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改革开放40年家乡巨变征文精选10篇
【篇一】
我村处在关中平原与陕北高原过渡地带的白水县。
每年春冬两季这里的气候干燥而且多风。
路面上的小土堆遇到风就会飘散,整条路瞬间变的灰暗。
行走的村民时不时吐一下嘴里的沙土,骂一句:“这什么鬼天气,还让不让人活,都快成“土人”了!”
虽是骂着,但每个人都心存感恩。
村民土生土长在这里,这条路不仅是祖辈们留下的,也是村民的朋友:他把大家送向了田地迎来了富强,把大家送到邻居家迎来了友善,清明节又把大家送向了思念迎来了和谐,所做的这一切村民们都记在了心里。
异乡游子经常提起他:“顺着村里的土路往前走,到十字路口往左拐就是我家。
”他为每一个游子指明了回家的方向。
(一)
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天,有他的陪伴孩子们就不会缺失快乐。
大晴天,他为孩子们准备着小土堆。
孩子们围成一圈比赛,每踩一脚小土堆都会像“烟花”一样炸开。
孩子们喜欢打闹,他便把自己整理成赛道,让孩子们踩在自己的身体上奔跑。
孩子们大汗淋淋时,他又将自己扮成化妆师,在孩子们的脸庞涂上特有的“粉底”,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各个成了花脸大将军。
如果是雨后,他便是孩子们的“魔术师”。
泥巴在他精心设计下变成了各种玩具:孩子们手中一会多了一只“兔子”,一会多了一个“变
1/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