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生理学基础
• (4)高尔基复合体 加工厂
• (5)溶酶体 消化,溶解
• (6)中心体 参与细胞分裂
• (7)细胞的骨架结构 支持,依附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6
• 2.基质 细胞质的基本成分,呈均匀胶质。 • 3.包涵物
.
47
• (三)细胞核 (除成熟的红细胞无)
• 组成:
•
1.核膜 有孔双层膜
•
2.核仁 圆形无膜 (RNA)
• 需要消耗能量。
• 钠泵:细胞内Na+或细胞外K+时被激活,
•
外K+内,内Na+外,从而保持
•
Na+、 K+在膜两侧的不均衡分布。
•
这种不均衡是神经肌肉等具有兴奋性
•
的基础
.
43
• 4)入胞和出胞作用:
•
转运大分子或团块物质的有效方式。
• 入胞:物质细胞 包括吞噬(固体)和吞饮 (液体)
•
.
44
•
2种类型:①以载体(搬运工)为中介的异化扩
散
•
② 以通道(有守卫的通道)为
中介的异化扩散
•
.
41
• 3个特点:
•
①特异性:一种例子通道或载体一
般只转运一种物质。
•
②饱和性:原因通道或载体有限
•
③竞争性抑制:
• 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都是细胞本身不消耗 能量的,属于被动转运
.
42
• 3)主动转运:离子或小分子在膜上“泵” 的作用下,逆浓度差或电位差跨膜转运过程
• 解剖生理学基础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 构和功能的科学。
• 由解剖学和生理学组成。 • 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
.
4
• 组成:
大体解剖学 肉眼
组织学 显微镜
形态 机体 结构 组织细胞
胚胎学 受精卵 成体
.
5
研究方法
尸体解剖 动物实验 显微镜技术
.
6
.
7
.
8
.
9
.
10
.
11
二、学习解剖生理学基础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来可以!
.
38
细胞膜的功能
• 1.物质转运功能:
•
通过细胞膜的转运功能实现。
• 1)单纯扩散:
•
脂溶性物质(如O2和CO2)由膜的高浓
度侧向低浓度侧的扩散过程。
• 高低
• 主要影响因素:①膜两侧物质的浓度差
•
②膜对该物质的通透性
.
39
.
40
• 2)异化扩散:非脂溶性在膜蛋白的帮助下, 顺浓度差或电位差跨膜扩散的过程。
• 2,前和后 近腹面者为前,又称腹侧; 近 背面者为后,又称背侧。
• 3,内侧和外侧 近正中线者为内侧;远离正中线 为外侧。
• 4,内和外 凡属空腔器官,在腔内或者靠近内腔 者为内;远腔者为外。
• 5,浅和深 近身体表面或者器官表面者为浅,反之 为深。
• 6,近侧和远侧 在四肢,近躯干者为近侧,远离躯
解剖生理学基础
陈文
.
1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解剖生理学基础概述 第二节 人体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第三节 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
.
2
第一节 人体解剖生理学概述
一、解剖生理学基础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二、学习解剖生理学基础的基本观念和
方法 三、解剖学姿势和方位术语
.
3
一、解剖生理学基础的研究对象 和任务
1. 解剖生理学基础概念
干者为远侧。
.
18
.
19
(三)面
• 在标准姿势下,常对人图设为相互垂直的3 中面
.
20
人体的基本切面
冠状面
矢状面
水平面
与左右方向垂 直,将人体分 为前后两部分 的切面。曾称 为额状面。
前后方向垂直,将人体 分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 其中将人体分为左右相 等两部分的,称为正中 矢状面。
.
横切直立人体 与地平面平行 的切面。
•
3.核基质 胶状物质
•
4.染色质和染色体 脱氧核糖核酸(DNA
长发育的基本单位。
• 组成: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
33
• (一)细胞膜
• 组成: 脂类、蛋白质和糖类组成。
•
为生物膜
.
34
“液态镶嵌模型”
.
35
.
36
作业 名词解释
解剖学姿势: 解剖生理学基础:
问答题
解剖学常用的方位术语有哪些?
.
37
老师寄语
• 身体 立身之本 锻炼 • 学习 立生之本 勤奋 • 工作 联系社会 桥梁 • 道德 做人之本 形象 • 机会来临时,你准备好了吗? • 我的座右铭:虽然过去不能改变,但是未
• 重点、难点:细胞膜的功能
.
26
第二节 人体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 人体组成的概况:
•
细胞间质
•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四大组织)
(九大系统)
•
.
27
• 细胞:人体基础单位
(学生个体)
• 组织:许多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近的细 • (班级) 胞和细胞间质构成一个的细胞群体。
上皮组织
•
四
大 基
结缔组织
本 组
•
内,并借孔道和外界相通。
•
(心脏不属于)
人体的分部:头、颈、躯干和四肢
• 面:头的前面
• 项:颈的后面
•
胸部 躯干的前面
背(上部) 躯干的后面
•
腹部
腰(下部)
•
.
30
上肢
(自上而下)
四 肢
下肢
(自上而下)
肩 臂 前臂 手 臀 股
小腿
足
.
31
.
32
• 一、细胞 • 细胞是人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
(一)进化发展观念 (二)结构和功能相联系的观点
(三)整体观点 (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观点
.
12
.
13
.
14
三、解剖学姿势和方位术语
• (一)解剖学姿势 • ※概念:身体直立,两眼平视前方,上
肢下垂与躯干两侧,下肢并拢手掌和足 尖向前。
.
15
.
16
.
17
• (二)方位术语
• 1,上和下 近头者为上;近足者为下。
• (2)细胞膜的受体功能:识别和结合
•
受体的分布:细胞膜受体
•
胞浆受体
•
核受体
•
受体的功能:接受信息
•
转发信息
.
45
• (二)细胞质
• 概念:位于细胞膜与细胞核之间,由细胞器 、基质和包涵物组成。
• (1)核糖体 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 (2)内质网 粗面(运输),滑面(合成
•
与分泌)
• (3)线粒体 能量
肌组织
织
神经组织
.
28
• 器官:几种不同的组织构成具有一定的形 • (年级) 态、能完成一定功能的结构。
•
例如:脑、心、肾
• 系统:许多能共同完成某一方面功能的器
• (班级) •
官组成。 运动 呼吸
九 消化
大 系
循环 泌尿 生殖
统 神经 内分泌
感觉器
.
29
• 内脏:大部分器官位于胸腔、腹腔和盆腔
21
.
22
1、以皮肤为参照的方位术语是(D) A、上和下 B、内和外 C、内侧和外侧 D、浅和深 E、前和后
.
23
2、只能用来描述空腔器官的方位术语
是(B)
A、上和下 B、内和外 C、内侧和外侧 D、浅和深 E、前和后
.
24
第二节 人体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
25
学习目标
• 1.掌握人体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 2.掌握细胞构成 • 3.掌握细胞膜的功能 • 4.熟悉细胞质、细胞核的微细结构 • 5.了解细胞的分裂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