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美术_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美术_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一、导入通过播放的流动图片引出中国古代工艺,让学生列出工艺美术的种类,并讨论自己所熟知的工艺品类,引出本课的主题。

二、狞厉之美——青铜艺术青铜器铸造最高水平体现在商周时期,本小节通过三个之最来帮助学生了解青铜器的时代特征及象征意义。

1、司母戊鼎商扩充知识:饕餮纹学生思考:在中国古代的青铜器纹饰中饕餮纹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它到底是何种神兽,为什么会受到古代帝王的喜爱呢?2、四羊方尊商3、虢季子白盘西周4、学生分析:长信宫灯西汉教师播放视频,详细了解长信宫灯的科学原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三、蜚声海外的中国丝绸通过丝绸的质地分类:锦、绫、纱、绢、罗、绸、缎让学生说出锦在丝绸中的重要地位,与学生互动列举与锦相关的词语,以此引出锦中之宝。

1、联珠骑士猎狮纹锦唐2、卷草凤纹锦唐四、中华民族童年时代的艺术明珠——彩陶艺术分析了解彩陶艺术的两段重要时期及代表作品1、仰韶文化人面鱼纹盆2、马家窑文化米字纹瓮五、瓦瓯胜金瓯——陶瓷艺术1、教师课件列出陶瓷艺术的发展史2、东汉时期的单色瓷,课件展示其相关图片3、宋朝的五大名窑4、青花瓷学生讨论青花瓷的特点及烧制过程,教师播放视频将精美的青花瓷展现于学生眼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青花瓷是本小节的重点,将视频、图片、学生讨论穿插进行,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元青花作品分析:青花缠枝牡丹纹罐5、明、清时期的代表性瓷器六、君子比德于玉——古代玉器播放图片临沂层山出土的两件玉器:玉斗、玉带钩,从身边的事物出发,激发学生的兴趣。

导入本环节作品分析:1、新石器时代——玉龙商代——玉凤2、白玉雕桐荫仕女七、随堂小测以历届高考中出现的题目为主,在巩固本课知识之余又可以通过高考命题引起学生的重视教师总结学情分析:对于00后高一年级学生而言,大部分学生都表现出了积极向上的学习精神,看到工艺美术品种都眼前一亮,因为新鲜对于“工艺美术”一词只能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得到一点认知,所以,通过各类工艺品的造型、装饰,领会其审美特点及文化内涵成为本课难点,教学过程中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历史图片、视频或音频来丰富教材内容,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时代背景,促进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工艺美术。

效果分析:学生通过预习与本课学习,快速掌握了知识点,知识目标达成度良好。

能够从史料中获得更多地历史信息,自主联系教材内容。

在学习过程中提高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视频和音频资料,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加深了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认识,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陶冶情操,提高艺术素养和对工艺美术的审美感知能力。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讲述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型、发展概况、主要成就及重要的工艺品种。

包括青铜、丝绸、彩陶、陶瓷、玉器等几大类。

第一类:青铜器青铜器铸造最高水平体现在商周时期,本小节通过三最(最大的鼎、最大的尊、最大的盘)来帮助学生了解青铜器的时代特征及象征意义。

第二类:丝绸通过丝绸的质地分类:锦、绫、纱、绢、罗、绸、缎让学生说出锦在丝绸中的重要地位,与学生互动列举与锦相关的词语,以此引出锦中之宝。

第三类:彩陶中华民族童年时代的艺术明珠,分析了解彩陶艺术的两段重要时期及代表作品1、仰韶文化人面鱼纹盆2、马家窑文化米字纹瓮第四类:陶瓷陶瓷的发展史,东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第五类:玉器临沂层山出土的两件玉器:玉斗、玉带钩,从身边的事物出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新石器时代《玉龙》、商代《玉凤》。

总结:通过各类工艺品的造型、装饰,领会其审美特点及文化内涵。

第15课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一、选择题:1.青铜是红铜_与__锡________的合金。

2.长信宫灯出土在河北省____满城___县,它以_青铜鎏金工艺制成。

3.青花以_____钴_____为呈色剂,它的成批出现在_____元代_____代。

4.汉代丝绸最流行的纹样是___云气纹_______纹,而在几何纹中,___双菱纹_______纹最常见。

5.宋代除了五大名窑外,还有一些非常有名的民间窑场,比如北方的耀州窑、和南方的建窑、江西的吉州窑。

6.青花瓷以 __钴____为呈色剂,效果一般为白地____青__ 花。

7、青铜器在物理和化学性能上有硬度高和熔点低的特点。

8、1969年甘肃武威雷台东汉墓出土的马踏飞燕铜塑是一件极为珍贵的青铜工艺品。

9、隋代的陶瓷,在除了传统的青瓷在南北各地继续生产外,唐三彩也烧制成功,这是一项突出的成就10、唐三彩的制品,可分为__ 器皿 _、__ 人物 / 动物 _三类。

