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圩新区节能环保产业投资基金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上海东滩投资管理顾问有限公司二零一五年七月目录第一章项目概述 (1)一、项目名称 (1)二、申报单位概况 (1)三、项目提出的背景 (1)(一)《中国制造2025》实施,节能环保产业将进入新一轮增长期 (1)(二)成立基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产业园区的新常态 (1)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2)五、可行性研究结论 (2)第二章项目发展环境及必要性分析 (1)一、发展环境 (1)(一)区域环境 (1)(二)产业环境 (2)(三)行业环境 (3)二、必要性分析 (7)(一)是加快推动徐圩新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需要 (7)(二)是改善徐圩新区投融资环境的需要 (8)(三)是扩大方洋科技业务板块,增强企业实力的需要 (8)第三章项目需求分析 (9)一、节能环保产业对投资基金的需求 (9)(一)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领域 (9)(二)需求分析 (13)二、其它新兴产业对产业投资基金的需求 (13)第四章组织形式 (14)一、投资基金比较 (14)一、基金类型概述 (15)(一)公司制基金 (15)(二)有限合伙制基金 (16)(三)信托制基金 (16)二、基金对比研究 (16)(二)激励机制对比 (17)(三)资金募集对比 (17)(四)资本退出对比 (17)(五)监督机制对比 (18)三、徐圩新区节能环保产业投资基金的组织形式选择 (19)(一)有限合伙人 (21)(二)普通合伙人 (21)(三)基金托管机构 (21)(四)投资顾问委员会 (22)四、资金结构 (22)五、管理费用 (22)六、收益分配 (22)第五章设立方案 (24)一、基金规模 (24)二、募集方式 (24)三、资金来源 (25)(一)政府引导基金 (27)(二)连云港的金融机构 (27)四、最低认缴出资 (27)第六章运作形式 (28)一、投资原则 (28)(一)投资领域 (28)(二)投资区域 (28)(三)投资阶段 (28)(四)投资规模 (28)二、项目储备 (29)三、投资决策 (29)四、投资管理 (30)(一)投资后监管 (30)(二)投资后服务 (30)五、退出方式 (31)(二)企业回购 (32)(三)股权转让 (32)(四)清算 (32)第七章风险分析 (33)一、风险识别 (33)(一)技术风险 (33)(二)市场风险 (33)(三)管理风险 (33)(四)道德风险 (33)(五)财务风险 (34)(六)退出风险 (34)二、风险防范 (34)(一)明确投资方向,强化可行性论证 (34)(二)做足市场调研,投资策略多元化 (34)(三)协助决策管理,监督执行过程 (34)(四)加强内部控制,完善激励机制 (35)(五)重视指标预警,落实应对问责 (35)(六)择机选择退出,拓宽退出渠道 (35)第八章进度安排 (36)一、项目实施的各阶段 (36)(一)项目研究 (36)(二)项目筹备 (36)(三)项目申报 (36)(四)项目设立 (36)二、项目实施进度表 (37)第九章经济社会效益评价 (38)一、经济效益评价 (38)(一)直接经济效益 (38)(二)间接经济效益 (38)二、社会效益评价 (38)(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并带动就业 (38)(二)改善徐圩新区投融资环境 (39)第十章结论 (40)第一章项目概述一、项目名称徐圩新区节能环保产业投资基金二、申报单位概况本项目的申报单位为徐圩新区节能环保科技园开发建设指挥部。
三、项目提出的背景(一)《中国制造2025》实施,节能环保产业将进入新一轮增长期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文件,全面部署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该文件也成为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提出“全面推行绿色制造,由资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的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将绿色制造列为五大重点工程,并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列为十大重点发展领域。
强力的政策推动结合我国巨大的节能环保市场空间,我国的节能环保产业无疑将进入新一轮的快速增长。
节能环保产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且存在大量的科技型初创企业,融资难成为束缚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从金融创新的角度解决节能环保企业的困境成为当前的热门话题,成立产业投资基金,对节能环保企业进行股权投资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
(二)成立基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产业园区的新常态当前我国多数产业园区正在经历转型升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园区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式,在国际产业转移日渐减少、国内投资热情日趋低落的情形下,传统的产业招商模式难以为继,而产业投资模式日渐兴起,如今,成立产业投资基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产业园区的新常态,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节能环保产业投资基金、生物医药产业投资基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投资基金等专业产业投资基金大量出现,如宜兴环保工业园、苏州国家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区均成立了节能环保产业投资基金。
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国务院)➢《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国务院)➢《徐圩新区节能环保产业科技园产业方发展规划》➢《产业投资基金暂行管理办法》(国发委)➢《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促进股权投资企业规范发展的通知》(发改财金[2011]286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国家和地方颁布的其它法规和规定➢委托方提供的其它资料与数据等五、可行性研究结论1、项目发展环境优良。
