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晒盐、溶解度的定义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 有哪些?
饱 和 溶 液
①增加溶剂 ②减少溶质 ③升高温度(大多数)
①增加溶质 ②蒸发溶剂 ③降低温度(大多数)
不 饱 和 溶 液
回顾提升
判断下列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
1、在试管中没有未溶解的固体物质的溶液不一定 2、蒸发水或改变温度下,析出溶质后的溶液 一定是 3、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质不再继续溶 解的溶液 一定是
煎炼海卤
开辟盐田
海水“晒盐”
盐场: 河北的长芦盐场
山东的莱州湾盐场
江苏盐场
辽东湾盐区
二、溶解度
1、溶解性: ①定义: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 内因: 溶质本身的性质 ②影响因素: 溶剂 外因:
温度
物质溶解性能力的大小常用溶解度来表示
二、溶解度
2、溶解度: 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 溶剂(通常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 时所能溶解的质量,常用S表示。
2、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g。在此温度 下,50g水中加入了20g食盐,充分溶解后所 形成溶液的质量为( C ) A、70g C、68g B、60g D、136g
3、现有60℃的硝酸钾溶液500g,保持温度不 变,蒸发掉10g水,则溶液中一定保持不变的 是( ) D A、溶质的质量 C、溶剂的质量 B、溶液的质量 D、硝酸钾的溶解度
食盐晶体
☆晶体: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
食盐晶体
硫酸铜晶体
硝酸钾晶体
明矾晶体
结晶
固体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以晶
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叫做结晶。
蒸发结晶 结晶的途径之一
海水
蒸发水分
食盐饱和溶液
继续蒸发
析出晶体
哪些自然条件有利于海水中 的食盐蒸发结晶?
阳光充足
风力大
雨量少
湿度低等
2000年前的汉代井盐场图
一、海水“晒盐”的过程 物理变化
“盐田法”(“太阳能蒸发法”)
风吹日晒
海水
蒸发池
结晶池
粗盐
继续日晒
母液(苦卤)
提取
多种化工原料
如何从食盐饱和溶液中得到食 盐固体呢? 实验仪器:
结晶皿
实验过程:
取一滴管食盐饱和溶液 ,滴在结晶皿中。
把结晶皿放在垫有石棉网 的三脚架上,加热。
实验现象: 有白色固体析出
4、计算:已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30g,求该温度下150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 质的质量。 34.6g 5、将50g20℃时的饱和硝酸钾溶液蒸干得 到12g硝酸钾晶体(不含结晶水),求该温度 下硝酸钾的溶解度。
31.6g
在20℃时,氯化钠在水里的溶解度是36 g的 含义是什么? (1)在20℃时,氯化钠在100 g水里达到饱和状态 时所溶解的质量是36g 。
(2)在20℃时,在100 g水里最多溶解氯化钠的质 量36g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
(1)20℃时,100g水中溶解了23g食盐,则食盐在 20℃时溶解度为23g. 不正确 没有指明溶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 (2)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NaCl为36.5g,则 NaCl的溶解度为36.5 不正确 没有指明溶解度的单位; (3)20℃时,100g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23g,则该 溶质的溶解度为23g. 不正确 100g不是溶剂的质量; (4)100g水中最多溶解36.5g NaCl,则NaCl的溶解 度为36.5g. 不正确 没有指明温度;
二、溶解度
溶解度: 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 溶剂(通常为水)里达到饱和状 态时所能溶解的质量。 外界条件:一定温度
溶解度 四要素
溶剂的质量:100g 溶液的状态:达到饱和状态 溶解度单位:g
1、下列关于海水晒盐原理的分析 ,你认 为正确的是 ( C ) A.利用阳光照射使海水升温得到食盐 B.利用海风降温析出食盐 C.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 D.利用阳光分解海水得到食盐
第二节
海水“晒盐”
1.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
2.理解“饱和溶液”“溶解度”“结晶”等
概念
3.掌握有关物质溶解度的计算方法
1、通过预习,你学到了什么?
2、你还有什么没有解决的疑惑吗?
回顾提升
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 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就是该溶质的 饱和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