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毛概》第一章第三节 ppt课件
《毛概》第一章第三节 ppt课件
邓 小 平 的 南 方 讲 话
第四阶段
确立指导地位
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大把 “邓小平理论”作为一个科学概念首 次提出,并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 想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写 进了中国共产党的章程。1999年又载 入宪法。
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1、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 飞跃的理论成果。它同样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哲 学思想,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 方法论,这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围绕“什么 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 基本的理论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 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 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 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 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历史和现实根据:
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 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
4、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
确立主题
从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 中全会到1982年9月中国共产党的第十 二大,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 个转折时期,在这个时期,形成了邓 小平理论的主题——“建设有中国特 色的社会主义。”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此外,还包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 明建设、统一战线、军队和国防建设、社 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祖国完全统一、党 的建设等理论。
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复习提问:
1、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括哪些主要 内容? ? 3、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包括哪三个方面?
4、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是什么?
第三节
视频
邓小平1904年8月22 日,生于四川省广安 县协兴乡牌坊村,取 名邓先圣。
1997年2月19日, 在北京逝世,享年 93岁。
❖1、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规律的科学认识。 ❖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3、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 持的指导思想。
1.3课后作业:
1、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P24-25(4大理论)
2、如何理解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 指导意义?P26(3点)
第三阶段
形成科学体系
从1987年到1992年这五年,是中国共产 党和中国政府经受严峻考验的五年。中国在 国际风云的变幻中不仅站稳了脚跟,而且取 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绩。邓小平理论也在 这个时期形成了自己的科学体系。1992年邓 小平的南方讲话和同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 四次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 形成。
2、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 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 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 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 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且 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 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 形成发展起来。
3、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 条件 (1)时代背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Hale Waihona Puke 第二阶段形成轮廓从1982年9月中国共产党的十二大到1987 年中国共产党十三大召开,是中国进行全面 改革、扩大开放、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全面发 展的阶段。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 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 题,邓小平进行了深层次的理论思考。结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要求,提出了“建 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概念。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邓小平理论的科学含义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 重大理论成果。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 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 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 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 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