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区域经济学课件1

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区域经济学课件1


区域经济问题:中国特征
中国与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增长“奇迹”
资料来源:上海财经大学长三角城市群经济空间数据中心
图2 长三角地区及全国的经济增长率:以实际生产总值为例
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增长“奇迹” 2009年苏浙沪三地国内生产总值就已达71794亿元人民币, 长三角GDP首次超过1万亿美元;若把长三角看成一个经济 体,2009年其GDP总量排在全球第13位左右;长三角城市 群以不到全国2.2%的国土面积,创造了近21.4%的GDP。
• •
空间误差模型(SEM) 空间滞后模型(SLM)
空间机理模型
• 社会模型
-行为模型(虚拟现实、城市交通流模拟等) -经济学模型(区域可持续发展、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 研究等) …
• 自然模型
-引力模型(人口流动、城市空间发展、旅游规划、交 通流量分布等) -水力学模型(洪水模拟、湖泊演变等) -传热学模型(疾病时空传播等) -系统动力学模型(土地利用、区域经济等) …
区域经济学导论:理论、实践与研究方法 经济学与中国(区域)经济实践
导论的导论Ⅱ :这门课上什么,怎么上?
问题导向,课堂讨论,理论探索,实证研究,数字 分析
两次全课堂讨论+每次1/3课堂讨论+若干次课 外学术讨论(不做要求) 重视现实案例性讨论;学术研究型讨论有单独 seminar
导论的导论Ⅲ:区域经济学课程内容
数据类型与区域经济分析方法 (一)横截面数据 (二)时间序列数据 (三)面板数据 (四)空间数据
(四)空间数据的类型
两个概念:
地理数据:用于描述地理实体、地理要素、 地理现象、地理事件及地理过程产生、存 在和发展的地理位置、区域范围及空间联 系。 属性数据:用于描述地理实体、地理要素、 地理现象、地理事件、地理过程的有关属 性特征。
为什么在这样的地方出现这样的经济现象?
运输成本的重要性 空间的非均质性 边界经济:昆山与宁国?还有三不管地区? 昆山与嘉定:江苏的前沿与上海的外围 城市:能做为一个经济主体存在吗? 为什么会有城市?经济学有解释吗?
区域经济问题:中国特征
长三角地区地域空间的变迁:
徐州市 连云港市 宿迁市 盐城市 淮安市 盐城市 淮安市 扬州市 扬州市 泰州市 泰州市 南通市 南通市 镇江市 镇江市 南京市 常州市 无锡市 常州市 无锡市 苏州市 苏州市 上海市 上海市 湖州市 嘉兴市 湖州市 嘉兴市 舟山市 杭州市 绍兴市 杭州市 绍兴市 宁波市 宁波市 衢州市 金华市 台州市 丽水市 温州市
空间数据探索分析
探索数据的空间模式,对假设的数据模型、 模型基础和数据的地理性进行阐述,并评价 空间模型
• • • •
全局相关性分析 局部相关性分析 空间图形分析 …
空间数据探索分析-公共卫生领域应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空间回归分析
探讨估计值的空间关系:地学对象的空间依赖性和 空间异质性决定了一般回归方法不适应在空间上的 分析
讨论:什么是区域经济学? 首先要回答什么是经济学? 研究“区域经济问题”的学问?
什么是经济学?
有限资源合理配置的学问? 最优化的学问? 生产什么,怎么生产,为谁生产的学问?
理论(假设)与现实进行逼近的学问?
什么是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资源空间优化配置的学问
区域经济学:空间价值最大化的学问
区域经济学:在哪里生产的学问
• (2)生产要素的不完全可分性。由于集中和规 模经济的存在,不可能将生产要素进行彻底的 分割,并将其均衡地分布在所有的地区。必须 考虑到规模经济和聚集的要求,在条件好的地 方,集中布局各类产业。聚集区的形成又带来 人口的增加,从而形成城市,成为地区的经济 中心。 • (3)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所谓产品与 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是指由于距离因素的影 响,产品与服务的移动,必须支付相应的运输 成本,否则就不可能流动。而为了减少距离成 本,产品与服务生产的地方化就十分必要。
经济学家见到这个命题后苦苦思索,回 答说:我们假设这一命题成立……”.