近年来,徐圩新区生机蓬勃,发展态势迅猛,为节能环保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提供良好的区域环境;节能环保产业是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徐圩新区也将节能环保产业作为五大主导产业之一,规划节能环保科技园、成立开发建设指挥部,拟举全区之力推动产业发展,为节能环保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提供了良好的产业环境;近年来,我国产业投资基金发展迅速且不断规范,市场上已存在多支以节能环保产业为主导方向的产业投资基金,对徐圩新区节能环保产业投资基金的成立具有良好的案例借鉴意义。
2、项目需求充分。
徐圩新区节能环保科技园规划重点发展高端环保装备制造产业、工业节能装备制造产业、节能环保型新材料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四大主导产业,至2030年将引进400~600家节能环保企业,产值达500亿元,节能环保产业以中小企业为主,这将衍生大量的节能环保产业投资基金需求,经测算,2030年,节能环保科技园对产业投资基金的需求将达40亿元。
3、项目组织形式、设立方案合理。
经过分析对比,徐圩新区节能环保产业第二章项目发展环境及必要性分析一、发展环境(一)区域环境徐圩新区位于连云港市城区东南部,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的先导区,是省委、省政府实施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的重要载体,南连长三角,北接渤海湾,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将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按照国务院批复的《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的要求,新区依托陆桥经济带,服务中西部,面向东北亚,提升出海通道功能,完善合作服务体系,加快港产联动发展,建成服务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东中西产业合作示范基地、区域合作体制机制创新试验区,成为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示范区。
徐圩新区规划面积约467平方公里,其中,徐圩港区74平方公里,临港产业区210平方公里,现代高效农业区183平方公里。
按照“生态、低碳、循环、智能”的发展要求,新区主要打造石化、精品钢、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和现代港口物流等5大主导产业,重点规划布局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以炼化一体化大型龙头项目为核心,打造世界级炼化一体化生产基地,发展成为江苏沿海新型工业化基地;徐圩港区规划建设约116个大中型码头泊位,形成4.5亿吨货物吞吐能力,打造以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为宗旨的产业驱动型综合大港。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五年时间的拼搏奋战,徐圩新区已全面拉开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框架,海运、铁路、公路、内河等港产联动发展多式联运体系初步形成;基本完成临港主导产业空间布局,共引进入驻临港重大产业项目15个,总投资1541亿元,包括总投资96亿元的珠江钢管项目、总投资92亿元的镍合金新材料项目、年产150万吨的TPA项目、总投资234亿元的醇基多联产项目等,预计新区2016年实现工业销售500亿元,2017年建成千亿元园区;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具备10万吨级通航条件,已开工建设10个3-10万吨级专业码头泊位,在建码头建成后将形成4000万吨以上的货物吞吐能力,徐圩港区已实现临时开放,为临港重大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预计再过3-5年左右时间的努力,徐圩新区将成为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江苏沿海开发中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
(二)产业环境节能环保产业是徐圩新区规划的五大主导产业之一,为科学、有序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新区规划了节能环保科技园,园区选址于226省道以西、烧香支河以东,西连中西部地区出口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东接精品钢产业园、南临石化产业园,规划占地22平方公里。
当前,园区内已建有资源集中采购中心、工业邻里中心、中小企业园及相当规模的标准厂房,与之相配套的基础设施正在建设当中。
其中,资源集中采购中心建筑面积10万平米;工业邻里中心总建筑面积45万平米,一期7.5万平米,目前,珠江钢管部分员工已经入驻;标准厂房分单、多层建筑,已建成约10万平方米;部分土地的水电气、道路、消防、管廊等基础设施均在建设当中,日处理能力3万吨的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已经建设完成。
图2.1:节能环保科技园选址情况当前,由于园区起步较晚,入驻项目较少,但根据中国环境投资联盟编制的《徐圩新区节能环保产业园产业发展规划》,徐圩新区节能环保产业园总体定位于推进国家中东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及徐圩新区发展的绿色引擎、以国内外先进节能环保技术、新装备的引进、产业化孵化与国际先进环保产业的转移承接为特色的现金节能环保装备制造基地、面向东南亚等地区节能环保市场的节能环保装备出口加工基地、面向徐圩新区工业废弃物资源循环的静脉产业与配套产业基地。
根据统筹规划、整体规划阶段实施、引领与示范、高起点高标准、国际化的规划原则园区重点发展高端环保装备制造产业、工业节能装备制造产业、节能环保型新材料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节能环保服务产业五大主导产业,将产业转移、成果转化、系统集成服务、循环经济服务作为园区的发展动力,并将客商定位于国际/国内大型节能环保制造商、高校/科研院所等科研机构、节能环保系统集成商以及污水/固危废处理/电镀/热处理等静脉产业服务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