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概述
六、安全防范系统类型 1.集成式 2.组合式 3.分散式
七.安全防范系统的发展
1.数字化 2.网络化 3.智能化 4.集成化 5.规范化四、安全防范的基本要素
探测:就是对入侵行为的发现能力,是以人力防范 为基础,以技术防范为手段,通过安装适当的报警设 备来探测被保护区域的任何动静。使防范工作赢得时 间,赢得斗争的主动权。 延迟:指延长或/和推迟风险事件发生进程的措施。 减慢入侵者行动的速度。 反应:为制止风险事件的发生所采取的快速行动。 探测、延迟、反应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缺一不 可的。
第八章 安全防范系统概述
一、安全防范系统 二、安全防范系统组成 四、安全防范的主要手段 五、安全防范的基本要素 六、风险等级与防护等级 七、安全防范系统设置原则
1
一、安全防范系统
“安全防范”是公安保卫系统的专门术语,是 指以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为目的,防入侵、防破 坏、防火、防暴和安全检查等措施。
安全防范就是作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 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 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
③ 风险等级与防护级别的关系
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只有相对 的意义。它们的被确定主要由管理工作的需要而定。 一般来说风险等级与防护级别的划分应有一定的对应 关系,高风险的对象应采取高级别的防护措施才能获 得高水平的安全防护。 在保证一定安全防护水平的前提下,实现高性能价 格比的经济技术指标是考核系统工程设计水平的重要 指标之一。
五、风险等级与防护级别
① 风险等级 风险等级指存在于被防护对象(人或财产) 本身及其周围的、对其构成安全威胁的程度。 风险等级一般分为三级,按风险由大到小定 为一级风险、二级风险和三级风险。
安全防范工程规模按风险等级或工程投资额划分 为三级。
1、一级工程:一级风险或投资额100万元以上 的工程。
2、二级工程:二级风险或投资额超过30 万不足 100 万元的工程。
3、三级工程:三级风险或投资额30万元以下的 工程。
② 防护级别
防护级别是指为保障防护对象安全所采取的 防范措施(技术的和组织的)的水平。 确定防护级别的原则:对被防护对象所采取 的技防、物防和人防相结合的综合防范能力。 防护级别一般也分为三级,按其防护能力由高 到低定为一级防护、二级防护和三级防护。
4
5
三、安全防范的主要手段
人力防范是执行安全防范任务的相应素质人员 和/或人员群体的一种有组织的防范行为。 包括高素质人员的培养、先进自卫设备的配置、 以及人员的组织与管理等。 人力防范(人防)是安全防范的基础。即:利用 人体感官进行探测并做出反应,推迟和制止风险 事件发生。
实体防范是用于安全防范目的、能延迟风险事 件发生的各种实体防护手段(包括建(构)筑物、 屏障、器具、设备、系统等)。 技术防范是利用各种电子信息设备、系统或网 络提高探测、延迟、反应能力和防范功能的安全 防范手段。
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 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
2
安全防范系统
定义:以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为目的,运 用安全防范产品和其它相关产品所构成 的电子系统或网络。达到防入侵、防盗、 防破坏等目的。
3
二、安全防范系统组成
由安全管理系统和若干个相关子系统组成。 安全防范子系统主要包括:入侵报警系统、视 频安防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巡更系统、 停车场管理系统等。 各相关子系统基本配置包括:前端、传输、信 息处理/控制/管理、显示/记录四大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