11、舞蹈纹彩陶盆是一件马家窑型的彩陶。

12、彩陶的制作方法是用手捏制制的,黑陶的制作方法是轮制制的。

13、宋代五大名窑为定、汝、官、哥、钧。

14、元代时创烧青花、釉里红,到明代时成为全国制瓷中心的是景德镇窑。

15、司母戊鼎是我国目前所知最大的一件青铜器。

16、隋唐时期,陶瓷形成“南青北白”的局面:南指越窑窑;北指刑窑窑。

17、宋瓷中乳浊釉中含铜,青中泛红,犹如天空的晚霞的是钧窑窑。

18、景泰蓝,又名“铜胎掐丝珐琅”,是一种瓷铜结合的独特工艺品。

71、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彩釉陶器器。

因为它经常用黄、绿、褐等色釉,在器皿上构成花朵、斑点或几何纹等各种色彩斑斓的色釉装饰,所以称为三彩19、一种绘有黑色、红色的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棕黄色的陶器称为彩陶。

20、人面鱼纹是半坡型彩陶最具代表性的装饰纹样。

21、元代时创烧青花、釉里红,到明代时成为全国制瓷中心的是景德镇窑。

22、司母戊鼎是我国目前所知最大的一件青铜器。

工业的发达。

二、判断题1.蛋壳陶是黑陶的别称。

( X )2.殷墟妇好墓出土了大批青铜器和漆器。

( X )3.青铜器在西周时代开始出现长篇铭文。

( V )4.窑变指钧釉器物上的黑色斑纹。

( X )5.中国的彩陶主要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

( V )6.商代玉器以器皿居多。

( X )7.汝窑瓷器多带有精美的装饰。

( X )8.汉代丝绸最流行的纹样是信期纹。

( V )9.彩陶是秦汉时期流行的一种烧后再绘花纹的陶器。

( X )10.彩绘陶主要用于陪葬。

( V)11.汉代青铜器常常素面无纹。

(V )12.彩绘是汉代漆器的主要装饰方法。

( V)13.彩绘陶是战国时期较为杰出的一种陶器,其主要用于陪葬。

(X )14.彩陶是秦汉时期流行的一种烧后再绘花纹的陶器。

( V)15.从元代开始,景德镇已经逐渐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确立了瓷都的地位。

( V)16.司母戊鼎是商代晚期作品。

( V)五、简答1、简要回答宋代哥窑(官窑、均窑、定窑、汝窑、龙泉、耀州、磁州窑、建窑、吉州窑)的艺术特点。

它不以装饰为重,耀州窑青瓷胎厚,花纹深刻,纹饰有坡度,具有浑厚、粗放的民间艺术特色。

定窑白瓷,瓷釉层薄,滑腻滋润,釉色白中透着微黄,定窑的刻印装饰纹样在白釉中掩映生辉,别具一格,所烧白釉黑花瓶最有特色,磁州窑瓷器装饰手法多样,有刻画、剔花、剔刻填花、珍珠地、“铁釉画花”等。

建州黑2、以作品为例分析商代晚期青铜器的主要特点。

(42)商代晚期的作品代表有司母戊鼎。

这个时期青铜器的主要特点有:(一)图案纹样以单独适合纹样为主。

司母戊鼎就是以饕餮纹为主。

(二)图案纹样多采用对称的格式。

因为鼎是祭器,兽面的正面对称表现可以更强烈的衬托出它肃穆威严的气氛。

另外,司母戊鼎使用模块制作花纹,用对称的方法,能做到工整和准确。

(三)商代的装饰多采用主地纹结合。

司母戊鼎以饕餮纹作为主纹,以回纹作为底纹。

(四)运用刻花。

3、试述宋瓷的艺术特点(178)(1)突破“南青北白”的局面(2)品类繁多,器型多样。

最受还应的有“梅瓶”、“玉壶春”等(3)釉色优美,以典雅含蓄,高贵朴实,有类玉的效果,以单色瓷为主(除钧窑)。

体现了儒文化所提倡的简洁素雅之美,有明显的民族精神体现。

(4)装饰方法有印花、画花、刻花、剔花、贴花、镂花等,图案以花鸟虫鱼等为主,造型,色彩,纹样追求完整、意境、气韵。

7、青花瓷在哪个朝代广为流传?青花瓷有何特点?元代,元青花的纹饰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

青花虽只用一种色彩,但是由于调料的浓淡,用色的层次,而能呈现出及其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

青花既简朴而又华美,即繁复而又统一,它如同民间蓝印花布一样具有质朴、淳厚、典雅的艺术特色。

为广大人民所喜爱。

课后反思:本课重点是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中具有突出成就的陶瓷工艺的发展概况、基本特点及时代风格进行深入的理解、概括。

难点是结合时代背景及文化内涵对各类工艺品进行欣赏、体会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与我国文化的密切联系。

本课的自我反馈部分,对于很多课外知识学生接触太少。

督促学生按时完成本课测评题目,重点讲解难点和易错点。

课标分析教材分析:《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是高中美术课本中第十五课,在本书中占着非常重要的位子,工艺美术作为一个古老的文明对于我们了解和研究历史都是非常有用的,学好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不仅可以更深刻的了解中国古代文化,还可以增强民族自信心,提升民族自豪感。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型、发展状况、突出成就及重要的工艺品种的基本特征有所了解。

2、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会欣赏工艺美术,对工艺美术有所了解、认识,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的目的。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领会陶瓷、青铜、玉器、漆器等工艺品种独特的审美意蕴及其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认识到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成就卓著,在中国人的物质文化生活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也对丰富世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做出了重要贡献。

最终达到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认识,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陶冶情操,提高艺术素养和对工艺美术的审美感知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别、突出成就,把握其发展概况及时代风貌。

教学难点:通过各类工艺品的造型、装饰,领会其审美特点及文化内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