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抽油机工作原理

抽油机工作原理


• 当活塞上行时 游动阀受油管内活塞以上液柱 的压力作用而关闭,并排出活塞冲 程一段液体 固定阀由于泵筒内压力下降, 被油套环形空间液柱压力顶开,井 内液体进入泵筒内,充满活塞上行 所让出的空间。
当活塞下行时 由于泵筒内液柱受压,压力增 高,而使固定阀关闭。 在活塞继续下行中,泵内压力 继续升高,当泵筒内压力超过油管 内液柱压力时,游动阀被顶开,液 体从泵筒内经过空心活塞上行进入 油管.
抽油机主要部件的作用
(1)驴头 它的作用是保证抽油时光杆始终对准井口中心位置。驴头的弧 线是以支架轴承为圆心,游粱前臂长为半径画弧而得到的.
(2)游梁 游梁固定在支架上,前端安装驴头承受井下负荷,后端 连接横梁、连杆、曲柄、减速箱传递电动机的动力. (3)曲柄连杆机构 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是将电动 机的旋转运动变成驴头的往复 运动.在曲柄上有4-8个孔, 是调节冲程时用的。 (4)减速箱 将电动机的高速转动,通过三轴 二级减速变成曲柄轴(输出轴) 的低速转动,同时支撑平衡块。
C—驴头上死点,活塞运行到最高点
D—固定阀关闭,游动阀打开,活塞开始下行程 S—光杆冲程 , m S活—活塞冲程, m P—光杆负荷, KN P’杆—抽油杆在液体中质量, KN P’液—柱塞以上液柱质量, KN P静—光杆承受最大静负荷, KN λ —冲程损失,m λ = λ 1+ λ 2 λ 1—抽油杆伸缩长度,m λ 2—油管伸缩长度,m
抽油井工作原理及示功图
机械采油,分有杆泵采油和无 杆泵采油。 有杆泵采油是通过地面动力设 备带动抽油机,并借助抽油杆 带动深井泵采油的一种方法。 三抽设备:抽油机 泵 杆 抽油泵
抽 油 杆
抽油机
抽油机是抽 油井地面机械传动 装置,它和抽油杆、 抽油泵配合使用, 能将井下原油抽到 地面。
抽油机主要是由四大部分组成的: (1)游梁部分:驴头、游梁、横梁、尾梁、连杆、平衡板(复合 平衡抽油机) (2)支架部分:中央轴承座、工作梯、护圈、操作台、支架。 (3)减速器部分:底船、减速器筒座、减速器、曲柄、配重块、 刹车等部件。 (4)配电部分:电机座、电机、配电箱等。
套管头
井口装置
油管头:安装于采油 树和套管头之间。 作用:悬挂井内油管 柱,密封油管和油层 套管间的环形空间, 通过油管头四通上的 两个侧口完成注平衡 液及洗井等作业.
抽油 三通 光杆密 封器 油管头
套管头
井口装置
光杆密封器:主要由上部的 密封盒和下部的胶皮闸门组 成. 正常抽油时,起密封井口和 防喷的作用;更换密封垫圈 时,起临时密封井口的作用.
套管头
井口装置
套管头:连接套管和各 种井口装置的一种部 件. 作用:用以支持技术套 管和油层套管的重量, 密封各层套管间的环 形空间,为安装防喷器, 油管头和采油树等上 部井口装置提供过渡 连接,并通过套管头本 体上的两个侧口可以 进行补挤水泥,监控井 液和平衡液等作业.
抽油 三通 光杆密 封器 油管头
60 KN 45 30 15
0.7
1.5
2.2
3.0
抽油杆断脱时的实测示功图
典型示功图分析
4.油井结蜡时的实测示功图
结蜡严重的井,不论 是深井或浅井 , 只要结蜡 就有增载的特征 , 发现示 功图有“结蜡”的宽度 , 示功图有此类特征时 , 热 洗一般无效 , 应尽快检泵 清蜡。
油井结蜡时的实测示功图

