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机与拖动基础教学大纲

电机与拖动基础教学大纲

周口师范学院自动化专业《电机与拖动基础》教学大纲【课程编码】2B050318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学分数】3 【适用专业】自动化【学时数】51学时【编写日期】2012年10月一、教学目标电机与拖动课程是自动化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主干课。

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电机的基本结构,掌握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基本方程式、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电机参数计算及运行,掌握交直流发电机、电动机固有机械特性,及人为机械特性,掌握由交直流电动机构成的拖动系统的起动、调速及制动特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一定的动手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以及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一)第一章:磁路理论讲授课时:2主要内容:1.1磁场的基本物理量:磁通;磁感应强度;磁场强度;磁导率。

1.2物质的磁性能:非磁性物质;磁性物质;磁饱和性;磁滞性;基本磁化曲线。

1.3磁路的基本定律:磁路欧姆定律;交变磁通的磁路欧姆定律;磁路基尔霍夫定律。

1.4铁心线圈电路:漏阻抗;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

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磁场的基本物理量;(2)了解物质在磁性能方面的特点;(3)了解物质在磁性能方面的特点;(4)掌握磁路欧姆定律;(5)了解磁路基尔霍夫定律;(6)了解直流无分支磁路的计算;(7)了解铁心线圈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和功率关系;(8)掌握铁损耗的形成及减少铁损耗的方法。

重点和难点:重点:磁路的基本定律。

难点:磁路的基本定律。

(二)第二章:变压器理论讲授课时:10 实验实践学时:3主要内容:2.1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

2.2 变压器的基本结构:主要部件;额定值。

2.3 变压器的运行分析:等效电路;基本方程式。

2.4 变压器参数测定:空载试验;短路试验。

2.5 变压器的运行特性:外特性;效率特性。

2.6 三相变压器的连接组:连接组的表示法;连接组的判断方法。

2.7三相变压器的并联运行:并联运行的理想状态;理想并联运行的条件。

2.8自耦变压器:感应功率。

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分类及结构;(2)理解单相变压器空载运行、负载运行;(3)掌握变压器的等效电路及相量图以及变压器的参数测定;(4)掌握变压器的运行特性的计算;(5)掌握三相变压器的连接组的确定方法以及变压器的并联运行。

重点和难点:重点:等效电路;基本方程式;相量图;参数测定;连接组别。

难点:参数计算。

(三)第三章:异步电机的基本理论理论讲授课时:7 实验实践学时:3主要内容:3.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旋转磁场;同步转速;转差率。

3.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绕线型异步电动机;笼型异步电动。

3.3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动势平衡方程式:定子电路的电动势平衡方程式;绕组因数。

3.4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磁通势平衡方程式:磁通势平衡方程式;脉振磁通势;旋转磁通势。

3.5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运行分析:等效电路;基本方程式。

3.6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功率与转矩: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功率;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矩。

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2)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运行时的电磁过程;(3)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等效电路及相量图,功率和转矩;(4)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及测取方法;(5)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重点和难点:重点:等效电路;功率与转矩;机械特性。

难点:电磁关系。

(四)第四章:异步电机的电力拖动理论讲授课时:8 实验实践学时:3主要内容:4.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电磁转矩公式;临界转差率;固有特性;人为特性。

4.2 电力拖动系统的稳定运行:负载的机械特性;稳定运行的条件。

4.3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笼型异步电动机直接启动;笼型异步电动机减压启动;绕线型异步电动机转子串联电阻启动。

4.4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静差率;笼型异步电动机的变频调速;笼型异步电动机的变极调速;笼型异步电动机的变压调速;绕线型异步电动机转子串联电阻调速。

4.5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能耗制动;反接制动;回馈制动。

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三相鼠笼电动机的起动、绕线式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2)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各种运行状态:电动与各种制动状态;(3)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各种调速方法及其调速性能指标的比较。

重点和难点:重点:机械特性计算与应用计算。

难点:机械特性计算与应用计算。

(五)第五章:同步电机的基本理论理论讲授课时:6主要内容:5.1 三相同步电机的基本原理:电枢反应;功角。

5.2 三相同步电机的基本结构:励磁方式;主要种类;额定值。

5.3三相同步电动机的运行分析:基本方程式;三相隐极式同步电动机的运行分析;三相凸极式同步电动机的运行分析。

5.4 三相同步电动机的功率和转矩:功率;转矩。

5.5 三相同步电动机的运行特性:隐极式同步电动机的功角特性与矩角特性。

5.6 三相同步电动机功率因数的调节。

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三相同步电动机和三相同步发电机的工作原理;(2)了解三相同步电机的基本结构、励磁方式和种类;(3)掌握三相隐极式同步电动机的基本方程式、相量图;(4)了解三相隐极式同步电动机的等效电路。

