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们家务劳动习惯,导致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低下。
从与家长谈话让我们了解到孩子的独立性差有以下几个原因:1、父母过于担心,过分包办;2、家中与爷爷奶奶一起同住的幼儿独立性相对较差;3、家中有保姆的孩子独立性较差;4、孩子的依赖思想严重。
2、孩子的自信心方面:所谓自信心是指一个人在面对事情相信自己的能力,对自己充满信心能把事情做好的能力,独立性与自信心之间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关系,孩子从小没有独立性,长大就很难有自信心,反之,没有强烈自信心的孩子也很难有较强的独立性,也就是说,没有自信心就无法面对独立,有了独立性,更能增加自信心,根据统计,小班幼儿自信心强的幼儿占有优势32。
3%,中班为49。
9%,大班为72。
8%,可见孩子的自信也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在不断地增长,访谈中了解到家长在处理孩子的问题时有所欠缺,如孩子们不会穿衣服、收拾餐桌、不会洗澡等,家长给与了不正确的指导,无分寸地褒贬,无休止唠叨和过多包办,且大部分家长对待孩子的错误和懒惰采取的是批评教育或限制活动的方法,还有家长采取打骂和罚做家务劳动的惩罚的手段,没正确引导孩子,只有小部份家长会采用鼓励的方法来引导孩子,所以导致孩子认为自己就是不够聪明。
可见家长和老师在平时生活中对幼儿缺少赏识,导致孩子没有自信心。
3、孩子的坚持性方面:所谓的坚持性,是指一个人在进行某一事情时,能保持坚持一定的时间的能力,由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坚持性不如成人,年龄越小的孩子坚持性就越差,无可非议,但孩子的坚持性要从小培养,在调查中发现问题出现在大多数家长都没有做好模范带头作用而导致孩子有样学样,也如有家长为了怕孩子上学迟到,早上就帮孩子穿衣,孩子想自己来做却说:下次吧,今天没空。
试想一下,家长的行为如何能让孩子坚持做完一件事呢?孩子的坚持性是和父母、老师的正确引导和鼓励是分不开的,有时家长适当地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与孩子一起做事情、一起探索,既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又培养了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
(四)结论
1、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与家庭有非常大的关系;
2、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随年龄的增长在不断地提高;
3、孩子生理需要方面的自我服务能力比安全方面的自我服务及其它方面的自我服务能力要好些;
4、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关系到孩子的生存能力、独立性、自信心、坚持性、身体的发展;
(五)问题与建议
由于大多数家长工作都较忙,没有时间去关心孩子的情况,所以大部份幼儿都是由爷爷奶奶或者保姆带,孩子的大小事务都是由他们来包办,经过与家长的访谈调查,现在家长们都已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所以他们偏重于对孩子智力的开发,忽视了其它方面的教育,他们没有意识到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是幼儿将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家长们没有掌握好科学的教养方法和树立正确的育儿观,也没有意识到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也就是在培养孩子在将来成为有文化、有纪律、有道德、有责任感、有合作精神、有正确社会交往能力的人,许多家长的教育方法非常欠缺,又过分溺爱孩子,导致家长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束手无策。
为此建议:1、分析幼儿表现欠缺的地方和原因,实话有效的教育方案,提高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
2、为孩子创设自我服务项目的环境,家长尽量不要过分包办,用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
3、通过多种形式:家园联系栏、家长会、家长学校活动、家访、电话、推荐好书等方法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让家长认识到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重要性,使家长了解、明白孩子自我服务能力的提高对孩子以后的生存、立足社会、提高孩子身体发展、独立性、自信心和坚持性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也对孩子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4、用适当方法对幼儿进行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在教育孩子时注意方法的使用,与朋友的身份面对孩子,家长给与孩子更多的是引导、鼓励、肯定、表扬,激发孩子劳动的兴趣,从而使孩子身心平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