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在人体内会依次转化成什么?
[ 标签:酒精, 人体 ] littlefat2008-04-24 16:37
酒精在人体内会依次转化成什么?
酒精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主要在肝脏中进行,少量酒精可在进入人体之后,马上随肺部呼吸或经汗腺排出体外,绝大部分酒精在肝脏中先与乙醇脱氢酶作用,生成乙醛,乙醛对人体有害,但它很快会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转化成乙酸。
乙酸是酒精进入人体后产生的唯一有营养价值的物质,它可以提供人体需要的热量。
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速率是有限度的,如果饮酒过量,酒精就会在体内器官,特别是在肝脏和大脑中积蓄,积蓄至一定程度即出现酒精中毒症状。
如果在短时间内饮用大量酒,初始酒精会像轻度镇静剂一样,使人兴奋、减轻抑郁程度,这是因为酒精压抑了某些大脑中枢的活动,这些中枢在平时对极兴奋行为起抑制作用。
这个阶段不会维持很久,接下来,大部分人会变得安静、忧郁、恍惚、直到不省人事,严重时甚至会因心脏被麻醉或呼吸中枢失去功能而造成窒息死亡。
因为各种饮用酒里都含乙醇,乙醇在体内主要发生如下变化:
2CH3CH2OH =CH3CHO+ 2H2O
乙醇乙醛
2CH3CHO =CH3COOH
乙醛乙酸
上面两个反应中“酶”起了决定性的催化作用,人体内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各种复杂的化学反应,这些反应都是在特殊的蛋白酶的作用下进行的。
人体内含有各种蛋白酶的量因人而异。
有的人体内含各种酶比较多,有人较少。
含酶多的人虽饮了较多的酒,但能顺利地完成上述化学变化,而这些酶含量比较少的人,酒后不能顺利完成上述变化,甚至失去催化作用过多的乙醇和乙醛会刺激神经系统,使人产生一系列反应,也就是酒精中毒。
酒精在人体内的分解代谢具体过程
5[ 标签:酒精, 人体, 过程 ] 孑予.2010-05-01 12:16
酒精进入体内后,10分钟左右即可被吸收,进入血液,60-90分钟达到高峰。
酒精有20%被胃吸收,80%被小肠吸收。
酒精进入血液后,被输送至肝脏。
肝脏
中的乙醇脱氢酶使乙醇转化为乙醛,乙醛被乙醛脱氢酶转化为乙酸。
乙酸再被肝药酶(细胞色素P450)彻底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排泄出体外。
酒精是如何进入身体并最终被人体转化的?
(2009-05-26 13:37:48)
转载▼
标签:
健康
酒,特别是烈性酒,一般通过口腔、食管、胃、肠粘膜等吸收到体内的各种组织器宫中,并于5min即可出现于血液中,待到30—60min时,血液中的酒精浓度就可达到最高点。
其中胃可吸收20%的酒,小肠吸收80%。
一次饮用的酒60%于一小时内吸收,二小时可全部吸收。
酒精大部分在肝内代谢,只有2%~10%由肾、肺排泄,因此一个人呼出气体的酒精浓度远远低于体内实际酒精的浓度。
下面,详细介绍酒精的吸收、代谢过程。
胃是酒精吸收的第一关,影响胃吸收酒精速度有很多因素。
首先胃吸收酒精遵循Fick原理,简单说就是水往低处流的原理,酒精由浓度高的地方不费任何力气转移到浓度低的地方,因此酒的度数越高吸收速度越快。
饮用酒精浓度低于10%以下的酒,由于酒被胃液稀释吸收少,含酒精15%~30%的酒精性饮料吸收速度加快,30%以上可引起胃粘膜出血和糜烂。
不同的酒,吸收速度也不一样。
白酒是发酵酒,酒精以外的成分(糖蛋白、有机酸等)可抑制胃的运动和血流,使酒的吸收延迟。
啤酒是发泡酒,含有CO2气体,刺激胃的运动,促进向小肠的移行,吸收速度加快。
因此,我们在饮酒时引用白水(非茶水)可以降低胃内酒精的浓度,减少酒精的吸收。
同时,我们也不用象往酒里搀水那样偷摸偷摸,完全可以很自然的手边放一杯白水,往胃里搀水。
食物影响酒精的吸收。
胃内的食物就像海绵一样,吸收大量的酒精降低了胃内酒精浓度,使胃与身体间的浓度梯度变小,并且减少了酒精(乙醇)与胃粘膜的接触,同时酒精向小肠转移的速度也减慢,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使酒精吸收延迟。
食物的种类也有很大的影响,与蛋白质、糖、脂肪比例适当的牛奶混合食用,酒精的吸收速度减慢,固体食物比液体食物排泄延迟,故酒精的吸收也缓慢。
因此,在饮酒前吃一些食物尤其植物性食物(原因请看下文)垫底可以减少酒精的伤害。
一些常用药物的药物也影响酒精的吸收和代谢,因此我们在饮酒前一定看看药物说明书或向医生咨询当前所用药物是否受饮酒的影响。
胃的形状影响酒的吸收,这是先天因素我们几乎无法改变,因此看着一些号称能喝的主,我们也只能自谈不如,同时也要庆幸自己不胜酒量,同时处于友谊可以向他们宣传一下过度饮酒的危害。
酒精经过胃进入小肠,由于小肠吸收近80%的酒精,它不像胃那样我们可以施加很多外界因素影响它的吸收速度,因此我们尽量做好减少胃吸收、减慢胃向小肠开闸放酒的速度就好了!
