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5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发展变化_以1990年_2005年时间段为例
25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发展变化_以1990年_2005年时间段为例
模式的有 12个 ,占新设地级市的 1119% ②。在设市 的区域分布上 ,按东 、中 、西三大地带分 :东部地区有 26个 ,占新设地级市的 2517% ;中部地区有 37 个 , 占新设地级市的 3613% ;西部地区有 38个 ,占新设 地级市的 38%。按各省的分布 ,其中以广西 、四川 、 安徽 、云南 、甘肃 、陕西和山东居多 , 7个省新设立的 地级市共有 50 个 , 占全国新设地级市的 4915%。 如果只从地域的角度考虑出发 ,从图 1 可以看出 : 我国东部地区除海南省外 ,其他各省设市均已完 毕 ;中部地区除黑龙江 、吉林 、湖北还有个别地区 没有设市外 ,其余各省也都已设市完毕 ;而西部地 区除陕西 、甘肃和四川设市较多外 ,其他各省 、自 治区大部分地区还都没有设市 。但考虑到自然状 况和人口经济发展态势 ,可以认为 ,我国已基本完 成了地级市的行政区划 ,未来如不发生行政区划 体系的重大调整 ,则我国的城市发展会侧重在加 强内功发展上 ,即如何在市域范围内构建有效的 城镇体系和城乡结构 。
城市建设与发展
图 1 1990年 - 2005年中国城市行政区划变动图
21对我国城市面积的影响 1990年 - 2005年 ,行政区划调整直接扩大了我 国地级市和直辖市的市区面积 。 1990 年 ,我国 188 个地级市和直辖市的市区面积共有 2616万平方公 里 ; 2005年 , 287个地级市和直辖市的市区面积有 5914万平方公里 。15年间 ,地级市和直辖市的市区 面积共增加了 3218万平方公里 。其中 ,一部分是由 于市区面积统计口径的调整造成的 ,另一部分是由 于行政区划调整造成的 。在行政区划调整中 ,一部 分是由于新地级市的成立 ,导致市区面积的增加 ;另 有一部分是由于经历过“撤县 (镇 )为区 ”的区划调 整 ,导致市区面积的增加 。据统计 , 1990 年 - 2005 年 15年间 ,全国新增的 101个地级市的市区面积共 2217万平方公里 ,占全部增加市区面积的 6912% ;
城市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 目前 ,国内关于行政区划调整对城市发展影响
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对城市的面积 、经济 、空间结构 和体制管理的影响上 。如陈钊以四川省的南充 、乐 山 、内江市为例 ,研究了行政区划调整对区域经济发 展的影响 。研究发现 ,自区域拆分之后 ,新设地区和 保留地区经济 ,均取得了高于周边同类地区的发展 速度 ,而且这种拆分对新设地区的中心城市发展有 更大的推动作用 [ 2 ] 。吕宪军 、王梅以南京为例 ,研 究了南京行政区划调整对城市扩张的影响 [ 3 ] 。陈 忠祥 、李莉以宁夏中北部地区为例 ,研究由于行政区 划变动对银川 、吴忠 、青铜峡 、灵武所形成的城市群 在空间结构和社会经济结构等方面的变化 [ 4 ] 。周 霞则从规划管理的角度 ,研究了佛山市行政区划调
〔关键词 〕 行政区划 ;城市发展 ;影响 〔中图分类号 〕 TU984. 2; F299121 〔文献标识码 〕 A
行政区划是我国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 ,也是政 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在市制建设上 ,对促进 生产力的发展和城市空间合理布局 ,建立科学的社 会经济网络 ,完善国家行政管理体制 ,都具有重要意 义 。建国以来 ,由于我国地级市设置的标准变动不 一 ,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波动起伏 ,导致了我国城市 数量增减各异 ,变动较大 : 1949年底 ,全国共有设市 城市 136个 , 1960 年增加到 220 个 , 1976 年减少到 188个 [ 1 ] ,到 2005年又增加到 661个 (其中包括 374 个县级市 ) 。在关于市制建设的行政区划调整模式 上 ,也经历了“切块设市 ”、“整县改市 ”、“地市合 并 ”以及“撤县 (镇 )设区 ”等不同模式的行政区划调 整 ,这直接导致了我国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大和城市 人口的逐年增加 。可以说 ,行政区划调整在我国的
·32·
城市建设与发展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城市问题 》2009 年第 2 期
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发展变化
整与规划管理体制的完善建设之间的关系 [ 5 ] 。但 以上研究都主要集中在单个城市或某一区域内 ,缺 少从全国的角度来研究行政区域调整对我国城市发 展的影 响 。因 此 , 本 文 试 图 从 全 国 的 角 度 , 研 究 1990年以来 ,行政区化调整对我国城市数量 、面积 和人口所带来的影响 。
