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081505)(Harbor, Coastal and Offshore Engineering)学科门类:工学(08)一级学科:水利工程(0815)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学科属水利工程一级学科,河海大学坚持“港航并重,海河兼顾”的办学特色,在近六十年的教学和科研实践中,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栋梁之才、完成了一批原创性成果、解决了一批重大工程关键技术问题,获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其中一等奖3项),是我国同类专业中设立最早、培养学生最多的学科之一。
本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拥有“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口海岸综合治理与保护”方向)和“海岸灾害及防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现有教授15人、副教授25人、讲师4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3人、硕士生导师40人。
“十一五”以来承担科研经费达1.8亿元,出版专著、教材25部,获40余项省部级科技奖励,发表学术论文1300 多篇。
本学科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面向水运、水利、海洋等部门和海军部队,主要从事港口、航道、海岸与海洋工程等相关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管理、教学、科研等工作。
一、培养要求本学科专业培养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领城的高层次人才,要求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掌握本学科理论研究和工程技术的前沿动态,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取得系统的研究成果。
二、主要研究方向1、河口海岸及近海工程水动力环境(Hydrodynamics of estuary, coastal and offshoreengineering)2、海岸风暴灾害与防灾减灾(Coastal storm disaster and its mitigation)3、港口航道工程泥沙与疏浚(Sedimentation in harbor and navigation engineering and dredging)4、工程结构物及其与周围介质的相互作用(Engineering structure and its interaction withsurrounding medium)5、水运工程经济、规划与管理(Economy,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of waterway transportationengineering)三、学分要求博士生课程总学分为18个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为12个学分,非学位课程为6学分。
另设教学环节。
四、课程设置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海岸带资源与环境(081522)(Coast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学科门类:工学(08)一级学科:水利工程(0815)海岸带资源与环境学科属水利工程一级学科,是河海大学2005年自主设立的二级博、硕点。
本学科与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物理海洋学以及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等学科交叉渗透,开展海岸带及河口三角洲地区资源与环境方面的专门研究。
本学科拥有“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口海岸综合治理与保护”方向)和“海岸灾害及防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现有教授14人、副教授23人、讲师4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40人。
“十一五”以来承担科研经费2000余万元,其中包括908专项“江苏海岸带与海岛调查”研究和多项省部级的海岸海洋环境研究工作,出版专著、教材6部,发表学术论文400多篇。
本学科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面向各省海洋局、港航局、海岸带资源开发等部门,主要从事相关行业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和管理、教学、科研等工作。
服务于水利水运工程、海岸带资源开发利用以及河口工程和生态工程等的环境保护及管理等领域。
一、培养要求本学科专业培养海岸带含(河口三角洲)资源与环境学科领域的高层次人才,要求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掌握本学科理论研究和工程技术的前沿动态,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取得系统的研究成果。
二、主要研究方向1、海岸带环境动力与灾害(Coastal dynamics and disasters)2、海岸带环境监测与信息技术(Coast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and informationtechnology)3、海岸带资源开发、管理与可持续发展(Coastal resources exploitation, management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4、海岸带工程与景观(Coastal engineering and landscape)5、海岸带生态环境与湿地利用保护(Coast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wetlandutilization protection)三、学分要求博士生课程总学分为18个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为12个学分,非学位课程为6学分。
另设教学环节。
四、课程设置海岸带资源与环境学科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物理海洋学(070701)(Physical Oceanography)学科门类:理学(07)一级学科:海洋科学(0707)物理海洋学学科属海洋科学一级学科,涉及到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海洋环境保护、海洋气象、海洋军事和海洋工程等领域。
主要从事大洋环流、海洋波动、海洋环流和物质输运过程、灾害性海洋过程理论及数值预报、环境海洋动力过程、气候与海平面变化以及海洋调查与监测技术等方面研究。
本学科研究方向以近海动力过程和机制为主,以大洋环流和全球气候与海平面变化为特色,研究课题包括环流、环境和气候变化等诸多方面,突出学科交叉、综合与解决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
近年来学科发展成果丰硕,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1项。
近5年承担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基础研究和国际合作课题与专题20余项。
本学科是江苏省重点学科,拥有物理海洋学博士学位授权点,现有博士生导师5人,教授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11人,近年发表SCI、EI及国家核心刊物论文200余篇。
一、培养要求本学科培养物理海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高层次人才,能从事教学、科学研究或科技开发与管理等工作。
要求具有坚实的数学力学、物理海洋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阅读外文文献、撰写英语论文;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取得系统的研究成果。
二、主要研究方向1、海洋波动(Ocean waves)2、海洋环流、环境及物质输运(Ocean circulation, environment and substance transport)3、灾害性海洋过程(Disastrous ocean process)4、气候与海平面变化(Climate and sea level change)5、工程海洋学(Engineering oceanography)三、学分要求博士生课程总学分为18个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为12个学分,非学位课程为6学分。
另设教学环节。
四、课程设置物理海洋学学科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081505)(Harbor, Coastal and Offshore Engineering)学科门类:工学(08)一级学科:水利工程(0815)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学科属水利工程一级学科,河海大学坚持“港航并重,海河兼顾”的办学特色,在近六十年的教学和科研实践中,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栋梁之才、完成了一批原创性成果、解决了一批重大工程关键技术问题,获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其中一等奖3项),是我国同类专业中设立最早、培养学生最多的学科之一。
本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拥有“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口海岸综合治理与保护”方向)和“海岸灾害及防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现有教授15人、副教授25人、讲师4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3人、硕士生导师40人。
“十一五”以来承担科研经费达1.8亿元,出版专著、教材25部,获40余项省部级科技奖励,发表学术论文1300 多篇。
本学科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面向水运、水利、海洋等部门和海军部队,主要从事港口、航道、海岸与海洋工程等相关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管理、教学、科研等工作。
一、培养要求本学科专业培养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领域的高层次人才,要求具有较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理论研究和工程技术的前沿动态以及具有较强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二、主要研究方向1、河口海岸及近海工程水动力环境(Hydrodynamics of estuary, coastal and offshoreengineering)2、海岸风暴灾害与防灾减灾(Coastal storm disaster and its mitigation)3、港口航道工程泥沙与疏浚(Sedimentation in harbor and navigation engineering and dredging)4、工程结构物及其与周围介质的相互作用(Engineering structure and its interaction withsurrounding medium)5、水运工程经济、规划与管理(Economy,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of waterway transportationengineering)三、学分要求硕士生课程总学分为30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为18学分,非学位课程为9学分,教学环节3学分。
四、课程设置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海岸带资源与环境(081522)(Coast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学科门类:工学(08)一级学科:水利工程(0815)海岸带资源与环境学科属水利工程一级学科,是河海大学2005年自主设立的二级博、硕点。
本学科与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物理海洋学以及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等学科交叉渗透,开展海岸带及河口三角洲地区资源与环境方面的专门研究。
本学科拥有“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口海岸综合治理与保护”方向)和“海岸灾害及防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现有教授14人、副教授23人、讲师4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40人。
“十一五”以来承担科研经费2000余万元,其中包括908专项“江苏海岸带与海岛调查”研究和多项省部级的海岸海洋环境研究工作,出版专著、教材6部,发表学术论文400多篇。
本学科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面向各省海洋局、港航局、海岸带资源开发等部门,主要从事相关行业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和管理、教学、科研等工作。
服务于水利水运工程、海岸带资源开发利用以及河口工程和生态工程等的环境保护及管理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