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一节地势和地形第1教时(总第7教时)教学内容:地势呈阶梯状分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我国地势的基本特点;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阶梯分界线的名称;地势对我国河流,气候,交通的影响。
能力目标:掌握阅读并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各类地形图的技能。
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使用地形图提取有用的地理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和总结。
教学难点:使用地形图提取有用的地理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和总结。
教学方法: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教学媒体:PPT课件课时安排:第一课时(三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过渡引入:复习上一章所学习的有关中国的人口、民族等知识,进行过渡:我们中国人生活在怎样的一个自然环境之中呢?这样的新课引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也把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交代。
2.设问引入:根据这节课所要学习的有关地势和地形的知识,向学生提问:你知道中国有哪些地形区吗?还可以进一步引导:你知道哪些高原、平原、山脉、盆地、丘陵的名称?这样的引入可以使学生很快进入教学情景,同时也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学习“地势呈阶梯状分布”1.带领学生读分层设色中国地形图,明确不同颜色所代表的不同海拔高度,根据颜色的分布总结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代表到讲台上指图说明中国地势的特征;其它同学补充说明或提出不同的看法。
教师点拨小结:地势西高东低。
2、请学生根据图2-1地形剖面图上讲台画出我国地形西高东低的实际形状。
根据学生所画,讲解我国地势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的特点。
3、请用分层设色地形图说明(颜色的突变)。
沿北纬32°线三级阶梯的名称;沿线自西向东经过的地形区名称;我国地势的基本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3、学生活动:请同学们阅读图2.2,在课本23页的图2.3上填写出三级阶梯分界线的名称。
学生活动:读图填图;代表到讲台上指图说出三级阶梯分界山脉的名称。
4、分三个小组阅读图2.2“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图2.4“我国地形分布大势”。
(要求:三个小组各代表一个阶梯,分别分析三级阶梯的地形特征,如每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类型、地形区名称、特点、位置、平均海拨等)5、教师归纳表格6、学生活动:分小组讨论,完成活动题2、3、4。
第1小组任务:我国大陆地势西高东低,面向海洋,对气候有什么影响?第2小组任务: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对河流流向可能产生什么影响?找一找古诗词中描述河流流向的句子。
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时,落差会有什么变化?有什么利用价值?第3小组任务:地势对东西部之间交通往来可能产生什么影响?(教师深入各小组讨论,听取小组成员的叙述,及时引导点拨)学生活动:各小组推选发言人交流讨论结果,小组成员补充、各小组交叉补充。
师:教师对各组任务的完成情况作出评价。
地势对气候的影响: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较为丰富的降水。
地势对河流的影响:地势西高东低使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流入海。
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时,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适合建设大型水电站。
地势对东西交通的影响: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联系;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三、教师小结本课内容: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1)、我国地势的基本特点;(2)、地势对气候的影响;(3)、地势对河流的影响;(4)、地势对东西部间交通的影响。
更重要的是同学们已经能够从地形图中获取这些知识,并能初步分析地势对气候、河流等自然要素和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
四、布置作业完成填充图册一1、2、3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目标1、青藏地区农牧业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高寒环境对农牧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2、根据青藏高原农牧业的特点,培养学生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和掌握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能力。
3、通过对青藏高原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的讲述,使学生了解青藏高原是我国一个重要的资源宝库,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开发边疆,建设边疆的雄心壮志。
教学重点1、青藏高原的自然景观“高”和“寒”是本区的主要自然待征,是引起地理环境各要素变化的主导因素、抓住了“高”和“寒”对地理各要素的影响,也就抓住了各自然景观形成的根本原因。
2、“高原农牧业”,青藏高原独有的农牧业生产特点是受其气候影响而气候又是受其地形地势的影响,对于这个问题要层层分析,使学生掌握形成高原农牧业的根本原因在哪里。
教学难点“高”“寒”环境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设计首先我们来欣赏《青藏高原》这首歌曲。
(播放录音)聆听了来自青藏高原动听的声音,目睹了青藏高原迷人的景色,你们想进一步了解该区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吗?那么哪位同学先来谈谈你所了解的青藏高原有什么独特的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
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青藏地区》。
(学生)学生活动。
(教师)说的很棒。
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本区在中国的位置。
(一)位置和范围1、青藏地区的位置(出示中国区域示意图)从图上我们能看出本区位于中国的什么位置吗?(学生)西南部。