31对我国城市人口的影响 行政区划调整 , 尤其是“撤县设区 ”的区划调 整 ,直接扩大了各城市的市区非农业人口规模。 2005年 ,我国地级市和直辖市市区非农业人口在 200万以上的超大城市有 24 个 ,比 1990 年增加了 15个 。在这 24个超大城市中 ,除沈阳 、青岛 、大连 、 太原和吉林没有进行过行政区划调整外 ,其余 19个 城市都进行过“撤县设区 ”的区划调整 。 1990 年 2005年 ,这 19个城市因“撤县设区 ”而增加的城区 非农业人口 ,在全市区非农业人口增加值的贡献率 一般都在 20%以上 ,尤其像重庆 、汕头 ,因“撤县设 区 ”而增加的城区非农业人口 ,分别占全市增加非 农业人口比重的 88%和 76%。通过对上述 24个城 市市区非农业人口 ,在 1990 年和 2005 年的增长对 比 ,可以发现 ,汕头 、佛山 、杭州 、石家庄 、无锡 、东莞 这 6个城市 , 1990 年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一般在 100万以下 ,到 2005 年都猛增到 200 万以上 , 2005 年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比 1990 年普遍高出 2 - 11 倍 ,而且因“撤县设区 ”而增加的非农业人口 ,占市 区增加非农业人口的比重都在 30%以上 。因此 ,从 上述分析可以推测 ,如果不是由于“撤县设区 ”的区 划调整 ,这 6个城市在 2005年不可能跻身于超大型 城市的行列 。另外 , 2005年我国地级市和直辖市市 区非农业人口在 100 - 200万之间的特大城市有 39 个 ,在 50 - 100 万之间的大城市有 76 个 , 分别比
二 1990 年以来行政区划调整对 我国城市发展的影响
11对城市数量的影响 1990年以来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各
地区的小城市也迅速发展起来 ,逐渐成为各地区的 经济中心 ,很多县镇都已达到了设市的标准 。而且 ,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国家进一步扩大了各地区经 济发展的自主权和决策权 。因此 ,在这一时期 ,伴随 着行政区划调整 ,我国地级市和直辖市的数量增长 很快 。1990年 ,我国地级市和直辖市共有 188 个 , 其中直辖市 3个 ,到 2005年 ,地级市和直辖市达到 287个 。其中地级市增加了 99 个 ,直辖市增加了 1 个 。在设市模式上 ,主要以“地市合并 ”和“整县改 市 ”为主 。“地市合并 ”,指把原来的地区和县级市 合并到一起 ,组建新的地级市 ,其目的是为了精简机 构和行政编制 、打破城乡分割 ,以经济比较发达的市 来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 。1990年 - 2005年 ,我 国新成立的地级市采用“地市合并 ”模式的共有 89 个 ,占新设地级市的 8811%。“整县改市 ”,指把原 来的县级市直接升级为地级市 ,全县地域范围是改 市后的城市地域范围 。“整县改市 ”的目的是以县 城或某一经济发达的镇为核心 ,来带动全县乡村的 发展 ,以缩小城乡差别 ,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1990 年 - 2005年 ,我国新成立的地级市采用“整县改市 ”
·33·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城市问题 》2009 年第 2 期
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发展变化
有 58个城市进行过“撤县 (镇 )为区 ”的行政区划 调整 ,新增加的市区面积为 1111 万平方公里 ,占 全国增加市区面积的 3318% ;此外 ,还有两个城市 进行过“撤区设县 ”的行政区划调整 ,共减少市区
总第 163 期 〔文章编号 〕 1002 - 2031 (2009) 02 - 0032 - 05
城市问题
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发展变化
———以 1990年 - 2005年时间段为例
渠 涛 蔡建明 董玛力
2009 年第 2 期
〔摘 要 〕 行政区划是我国城市布局和建设的重要手段 。建国以来 ,在关于市制建设的行政区划调整模式上 ,我国先后 经历了“切块设市 ”、“整县改市 ”、“地市合并 ”以及“撤县 (镇 )设区 ”等 ,不同模式的行政区划调整 。这直接导致了我国城市面 积的不断扩大和城市人口的逐年增加 。从行政区划调整的角度出发 ,基于对相关城市统计数据的分析 ,研究了 1990年以来 , 行政区划调整对我国地级市和直辖市的数量 、面积和人口的影响 ,试图发现行政区划调整在我国城市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所 起的作用 。
图 2 1990年 - 2005年我国城市“撤县设区 ”分布图
城市的市区面积都在 1平方公里以上 。2005年这 101个新设地级市的市区人口密度为 343 人 /平方 公里 ,远低于全国地级市和直辖市市区人口平均 密度 610 人 /平方公里的水平 。从 上述 分析 可以 看出 ,无论是新设的地级市 ,还是已进行的“撤县 设区 ”区划调整的城市 ,城市市区人口密度或是不 高 ,或是下降 。因此 ,我国城市在未来的发展中 , 应着重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的集约水平 ,防止城市 无序扩张 。
一 研究区域和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的区 域 主要 是 我 国 的 地 级 市 和 直 辖 市 。城市统计标准以每年的《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 为准 。城 市 面 积 、人 口 和 数 量 的 数 据 , 主 要 来 自 1991年至 2006年的《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各城市 行政区划变动的信息 ,除来自每年的《中国城市统 计年鉴 》外 ,还参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网 站 ”①。一些“撤县设区 ”的地级市和直辖市各区的 数据 ,参考了 2005年各地级市和直辖市的城市统计 年鉴 。本文所研究的区域不包含香港 、澳门和台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