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徐州医科大学院系专业方向介绍

徐州医科大学院系专业方向介绍

徐州医科大学院系专业(方向)介绍研究生学院简介徐州医学院研究生部成立于1996年(前身是科研处研究生科),2009年更名为研究生学院,承担着全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1985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自2014年开始已独立招收博士研究生,我校研究生教育工作秉承“艰苦创业、不断创新、勇于创优”的徐医精神,为国家和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高层次优秀人才。

截至2016年6月,毕业研究生总数为4169人。

截至2016年5月的数据统计,学校共有全日制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1545人(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12.7%),其中博士研究生14人。

2016年,学校研究生招生规模继续扩大,全日制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招生录取人数已分别达到616人和13人。

学科建设学校已建立完整的研究生教育和学位授予体系:有临床医学和生物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临床医学、生物学、基础医学、药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临床医学和药学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国家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生物学;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学校有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1个,省优势学科群1个,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和科研平台10个,省级重点学科8个,省级重点临床专科23个。

2015年,我校临床医学学科在ESI学科排名中进入世界前1%。

导师队伍建设实施导师遴选制度,有计划地遴选师德、学术水平兼优的教师充实到导师队伍中来。

我校研究生导师队伍不断扩大,年龄结构更趋年轻化,学历结构高层次化。

学校共有博士生导师34人,硕士生导师611人,其中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卫生部和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省优秀医学人才、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领军人才、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重点人才、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和江苏省教育厅、卫生厅科技创新团队等一批优秀教师及团队。

即将跨越一个甲子的徐州医科大学,正向特色鲜明、国内先进的高水平医科大学昂首迈进。

研究生教育作为学校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将继续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医药卫生等行业人才”为目标,以“知识传授、能力塑造、人格养成”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为指导,不断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努力构建特色鲜明、国内先进的医学研究生教育体系。

麻醉学院专业介绍麻醉学(本科,五年制)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麻醉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卫生单位的麻醉科、急诊科、急救中心、重症监测治疗病房(ICU)及疼痛诊疗等领域从事临床麻醉、急救和复苏、重症监测、生理机能调控等方面工作的有一定实践能力的麻醉科医师。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麻醉学。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内科学、外科学、临床麻醉学、危重病医学、疼痛诊疗学、麻醉药理学、麻醉设备学、麻醉生理学、麻醉解剖学、麻醉学相关机能实验学、麻醉、急救与生命复苏基本实践技能训练等。

学生就业情况:就业方向为二级甲等以上综合性医院的麻醉科、急救(急诊)中心、ICU等。

疼痛医学方向、体外循环灌注方向(本科,五年制)由麻醉学专业分化而来,为辅修专业。

临床医学系专业介绍临床医学(本科,五年制)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医疗、预防的基本技能,完成医学基本训练,能在医疗卫生部门从事医疗、预防、康复、医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具备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高水平医学人才。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病理学、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医学心理学、卫生学、流行病学。

学生就业情况:就业方向为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各科室,医学院校、医学研究机构,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等。

临床医学(全科医学)(本科,五年制)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全科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能从事全科医学教育、管理及全科医疗服务等方面工作的医学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全科医学概论、流行病学、预防医学、现代社区医学、医学心理与行为医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学生就业方向:主要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学院校等。

医学影像学院专业介绍生物医学工程(本科,四年制)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工学与医学交叉复合知识结构,具备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信息科学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在相关领域从事研究、开发、教学及管理的医学影像工程与技术的专业人才。

主干学科:生物医学工程学。

主要课程:人体系统解剖学、医学临床基础、影像诊断学、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路分析、电子课程设计、微机原理、数据库原理、计算机语言、生物医学工程学、医学影像物理学、医学影像设备学、医学影像技术学、信号与系统、生物医学信号处理、计算机图形学、医学图像处理、医学传感器原理。

学生就业方向:主要在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影像科、放疗科、设备科、科研院所以及高等院校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及治疗设备的科学研究、教学、应用、管理与维护等工作;医学仪器、医学信息产业、电子技术等企业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管理工作。

医学影像学(本科,五年制)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卫生单位从事医学影像诊断、介入放射学和医学成像技术等方面工作的医学卫生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

主要课程: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病理学、物理学、影像设备学、医学成像技术、人体解剖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影像诊断学、介入放射学。

学生就业情况:就业率100%。

主要在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医学院校、医学研究等机构从事医学影像诊断、介入放射学和医学影像技术等相关工作医学影像技术(本科,四年制)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数理基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医学影像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掌握医学影像设备结构、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和影像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具有一定的医学影像学基础知识,在临床医学影像、核医学、放射治疗等诊疗技术领域从事操作、应用、技术开发及教学和管理的理工医结合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医学影像设备、医学影像技术。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工学、计算机网络与应用、C语言程序设计、医学图像处理、人体系统解剖学、影像解剖学、医学影像物理学、医学影像设备学、医学影像技术学、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英语。

学生就业方向:主要在医院的影像科、核医学科、放射治疗科及高等医学院校等部门从事医学影像技术的临床、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护理学院专业介绍护理学(本科,四年制)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人文社会科学、医学、预防保健的基本知识及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能在护理领域内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学和护理科研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人文社会学。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病理学、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精神护理学、社区护理学、护理伦理学、护理心理学、健康评估学、健康教育学、急救护理学、护理管理学。

学生就业情况:就业率100%。

就业方向为各级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护理部、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医学院校护理学专业教学、出国等。

助产护理学方向(本科,四年制)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基础医学、临床护理学和现代助产医学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级助产护士。

能在护理领域内从事妇幼保健、妇产科专科护理、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学和护理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妇科学、产科学、护理学。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妇科学、产科学、遗传与优生、儿科护理学、精神护理学、急重症护理学、社区护理学、护理管理学。

学生就业方向:各级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护理部、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医学院校护理学专业教学、出国。

麻醉护理学方向(本科,四年制)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卫生保健知识、麻醉护理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同时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能初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麻醉护理工作中的问题,使学生在各科护理基础上,成为具有临床麻醉护理、急救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科型"护理人才。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护理学、麻醉护理学。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麻醉解剖学、生理学(含麻醉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病理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含麻醉药理学)、护理心理学、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临床麻醉护理学、危重病护理学、疼痛护理学。

学生就业方向:各级医院麻醉科、ICU、RR、急救中心及急诊科。

护理学(专转本,二年制)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人文素养、执业能力、职业道德、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护理学专业人才;具有系统的护理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基本的临床护理工作能力和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具备初步的教学、管理、科研能力;具有创新精神、批判性思维及终生学习的能力;能在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护理教学科研及护理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护理学、人文社会科学。

主要课程:护理学导论、护士礼仪与人际沟通、护理教育、护理管理学、护理科研、危重症护理学、社区护理学、老年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护理综合技能。

学生就业方向:就业方向为各级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护理部、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等。

公共卫生学院专业介绍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本科,四年制)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医疗、卫生、文教、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研究、教育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卫生管理学。

主要课程:生命科学概论、人体疾病学基础、临床医学基础、管理学基础、卫生事业管理学、医院管理学、管理心理学、管理统计学、卫生经济学、运筹学、社会医学、流行病学、会计学等。

学生就业方向:可在医疗机构、预防保健机构及医药卫生行政部门和医药企业单位等从事管理工作,也可在高等医药院校、研究部门从事相关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