接下来介绍酒精如何在体内转化,最终被清除。
首先,经过消化道粘膜上的乙醇脱氢酶把部分酒精转化为乙醛。
大部分酒精进入肝脏,通过肝脏的乙醇脱氢酶转化为乙醛,然后依靠乙醛脱氢酶和肝内的P450把乙醛氧化为无毒的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
有的人喝点酒就脸红主要是因为体内含有丰富的乙醇脱氢酶能迅速把乙醇氧化为乙醛,乙醛脱氢酶的含量却不多,乙醛就只能先积累在体内靠P450慢慢一点一点氧化排出体外。
乙醛大家都陌生吧?它对人体的危害大家都多少知道点。
那我就不明白了既然大家都知道千方百计地降低屋子里的
乙醛浓度,可是为什么总是“以脸红是保护色”、“脸红的人能喝”为借口千方百计地让酒精代谢障碍的人积累体内的乙醛?说严重了,这可是谋杀啊!江苏省肿瘤研究所历时4年跟踪调查也证明了这一点:喝酒脸红可能是基因变异,长期酗酒患肝癌危险远远高于正常人。
不仅肝癌,食管癌、结肠癌的风险也远高于不脸红的人。
“脸红的人能喝”这个谎言被揭穿。
即使两种酶都很丰富的人,也不值得骄傲。
打个比方,这两个酶就像污水处理厂,即使工厂的处理效率再高,但是也有饱和的程度,一旦他们所有的处理能力被占用,那污水只能从排污渠四溢去侵蚀未被污染的良田。
同理,当摄入酒精超过人体处理能力,势必造成有害物质在体内积存,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酒精肝、高血脂、脂肪肝接踵而来。
同时,还有其他因素对肝脏损害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酒席筵上肯定少不了大鱼大肉,这些高蛋白、高脂肪主要靠肝脏代谢,因此进一步加重了肝脏的负担,也就是加重了对肝脏的损伤。
这就是我前面提醒大家尽量多摄入植物性食物的原因,既可以降低酒精的吸收又可以减轻对肝脏的伤害。
我国是乙肝大国,很多乙肝患者不注意节制,过量饮酒对肝脏的伤害更大。
而且我们肝脏的代偿能力非常强大,很多时候只是在它完全不能工作那一刻才突然告诉我们,那时我们的身体都已经崩溃了,已经无法挽回了!
酒精在人体内的分解代谢主要靠两种酶:一种是乙醇脱氢酶,另一种是乙醛脱氢酶。
乙醇脱氢酶能把酒精分子中的两个氢原子脱掉,使乙醇分解变成乙醛。
而乙醛脱氢酶则能把乙醛中的两个氢原子脱掉,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人体内若是具备这两种酶,就能较快地分解酒精,中枢神经就较少受到酒精的作用,因而即使喝了一定量的酒后,也行若无事。
在人体中,都存在少量乙醇脱氢酶,而且大部分人数量基本是相等的。
但缺少乙醛脱氢酶的人就比较多。
这种乙醛脱氢酶的缺少,使酒精不能被完全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而是以乙醛继续留在体内。
由于很多人缺少乙醛脱氢酶,拥有乙醛脱氢酶的量也是有差别的,所以严格的说酒精的代谢速度是没法用一个准确的速度来描述的。
导致腰部肥胖的原因之一:饮酒
导致腰部肥胖的原因之二:零食和甜品
导致腰部肥胖的原因之三:吃油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