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达国家低碳发展经验

发达国家低碳发展经验

发达国家低碳经济政策建构与经验分析※王永龙湖州师范学院商学院浙江湖州313000【摘要】我国政府明确表示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先后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性重大举措。

然而,总体上看,我国低碳经济仍处在起步阶段,没有建构系统的低碳政策体系,也没有专门以低碳发展为目标的政策工具选择,这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极为不利。

本文试图从有效政策设计角度,通过梳理发达国家的低碳发展政策,对比分析我国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创新及对策建议。

【关键词】低碳低碳经济政策创新Low-carbon economic policies building and its measures mechanism for developed countriesWangYongLongAbstract:Our government has clearly mentioned the importance of developing low carbon economy and issued a series of policy measure. Therefore, the low carbon economy in our country is still on starting stage, lack of low carbon policy structure and specific policy option for the objective of low carbon development, all of which are harmful to low carbon economy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From the aspect of effective policy designment, this paper tried to analyze the current problems, by the approach of summarizing the low carbon economy polic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the policy innovation and its strategy of low carbon economy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Key words:Low-carbon Low-carbon economy Policies building我国政府明确表示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并先后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性重大举措。

然而,总体上看,我国低碳经济仍处在起步阶段,没有建构系统的低碳政策体系,也没有专门以低碳发展为目标的政策工具选择,这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极为不利。

因此,借鉴发达国家低碳政策经验,对指导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及其政策创新,具有一定实践意义。

一、发达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政策建构尽管“低碳经济”理念的明确提出仅始于2003年,但实际上,西方发达国家低碳发展实践,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就已实质性开始。

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更是加大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力度,制定并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新政策,这些新政策涉及应对气候变化、减排节能、循环发展、低碳技术研发、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广泛领域,显示明确的引领性和导向性,包括法律、法规、法令、规章制度、规范性文件等,构成了相对完善并具有严格约束的制度与政策体系。

表1概括了主要发达国家实施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与措施机制。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与建设路径研究”(批准号:08HQZZ012)表1:主要发达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政策体系概览资料来源:作者根据有关文献整理而成从表1所述中可以看出:(一)政策导向明确:发达国家低碳经济政策突出四个重点:一是加强低碳发展立法,不断完善低碳发展机制。

目前,主要发达国家都已制定了相应的法制体系,其中,尤以美国、日本相关法律体系最为完善。

例如,日本的低碳发展立法,就涉及到环境、生态、资源回收利用、循环经济、绿色采购、低碳物流体系建设等在内的广泛领域;二是开发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降低化石能源比重,不断优化能源结构。

在奥巴马政府的“绿色新政”计划中,新能源开发利用及能源改造投资几乎占其全部新政计划投资的70%以上。

日本在其庞大的经济刺激计划中,把“低碳革命”作为投资未来的最核心内容,提出了“节能可视化”以及包括新能源示范区建设、智能电网、太阳能发电等在内的多项政策;三是促进低碳技术创新,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四是降低“高碳”产业比例,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见表2)可见,上述四个重点围绕低碳发展目标,建构了明确的低碳经济路径选择。

制等政策;五是低碳金融政策,包括低碳项目投融资、以及对于涉及环境、生态、能源改进的低息融资等;六是低碳消费政策,包括绿色包装、绿色采购、绿色物流、绿色社区等政策。

这些政策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目前,发达国家低碳政策体系中以鼓励新能源开发和提高能效为重点,尤其是低碳技术研发、应用和转让更是成为促进低碳发展的重中之重。

(三)政策机制有效:根据《京都议定书》框架,发达国家实施低碳发展机制,主要包括“清洁发展机制”、“共同实施”和“排放交易”三种基本形式。

“清洁发展机制”的本质在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减排方法,发达国家通过这一机制实现“技术和资金换减排量”,而发展中国家则通过这一机制获得技术与资金,可以说是双方受益。