抽油泵的工作原理
• 在一个冲程中,深井 泵应完成一次进油和一 次排油.活塞不断运动, 游动阀与固定阀不断交 替关闭和顶开,井内液 体不断进入工作筒,从 而上行进入油管,最后 达到地面。
井口装置
组成: 1)套管头 2)油管头 3)抽油三通 4)光杆密封器(盘根盒)
抽油 三通 光杆密 封器 油管头
典型示功图分析
2、泵漏失的实测示功图
③双凡尔漏失 这类功图的主要特点是:四 角消失,中间粗;两头尖, 形如梭状。
典型示功图分析
3.抽油杆断脱时的实测示功图 抽油杆断脱时,光杆只承受断裂上部抽油杆在液体中的重 力,因而示功图形成长条,长条图形越向上,表示断脱位 置越向下。抽油杆断脱时,油井产液量为零。
典型示功图分析
2、泵漏失的实测示功图
②游动凡尔漏失的示功图 游动凡尔部分漏失包括: 排出阀球与阀座配合不严; 活塞与泵的衬套配合不当;或 长期磨损使间隙变大;阀尔罩 游动凡尔漏失时的示功图 内积有脏物、砂、蜡,使阀球 起落失灵等原因造成的漏失。 这类功图的特点是:卸载线与增载线陡,图形的左下角变 尖,右上角变圆。当漏失特别严重时,增载线、卸载线和 最大载荷线便构成了一条向下方弯曲的圆滑弧线。
受砂影响的示功图上明 显见到“小牙齿”形的 不规则齿状,深井泵寿 命短,免修期短。该功 图是不出油的,固定凡 尔上卡死在罩内(阻力 磨擦发生,载荷瞬时变 化,形成锯齿状图形 ), 进油部位砂堵。
油井出砂时的示功图
平衡偏轻时的示功图
平衡偏重量时的示功图
典型示功图分析
9、油管漏失时实测示功图
该井产量明显减少、泵效低, 用蹩压的方法证实蹩不起压 力,而套管环空的动液面却 在升高。
此类功图特征:图形面积减小,载荷下降。减少的面积与 正常功图时的面积是平行减少,最大载荷线下降,最小载 荷线不变。
典型示功图分析
10、油井出砂时的实测示功图
能力充足,泵能够完全充满。 ③光杆只承 受抽油杆柱与活塞以上液柱重量
的静载荷,不考虑惯性力。④不考虑砂、蜡、稠油的影响。⑤不考虑油井连喷带 抽。⑥认为进入泵内的流体是不可压缩的,凡尔是瞬时开闭的。在这种条件下绘 制出的示功图是一个平行四边形。
A—驴头下死点位置 B—固定阀打开,游动阀关闭,活塞开始上行程
正常抽油、有振动影响的示功图
典型示功图分析
8.正常抽油、抽油机平衡重没有调整好的实测示功图
抽油机平衡重调整合适,可以运转平稳和节能。油井生产平衡的 地面示功图,其上行曲线与下行曲线呈相同波幅的阻尼曲线,如果平 衡太轻,下冲程较快,下行曲线波幅较大;如果平衡太重,杆柱上行 较快,上行曲线的波幅较大。 该井抽油机平衡偏轻,油井生产正常,泵阀不漏。 该井泵生产正常,泵阀不漏,上行快,抽油机平衡偏重。
抽油机工作原理
电动机将其高速旋转运动传递给减速箱的输入轴,经 中间轴后带动输出轴,输出轴带动曲柄作低速旋转运动.
曲柄通过连杆经横梁拉着游梁后臂(或前臂)摆动(或者 是连杆直接拉着游梁后臂),游粱的前端装有驴头,活塞以 上液柱及抽油杆柱等载荷均通过悬绳器悬挂在驴头上. 驴头随同游梁一 起上下摆动,游梁驴 头便带动活塞作上下 的、垂直的往复运动, 就将油抽出井筒.
抽油机主要部件的作用
(11)支架 支架支撑着游梁全部重量和它所承担的重量,而且是游梁的 可靠支柱。
(12)工作梯及护圈 工作梯是安装游梁、处理 驴头偏斜、给中轴加注黄 油、平时的检查以及上下 游梁等方便工作的扶梯。 护圈叫安全圈,在我们高 空作业时起到安全保护作 用。
抽油泵的工作原理
抽油泵的工作原理
典型示功图分析
典型示功图:某一因素的影响十分明显,其形状代表了该因 素影响下的基本特征的示功图。
1.泵工作正常时的实测示功图
抽油泵工作正常,同时受其它因素影响较小时所测的示功图, 这类功图的共同特点是理论示功图差异不大,均为一近似的平 行四边形。
泵工作正常时的示功图
典型示功图分析
2、泵漏失的实测示功图
典型示功图分析
5. 深井泵受气体影响及供液不足时的实测示功图
深井泵受气体影响与供液不足图十分相似,区别是: 减载线呈现为圆弧线,受气体影响越大,圆弧曲线特征更 明显。
油井供液不足时的示功图
深井泵气体影响的示功图
典型示功图分析
7、正常抽油、有振动影响时的实测示功图
对于抽油杆柱有 明显振动的井 , 要注 意 避 免“共 振 ” 造成 经常断脱。
泵漏失是油井常见的故 障之一。泵漏失包括固定凡 尔漏失、游动凡尔漏失和双 凡尔漏失三种情况。 ①固定凡尔漏失时的示功图 固定凡尔漏失的示功图
固定凡尔漏失包括:固定凡尔与凡尔座配合不严、凡尔球 被砂子刺坏或凡罩内积有砂、蜡等脏物,使凡尔球的起落 失灵等原因造成的漏失。 这类功图的特点是:增载线比卸载线陡,图形的左下 角变圆,右上角变尖,而且漏失越严重,图形的左下角变 得愈圆,右上角变得愈尖。
抽油机主要部件的作用
(5) 平衡块 平衡块装在抽油机游粱尾部或曲柄轴上。它的作用是:当抽油 机上冲程时,平衡块向下运动,帮助克服驴头上的负荷;在下 冲程时,电机使平衡块向上运动,储存能量,在平衡块的作用 下,可以减小抽油机上下冲程的负荷差别。
(6) 悬绳器 是连接光杆和驴头的柔性连接件,还可以供动力仪测示功图用。 (7) 底座 是担负起抽油机全部重量的惟 一基础。下部与水泥混凝土的 基础由螺栓连接成一体。上部 与支架、减速器由螺栓连接成 一体。由型钢焊接而成,是抽 油机机身的基础.
抽油机主要部件的作用
(8)电机 动力的来源,一般采用感 (9)刹车装置 刹车也叫制动器,它是由手柄、刹车轮、刹车片等部件组成。 刹车片与刹车轮接触时发生摩擦而起到制动作用,所以也叫制 动器。 (10) 皮带轮 电动机把旋转的动力传给皮 带,再由皮带传给皮带轮, 由皮带轮带动输入轴,它是 减速器做功的桥梁。
抽油 三通 光杆密 封器 油管头
套管头
地面示功图
示功图概念
表达载荷随位移变化的关系曲线; 表示悬点载荷与位移关系的示功图称为地面示功图 或光杆示功图。 在实际工作中是以实测地面示功图作为分析深井泵 工作状况的主要依据。
理论示功图及其分析
理想条件下绘制出来的:假定①油管无漏失、泵工作正常。②油层供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