重点和难点:重点:对概念的理解。

难点:对概念的理解。

(六)第六章:同步电动机的电力拖动理论讲授课时:2主要内容:6.1 三相同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绝对硬特性。

6.2 三相同步电动机的起动:拖动起动法;异步起动法;变频起动法。

6.3 三相同步电动机的调速:变频调速。

教学目的和要求:(1)理解三相同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2)理解三相同步电动机的起动、调速、制动。

重点和难点:重点:三相同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难点:三相同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七)第七章:直流电机的基本理论理论讲授课时:8 实验实践学时:3主要内容:7.1 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

7.2 直流电机的基本结构:定子;转子;励磁方式;额定值。

7.3 直流电机的电枢反应。

7.4 直流电机的电磁转矩和电动势:电磁转矩;电动势。

7.5直流电动机的运行分析:他励电动机、并励电动机、串励电动机、复励电动机的运行分析。

7.6 直流电动机的功率和转矩。

7.7 直流发电机的功率和转矩。

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直流电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以及直流电机的可逆性;(2)理解直流电机的励磁方式;(3)理解直流电机电枢绕组的构成及特点;(4)掌握电枢电动势和电磁转矩的计算;(5)理解和掌握直流电机的工作特性和机械特性。

重点和难点:重点:电枢电动势;电磁转矩;机械特性。

难点:绕组结构;电枢反应;换向。

(八)第八章:直流电机的电力拖动理论讲授课时:6 实验实践学时:3主要内容:8.1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固有特性;人为特性。

8.2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起动:无级起动;有级起动。

8.3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调速:改变电枢电阻调速;改变电枢电压调速;改变励磁电流调速。

8.4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制动:能耗制动;反接制动;回馈制动。

教学目的和要求:(1)理解他励直流电动机启动方法;(2)掌握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调速方法及调速性能指标;(3)掌握他励直流电动机制动方法及相关计算;(4)理解他励直流电动机各种运行过程的过渡过程分析。

重点和难点:重点:调速方法及计算;制动方法及计算。

难点:过渡过程分析。

(九)第九章:控制电机理论讲授课时:2 实验实践学时:3主要内容:9.1伺服电动机:结构;工作原理。

9.2直流力矩电动机:结构;工作原理。

9.3 步进电机:基本结构;工作原理。

9.4 测速发电机:交直流测速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结构。

重点和难点:重点:几种控制电机的工作原理。

难点:几种控制电机的工作原理。

三、推荐教材与参考书目推荐教材:电机与拖动(第二版).唐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参考书目:1、电机与电力拖动(第二版).邱阿瑞.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年.2、电机及拖动基础(第二版). 顾绳谷.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年.3、电机与拖动基础(第三版).李发海.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4、电机与拖动基础.王秀丽.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5、电机与拖动基础(第二版) .赵君有.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年.6、电机与拖动基础.冯畹芝,陈维治,郭兴朴编著.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6年.7、电机学(上、下册).李发海等.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年.8、电动机控制.黄立培主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四、先修课要求及教学手段与方法建议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课堂教学与试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讲授与多媒体相结合,充分利用动画效果及网络资源,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特别是对电机的复杂结构易于理解。

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提问式等多种方法,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主动性。

实验教学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变压器、交流电机、直流电机等设备的直观认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整个课程可分为绪论、直流电机、直流电力拖动、变压器、交流电动机、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力拖动和电机容量的选择等部分。

这几种电机的基本分析方法是相通的,如稳态特性用电路方程式、等效电路和相量图三种方法分析,但各种电机使用时有所侧重。

在教学中突出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以变压器、异步电机、同步电机和直流电机四种电机为主要内容,抓住每种电机的四个基本要求:基本结构和用途;基本工作原理;基本特性;基本分析方法,并对每种电机进行系统的阐述和全面的分析。

将四种电机的共性和个性,逐一讲解透,对基本问题可不断得以深化,不断加入新的内容,使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

教学手段: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既要熟悉讲课内容,讲授深入浅出,举例典型生动,又要逐步引导学生在掌握基本概念、原理的基础上理解重点和难点,学会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采用以下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1)启发式教学:教师在授课的同时。

注重以实际生活的例子启发学生,使学生们对原理加深印象,不再死记硬背书本,同时,积极组织启发学生参与问题的讨论,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成为教学的主体。

(2)多媒体教学:采用黑板、多媒体课件、影视片相结合的教学手段。

教学课件以教材为蓝本,包括简明、清晰的授课讲义、例题解答、实验、动画仿真等内容,既有课本内容的直接在先,又有很多有助于讲解理论和工程实际的表现手段。

(3)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在教学中,主讲教师结合工程实践,启发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的思维更接近于实际问题,明白书本上的方法能解决的实际问题。

(4)积极推进和教学交互:适时组织课堂问题的讨论,通过讨论,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明确学习的努力方向和目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