“共同实施机制”是指发达国家相互之间通过合作方式所进行的联合减排,由此实现的减排量由参与各方共同分享。

“排放交易机制”则是指在市场上买卖排放量的方法,具体交易机制则通过定价和许可证方式进行,排放交易制度有利于降低减排成本。

目前,欧盟排放交易(EU-ETS)已扩展至航空工业部门,并已实现从“无偿配额”向“竞标配额”的转型。

二、发达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措施机制发达国家为实现其低碳经济战略目标,设计了各种有效的低碳政策工具,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尽可能调动微观经济主体积极性,充分发挥政府制定规则和弥补市场失灵的作用。

表4列举了主要发达国家低碳经济政策的基本措施机制。

咨询公司、投资公司、科研机构及媒体等多方面力量的广泛参与和合作。

(四)积极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政府通过公共资金引导和带动广泛的社会资金投入;通过多渠道(例如培训、教育、信息公开、示范项目等)促进社会意识形态的转变。

三、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政策创新方向结合发达国家经验,依据我国现实状况,当前,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政策创新应抓住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方向加以深度推进:第一,必须明确我国低碳发展政策体系必须跟上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吸取世界各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加强低碳发展立法,完善法治,深化相关配套改革,实现主要依靠“领导重视、狠抓落实”的“人治”框架向主要依靠法律和制度的“法治”框架转变。

当务之急是推进以能源为主的资源产品价格改革和环境税费改革,强化环评制度和能评制度,探索生态补偿新机制,积极建立国际间、国内区域间和企业间碳排放交易市场体系。

第二,在具体政策工具选择上,要从以行政手段、控制---命令为主的政策工具向主要依靠市场为主的政策工具转变。

在宏观层面,实现以行政手段、命令----控制为主向以国家规划、指导目录(低碳经济指南)及“绿色”财税政策为主转变,重点是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鼓励符合我国工艺特点的普适节能、清洁能源、碳减排、碳封存等技术研发与运用;在产业、区域层面,积极推行许可证交易、生态工业园规划、自愿协议、能源合同管理等,要结合我国国情,建立以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为基础的“总量分配一绩效考评一排污权交易”相结合的新机制,要重视和发挥行业协会的重要作用;在微观层面,推广两部收费制、标签计划、碳基金融资等政策工具,重点解决企业资金和市场问题,鼓励企业低碳化的固定资产投资、鼓励环保产业、促进新能源、新技术研发。

第三,完善现有以目标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低碳经济统计、监测、评价和考核体系。

建立更完善的能源消费和碳减排统计数据库;健全低碳化政策目标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科学、公平的目标责任制,加大正向激励力度,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和企业积极性;建立垂直管理的低碳经济环保执法体制,减少地方政府对环保执法的干预。

第四,发挥媒体和公众的的作用,健全市场经济道德体系,建立低碳经济信息披露制度和举报制度,强化企业家责任和企业社会责任,有序引导低碳消费,大力推进低碳经济教育,逐步在全社会普及和推广低碳发展理念。

参考文献:【1】徐国泉、刘则渊、姜照华: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1995-2004[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年第6期:158--161【2】王中英等:中国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影响机制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年第6期:88--91 【3】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年第3期:8--13 【4】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9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探索中国特色低碳道路[M],科学出版社,2009年,111—129【5】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课题组:中国2050年低碳发展之路--能源需求及碳排放情景分析[M],科学出版社,2009年,22—25【6】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课题组:中国2050年低碳发展之路--能源需求及碳排放情景分析[M],科学出版社,2009年,84—89【7】何建坤,苏明山:加快能源技术创新,促进向低碳经济转型[J],转引自张坤明等主编《低碳发展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年,137--147【8】姚良军:意大利的低碳经济发展政策[J],《中国科技产业》,2007年第11期:58--60【9】任力: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及启示[J],《发展研究》,2009年第2期:23--27【10】宋德勇: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工具创新[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85--91 【11】蔡海林:低碳经济大格局[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3--21【12】如明:发达国家温室气体减排策略[J]《中国科技投资》,2006年第7期:38—39【13】周建,何建坤:北欧国家碳税政策的研究及启示[J],环境保护,2008年第11期:71—7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