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下料通用工艺守则

下料通用工艺守则

下料通用工艺守则
1、总则
本标准规定了压力容器制造的各零部件下料规则及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的各受压元件的下料工作,非受压元件可参照执行。

2、材料要求
2.1 凡属受压元件用的材料,应有材料入库标记和材料质量保证书。

2.2 在材料领用前,必须核对工艺文件与图样要求是否一致,代用手续是否齐全,严禁使用不合格及未入库的材料。

3、划线
3.1 在划线下料前应对钢材表面进去污处理。

3.2 下料前,下料人员应根据材料规格、牌号及图样尺寸进行排版、放样,不锈钢用弹粉线或无氯无硫记号笔划线。

划线时应考虑焊缝正确布置,尽量使相关部件避开纵环缝所规定的尺寸,对长度要求较严的部件,如换热器、塔器等,其筒体拼缝处应预留焊接接头收缩余量。

3.3 封头下料放样应根据《零部件制造通用工艺守则》中的封头制造通用工艺的规定。

3.4 钢板平直度必须在允差范围内方可下料。

3.5 凡下料后材料产生的变形,应立即将其平整,并去除下料时产生的毛刺、气割氧化铁等杂物。

3.6 凡在工艺文件上规定有试板的,筒体或封头在下料划线时,应按要求同时划出试板材料,并作好标记移植。

3.7 划线后,应作好材料标记移植,并经检验员确认后方可下料。

4 下料
4.1 除一般零件外,压力容器受压件应尽量采用剪板机剪切下料。

4.2 不锈钢需切割的应采用等离子弧切割,切割工艺按《等离子弧切割通用工艺》进行。

4.3 除切割时预留切割耗量外,切割后需机加工的零件,应预留加工余量,一般参照以下数量:500MM 之内每边加大3MM;510-1000MM 每边加大4MM;1000-2000MM 每边加大6MM。

5 坡口加工
5.1 凡需制备焊接坡口的,应严格按图样和工艺要求进行加工。

5.2 加工的方法
5.2.1 板材的坡口应尽量采用坡口机加工,DN500 以下无缝钢管可采用机床进行加工。

5.2.2不锈钢可采用等离子切割进行。

此外,可采用碳弧气刨加工,按《碳弧气刨通用工艺守则》进行。

5.2.3 气割、等离子切割及碳弧气刨后应将熔渣清除干净,并将坡口及边缘20MM 范围内修磨出金属光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