与技巧”。 • “平行蒙太奇的”的剪辑技巧。 • 电影故事层面的平行与复式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