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达国家的环境保护及可借鉴经验

发达国家的环境保护及可借鉴经验


梁 燕 君 天 津 财 经 大 学
F RE I GN ECON OMIC
R ELA TIO N
PRACTICE I N
S
A ND
TRADE
国际商务论坛
段, 补偿手段应当能够刺激寻找 新技术, 并要充分利用企业在信 息方面的优势。 税收手段:税收手段在环保 中起着不小的作用, 它可以服务 规定污染工业必需采取最有效的 否则将对其予以严惩。 1995 年 从 起英国制定了国家空气质量战 略, 法律规定英国各城市都要进 请规划许可必需有严格的环境影 英国的环保主要经验: (1) 强调把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 英国政府在处理可持续发展 之间的关系时始终坚持把环境放 在第一位。 例如一位地区官员说 他们的牧场每平方米能养多少头 羊, 环境容量有多大, 都要经过认 真评估, 农户按规划确定养羊数 量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 另据 牛津市前市长说, 牛津市的规划、 决策既要讲经济效益, 又要讲社 会效益, 进行战略影响评价, 如牛 不能开发, 负责规划执行的官员 可随时根据环保需要对经济建设 开发的规划进行调整。 (2) 切实发挥非政府组织的 作用 英国政府高度重视非政府组 织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 重要性。 例如在政党中英国有成 立于 1973 年的绿党, 它是欧州第 一个政党性环保组织, 再如区域 中 每一 个区 域都 有消 费者 协会, 由地方行政人员和一般民众代表 组成, 在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方面, 这些组织可以对供水公司进行环 手 段避 免将 有害 气体排 入大 气, 响评价, 否则难以通过。
本文作者系天津财经大学资深教授、 全国政协委员
少,氮氧化物降低 50%,虽然汽车从 1970 年的 1500 万辆增长到 1995 年的 4000 万 辆, 但污染水平并未提高。 (2)国家利用各种方式宣传环保,提 高民众环保意识 德国有一个由政府机构、 民间组织和 学校组成的庞大环保教育网络, 它们向民 众做环保知识介绍, 向企业推广环保技术, 向社会宣传新的环保立法, 联邦环境部对 全国环保意识建设进行总协调, 德国正在 实行 “国家环保行动计划” 目的使全国与 , 环保意识建设相关的机构形成更紧密网络 以在全社会更好地推广可持续发展意识的 教育。 德国民间环保组织在建设环保意识 方面十分活跃,德国有“联邦自然保护协 会”“青年环保联合会” 800 多个全国和 、 等 地方性的环保组织或环保信息中心, 它们 向民众免费提供讲座和环保知识小手册, 并深入民众中宣传环保, 在节假日的街头 常能看到不同环保组织的志愿人员搭起的 临时宣传摊, 向行人讲解环保知识和发放 材料, 政府还特别重视对中小学生进行环 境教育并通过直接参与环保活动来提高他 们的环保意识。 德国的环保教育从幼儿教 育就已开始, 德国有关幼儿教育的法规规 定幼儿园要把教导儿童维护自己以及周围 环境的卫生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3) 政府对环保企业及环保项目进行 补贴和资助 补偿手段: 当国家给企业在使用成本 较 为 有 利的 旧 设 备和 全 面治 理 旧 设备 方 面以一定的活动空间时, 则可应用补偿手
RELATIONS
RADE
发 达 国 家 的 环 境 保 护 及 可 借 鉴 经 验
德国
德国是世界环境保护搞得最好的国家 之一。德国是世界上对环境污染治理最早 且成绩显著的国家, 今天的德国, 是世界上 环境最好的国家之一,空气清新,河水清 澈, 森林茂盛, 草地青青, 到处生机勃勃。 在环保技术领域也是最先进的国家之一。 这充分体现在水与空气污染的控制,例如 在 1990 至 1994 年之间, 二氧化碳排放量减 少了 9.5%, 这在欧洲是最佳成效, 其减少原 因部分是在工业生产中消除燃烧褐煤,更 重要的是将燃煤电站改为燃烧天然气,这 使日常生活与商业活动中的排放量大为减 少 的 同时 二 氧化 硫 的 污染 水 平 亦同 步 下 降。水污染的控制也取得重大进展,例如 在易北河中汞污染量减少了 80%。德国也 是世界上固体废弃物焚烧技术的领先者, 2000 年这方面市场约有 70 亿马克, 专家们 指出直接焚烧技术, 与生产过程诸如流化 床, 和高温分解 (废物干馏) 成为更有利于 环保的技术, 其市场前景被专家看好。 德国环保成功经验: (1) 用法律确定环保的目标和标准 德国政府从 20 世纪 70 年代就开始着 手进行环境立法工作, 逐步形成一整套环 境保护系统, 把环境保护法规进一步扩大 到经济和生活各领域。 20 世纪 70 年代西德政府出台了一系 列的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 1994 年把 环 保 责 任写 入 基 本 大 法。目前 德 国 大 约 有 8000 部联邦和各州的环境法律法规, 除
