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冰心《谈生命》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冰心《谈生命》

《谈生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朗诵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理解文章主旨。

教学重点:
深入体悟、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对文章思想内容的深入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生命是什么,现实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说:“生活太乏味了,没意思。

”等等之类的话,是的,世事的喧嚣、生活节奏的加快,的确让人的神经疲惫,但我们究竟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生活,面对人生呢。

冰心老人告诉我们,冰心告诉我们:“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
今天,让我们来看看冰心是怎样以散文的形式揭示这一人生哲理的。

二、学生朗读课文,具体感受课文内容。

1.(“我不敢说……像什么”)揭示话题。

领起句。

2.(“生命像……不敢信来生”)描写一江春水的全部生命历程。

3.(“生命又像……不敢信来生”)写“一棵小树”的全部生命历程。

4.(“宇宙是……结尾”)总结全文。

三、研习课文内容
(一)、诵读“一江春水”部分,边读边思考:
①一江春水有着怎样的历程?有着怎样的心理品质,情绪状态?
②你从这些描写中联想到人的生命吗?
③这些描写为什么能让你有这种联想?
(二)、速读“一棵小树”部分,思考:
同样,你从对一棵小树的描写中联想到人的生命历程或状态了吗?你属于哪个季节呢?
小结:冰心为什么把生命比作“一江春水”“一棵小树”?
(三)这两个比喻是否重复?可否删去一个?
1.“春水”和“小树”在其生命状态中,各表现了怎样的心理情绪?
2.作者将生命比作“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并充分展开描述,说说两个比喻各有什么侧重?说说这样写的用意。

(四)读第四层。

思考:从这两个比喻冰心悟出了怎样的生命规律和本质?
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在快乐中我们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五)总结: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第一层:揭示话题.文章题目是“谈生命”开篇即起波澜。


下文作好了铺垫。

第二层:描写“一江春水”的全部生命历程.写出了生命里程的丰富多彩。

阐明生命的力量。

第三层:描写“一棵小树”的全部生命历程。

揭示生命的价值。

第四层:总结全文,点明、深化主题。

揭示生命的本质,点明快乐和痛苦是生命之歌的基本规律。

四、拓展、德育渗透:
领悟了作者的人生感悟后, 对你今后人生有哪些启发呢?
在人生旅途上,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

遇到困难和挫折,都是正常的,只要我们不失自信,哪怕只是一小步一小步地坚持前行,也会成功的。

五、作业布置:
本文把生命比做什么?你认为生命还像什么?
板书设计:
谈生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