旧三大基石 • 埃德加.胡佛构筑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提出 了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1)生产要素的不 完全流动性。生产要素包含自然资源和社会经 济资源,自然资源的位置确定之后,或者不能 被移动,如土地、森林、矿山、草原等,或者 很难移动,如水资源等。社会经济资源当中最 主要是人力资源、资本和技术,他们的流动虽 然是正常的,但必须付出相应的流动成本。所 以,任何一个地区都具有利用资源优势、发展 区域经济的必要。
属性标识: 同质性标识: 经济特征标识: 行政标识:
(二)区域的特征
区域具有空间性。
区域具有整体性。 区域的等级差异性。 区域具有可变性。
(三)区域的本质 区域的本质是空间,区域是空间的特化。
所谓特化就是地域空间的一部分被赋予特定的资源、环境 与人口特征(王铮,理论经济地理学,2002)。这种特化 使得一个空间范围在地理学性质上区别于另一个空间范围, 不同的空间范围分别都成为不同的地区或区域。可以设想 地球表层是没有差异、处处同质的,这种背景构成了地球 的表层空间。这个空间如果一无所有也就失去了意义和人 类生活的可能性,实际上,地球表层空间总是被环境、资 源和人口所充填,这种充填不是均匀的,其结果就使一个 空间范围区别于另一空间范围,即空间发生了特化,特化 使空间转化为地区,地区的抽象就是区域。
理论(假设)与现实进行逼近的学问? • 一则笑话:“有人提出这样一个命题:凡是奇 数都是质数. • 数学家见到这个命题后去找了一个反例,回答 说:这个命题是没有根据的; • 物理学家见到这个命题后去做实验,回答说: 这个命题有时是正确的,有时是不正确的; • 工程师见到这个命题后就去做试用,回答说: 这个命题有用;
图3 1993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县域经济的发展类型划分
区域经济问题:中国特征 • 县域竞争/扩权强县/撤县并区 • 区域政策有效性/浦东开发/重庆直辖市 • 行政官员流动/政企官员流动
图4 城市的生命
区域经济问题:中国特征
图6:上海GDP占全国比重(1952-2009)
导论的导论Ⅱ:这门课上什么,怎么上?
区域的本质是空间,对空间的准确理解是构建区域经
济学与空间经济学学科体系的前提。
经济学需要“空间”因素吗? 空间:来自经济学与地理学的理解
区域经济学中的空间概念是地理空间与经济空间的统一体。
讨论:空间是要素吗?
(四)区域的类型 均质区域、极化区域和计划区域: 行政区域与自然区域、经济区域:
二、区域经济学的内容
现实中有哪些区域经济问题? 区域经济学有理论吗? 区域经济分析方法
导论:区域、空间与区域经济学
一、区域的概念与本质
二、区域经济学的内容 三、融入与分离:区域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的关系 四、区域经济分析方法
需要回答的问题:
什么是区域? 什么是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研究哪些内容? 区域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地理学的关系?
一、区域的概念与本质
(一)区域的含义
沿海地区、西部地区、浙江省、南京市、欧洲莱茵河地区 沙漠地带、冰原地带 省(区)、市、县 阿拉伯地区
按国别来划分,区域可以分为:一国范围内的区域, 如中国的各省、市、自治区,美国的各地方州;超越 国界由几个国家构成的世界区域,如亚洲、欧洲;第 三个层面是几个国家部分地区共同构成的区域,如大 湄公河次区域,涉及流域内中国、缅甸、老挝、泰 国、柬埔寨和越南的部分地区。
14城市——15城市 ——16城市 (1992) (1997) (2003)
25城市(广义) (2008) 22城市(狭义) (2010)
图1 长三角城市群空间区划图
-10
%
10
20
30
0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浙江 1995 1996 1997 1998 全国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江苏 上海
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胡佛指出,区域经济学或空间经济 学要解决“何事在何地,为何,以及应该如何”的问 题,“何事”涉及到每一个经济活动,“何地”是指 与其它活动有关的区位。传统经济学在试图解释“何 事为何以及应该如何”方面很成功,但是却忽略了 “何地”问题,很少提供任何涉及空间因素的分析。 从空间角度研究经济活动,正是区域经济学区别于其 他经济学学科的根本所在。
表1 长三角城市群经济总量国际比较
地区 长三角 香港 新加坡 台湾 韩国 印度 2008(亿美元) 9583 2152 1819 3729 8600 12153 2009(亿美 元) 10510 2107 1771 3793 8329 11563
聚集经济:内部差距扩大(中心与外围) 连云港市 盐城市 南通市
经济学对“区域”的定义?。。。
现代经济学甚至没有对“区域”的定义(为什么)
区域经济学对“区域”的定义
给区域下一个普遍接受的定义非常困难。由于区 域往往没有严格的范围和边界,地球表层的任何 一部分都可以称为一个区域。(行而上;行而 下) 区域的范围可大可小,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区 域的划分也带有极大的随意性,区域的范围可以 大到省市乃至国家与国家的组合,还可以小到一 个居民点或工厂。
空间统计-机理模型
• • • •
空间相互作用模型(城镇发展、传染病传播、商 业设施布局等) 空间价格模型(房地产价格、物流中心规划等) 山区温度分布模型 …
空间复杂系统模型
• 神经网络
-地震、洪水、降雨预测、遥感影像的对象识别等
• 元胞自动机
-城市演化、交通流模拟等
• 空间模糊数学
-自然灾害评价、污水处理评估、地价评估等
胡佛(1970)曾给出了区域的概念可能最为流行,他 认为,区域是基于描述、分析、管理、计划或制定政策 等目的而作为一个应用性整体加以考虑的一片地区,它 可以按照内部的同质性或功能一体化原则划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