ECONOMIC
R ELA TIO N S
F
PRACTICDE
国际商务论坛
政府在环保中发挥着主导作 用,英国政府环境部早在 1994 年 就制定了英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对英国的环境和经济问题分领域 进行了审视, 并明确的阐述了政府 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与理解。 1996 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提出 一个可持续发展核心指标框架, 同 年英国就发布了国家可持续发展 战略, 并成为全球首家公布一整套 可持续发展指标的国家, 该指标体 系采取目标分解的设计方式, 是第 一个将可持续发展的衡量从定性 到定量, 从研读到实践的尝试。 英国政府在环保方面十分注 重发挥规划作用, 在编制并落实 规划政策时就已经最大限度地减 少了环境污染和资源的破坏, 民 众也对政府规划政策给予了极大 的认同, 如土地规划, 在私有化制 度下, 土地所有者也能理解政府 规划和政策因为符合环保规划更 能充分体现土地的价值给土地所 有者带来长远的利益。 英国的管 理一大特色是更强调对环保的 “事前管理” 多采用和实施鼓励 , 性的环保政策, 如朝着鼓励清洁 产品方向发展, 从源头作起, 使污 染减少和防治在最初阶段。 (4)加强民众环保教育 为唤起民众特别是青年学生 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鼓励他们积 极参加解决环境问题的各种活 动, 从而使他们掌握最基本的环 境知识, 掌握最基本的环境保护 技能。 英国现已建成一些育教寓乐 的公园, 它向人们展示了当地社 区参加的可持续发展活动。 如垃 瑞典早在 1964 年即颁布了第 一部环境保护法, 并在 1967 年就 成立了国家环境保护局, 1990 年 又升格为环境保护部,环保部门 正式进政府内阁使环境保护在整 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得 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目前瑞 典环境保护部下设国家环境保护 局和国家化学药品管理局两个机 构, 环境保护部主要职能是制订国 家环保政策和拟定环保法律。环 境保护局则侧重于法律政策的执 行和管理工作, 而化学药品管理局 则侧重负责化学药品的检测及监 督管理, 瑞典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 利用废旧物资制成群众喜闻乐见 的玩具、 雕塑、 工艺品; 在公园中 开 辟一块 块的 绿色食 品生 产地, 菜, 寓教育于休闲和娱乐之中在 人们受教育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 旅游业发展, 给公园带来可观收 入, 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 普及全民节能意识教育。在 英国人日常生活中处处可以体现 出节能习惯和节能意识, 节能已 逐步形成人们的自觉行动, 在英 国城市里彻夜灯火通明的现象少 见, 大型公司和政府部门都没有 “照明工程” 夜晚漫步在伦敦街 , 头看不到大面积流光溢彩和楼体 通明的景观。 大多数店铺橱窗的 灯光在打烊后就全部关闭, 有些 店铺还安装了定时关灯装置。 住 宅和公寓楼道内大多采用自动断 电装置, 为了节能连首相府所在 政府都有专职的环境保护工作部 门, 各级部门都人员齐备, 经费充足。 瑞典政府强调环保工作不仅 是环保部门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 责任, 在瑞典环保局内部主要的 业务部门有自然资源部、 执法部 评定部、 可持续发展部。其中评 定部主要是评价环保工作的绩 效, 收集各种数据情况从而对环 保工作进行评定, 并为国家环境 保护工作提供目标, 提出应对措 施和管理方法。 瑞典全国面积 44 万平方公里, 人口 700 万, 汽车、 钢铁、 化工、 电子业十分发达。 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到 80 年代转到 面源治, 重点解决城建、 交通、 农 业等方面的污染问题。 年代后 90 期他们又提出不仅要从生产角度 控制污染还要从改变社会消费结 构方面控制污染, 如发展公共交 通, 改变能源结构等也就是在这 被废止多年的有轨电车两年前又
PRACTICE IN
RE GN
AND
国际商务论坛
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发展中的重要 课题, 西欧作为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之一, 其环保产业发展也居世界前列。中 国 作 为一 个 承载 着 环 保重 任 的 发展 中 大 国很需要学习借鉴发展环保方面的经验。 下面以英国、 德国和瑞典为例谈谈这方面 的成功经验。 此之外欧盟还有 400 个法规, 政府部门约 有 50 万人在管理环保法律法规,德国是 一个法治国家, 环保法律很完善, 对环保 的投入也很大, 经过长期努力德国环保取 得了巨大成绩; 目前德国无铅汽油使用率 几乎达 100%,而且欧盟范围内汽车都要 安装一个三通调节催化器,使二氧化碳、 碳氢化合物、 一氧化碳对空气污染日益减
油、 对汽车排放尾气中一氧化碳、 津市规划的绿地部分规定 35 年
英国
20 年中把伦敦私车流量减少 9%, 保监督, 提出意见和建议。又如 一 方面 可以 解决 交通堵 塞问 题, 在行业中有国家农民协会, 英格 另一方面改善空气质量。 英国的规化许可体系也是保 证环境质量的重要环节。 英国是 最早在世界颁布了可持续发展规 划的国家。 英国规划体系由国家 级规划、 区域性规划、 郡级规划区 组成。每一项土地开发利用, 不 论是居民住宅建设还是企业的扩 建工程, 都需要经过规划许可, 申 兰和威尔士有 6 万名会员,由农 场主和农民组成, 主要职能是负 责听取和反映农民意见, 帮助农 民游说政府机构, 从而为农民争 取较大利益, 此外还有如皇家爱 鸟协会, 地球之友等组织也在环 保方面作出贡献。 (3)强化政府主导作用, 高度 重视监督管理
于 多种 目的。它 的理 想 状态 是, 行 空气 质量 的评 价与回 顾工 作, 的三大支柱——经济、 社会、 环境 当环 境质 量改 善到 一定 程度 时, 对达不到国家标准的地方, 当地 根本不征收这一税款。 排污交易权手段:排污交易 权是指国家管理部门制定一个总 的排污量上限, 根据排污量上限 发放排污许可, 这里的排污上限 不是指某一个别企业而是针对所 有企业, 排污权可以利用经济手 段在企业间转移。 政府必需划出空气质量管理区域 并制定相应措施在规定期限内达 标, 这项工作已持续至今。 随着时代发展,交通污染已 取代工业污染成为空气污染的首 恶, 英国政府近年来出台一系列举 措对小汽车尾气排放进行严格限 制, 这些措施包括推广使用无铅汽 氮氧化物、 碳氢化物等进行严格控 制, 并在汽车年检中检测尾气中一 英国是爆发工业革命并首先 开始工业化进程的国家, 对此人 们给予了高度评价, 认为这是人 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它使人类 告别了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 但在今天重新审视回顾近代英国 的工业革命和工业化进程可以发 现, 它带给人类的不尽是福祉也 还有重大的失误和惨痛的教训。 著名的公害事件 “伦敦烟雾事件” 就是工业化产生的恶果之一。 汲取了伦敦烟雾事件的惨痛 教训, 1956 年英国颁布了世界上 第一部 “清洁空气法” 并逐步实现 了全民天然气化, 停止了燃煤, 经 过 50 多年的努力, 伦敦的污染得 到了富有成效的控制, 使伦敦摆 脱了 “雾都” 的恶名。 英国的环境立法一直走在世 界前列, “清洁空气法” 除了 外英 国政府还借助立法加强了对工业 污染的控制。20 世纪 70 年代英 国推出 “工作场所健康和安全法” 氧化碳、 氮氧化物、 碳氢化物等是 否达标。另外伦敦市内还设有污 染检测点, 警察有权拦截有过多 排 污迹 象的 汽车 对其进 行测 试, 并有权对超标车主实施罚款。 2003 年伦敦市政府出台了 “堵 塞费” 规定, 对那些进入市中心的 私车征收 “买路费” 由此获得的收 入完全用予改善伦敦的公交系 统。 2007 年伦敦市还公布了更为 严格的 “交通 2025” 方案, 限制私 车进入伦敦这个方案计划在今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