1、青藏地区的范围(教师)很好。
我们重点来看看本区被哪些高山所环抱,以及本区所包含的省区(出示青藏高原地形图和问题)青藏地区是个地广人稀的地区。
(二)世界屋脊(学生活动)阅读“中国地形图”估计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平均海拔。
(课件展示)青藏地区的地形特征(提问)1、青藏地区地形最大的特点是什么?(高)2、本区有哪些主要山脉?3、本地区河湖有什么特点?(世界河源,多咸水湖)4、本区内都有哪些重要的河流?(简要讲解)本地区境内有长江、黄河及其支流湟水、雅鲁藏布江和青海湖。
(设问)为什么青藏地区能成为许多大河的发源地?(冰川纵横,固体水库)(三)高寒气候(承转)海拔高是本地区地形最突出特征,这种地形条件对当地的气候产生了极大影响。
(课件展示)不同高度的气温差异(学生活动)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
6℃,请大家计算两地的气温差。
(学生计算并回答)(课件展示)青藏地区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气温差异(设问)可见,青藏地区气候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寒冷)(课件展示)高寒气候(四)高原农牧业(承转)海拔高,气候寒是本区最突出的特征,那么在这种自然条件下本区的农业生产有什么特点呢?(设问)青藏高原能否发展种植业?有哪些有利条件?哪些不利条件?(学生讨论)(简要总结)有利条件:日照强,温差大。
不利条件:降水少,气温低(设问)青藏高原适于种植哪些作物?(课件展示)高原种植业(设问)观察青藏地区地形图,农作物应该种植在哪些地方?(课件展示)青藏地区主要农业区(承转)青藏地区适于发展种植业的地方不多,其它的地方适于发展什么样的农业?(课件展示)高寒牧区(设问)青藏地区分布最广的三大畜种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这些畜种有哪些特点与高寒环境相适应?课堂小结青藏地区在高寒的自然环境下产生了许多独有的特点,但这些特点又是相互关联的。
青藏高原世界巅,雪山冰川大河源。
高原湖泊如棋布,湖边草肥湖水咸。
日照强、温差大,高原之上干且寒。
农业区在“三谷地”,小麦青稞最盛产。
牦牛号称“高原舟”,负重能越云中山。
板书设计:布置作业:课后反思:工业习题一、选择题(共20小题)读我国某工业基地示意图,完成1~3题。
1.该工业基地是()A.辽中南工业基地B.京津唐工业基地C.沪宁杭工业基地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答案:A知识点:我国工业区分布及其特点解析: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工业基地位于辽宁省的中南部,因此是辽中南工业基地。
点评:本题考查辽中南工业基地的地理位置,通过正确读取图中信息不难作答。
2.结合上图说明辽中南地区发展重工业的有利条件是()①煤、铁、石油资源丰富②人口稀少,农产品丰富③交通运输便利④工业发展较晚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B知识点:我国工业区分布及其特点解析: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辽中南地区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陆上铁路线稠密,濒临渤海和黄海,因而海陆交通便利,加上这里工业基础好,这些都是该工业基地发展重工业的有利条件。
点评:本题考查辽中南工业基地发展的有利条件,通过读取图中信息不难作答。
3.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该地区适合发展的主要工业部门是()①钢铁工业②机械制造业③海洋渔业④造船业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B知识点:我国工业区分布及其特点解析:分析:资源是发展工业的重要条件。
读图可知,该地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且濒临海洋,适合发展钢铁工业、机械制造业和造船业。
海洋渔业不属于工业部门,属于农业部门。
点评:本题考查了工业部门与自然资源的关系。
正确读图是解题的关键,此外也考查了工业和农业部门的归属。
试题标签: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工业读下图,完成4~5题。
4.关于四大工业基地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A是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B.B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C.C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D.D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答案:C知识点:我国工业区分布及其特点解析:分析:读图可知,A是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B是京津唐工业基地,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型工业基地;C是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综合型工业基地;D是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轻工业基地。
点评:本小题考查了四大工业基地的分布及特点,通过读图和平时的知识积累比较容易作答。
5.图中B工业基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有悠久的农耕历史B.河网密布,有十分便利的交通条件C.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D.资源丰富,工业接近原料、燃料产区答案:D知识点:我国工业区分布及其特点解析:分析: B工业基地是京津唐工业基地,其区域内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工业的发展。
点评:本小题考查了京津唐工业基地形成的有利条件,通过平时的知识积累比较容易作答。
读我国主要工业基地分布图,完成6~7题。
6.我国四大工业基地按纬度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辽中南、长江三角洲、京津唐、珠江三角洲B.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辽中南C.辽中南、京津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D.京津唐、辽中南、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答案:C知识点:我国工业区分布及其特点解析:分析:读图可知,纬度由高到低就是自北向南,我国四大工业基地按自北向南顺序排列,依次是辽中南、京津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点评:本题考查了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分布,能准确判读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位置很容易作答。
7.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分布特点是()A.都集中在我国的北方地区B.都集中在广大的内陆地区C.沿海和内陆均衡分布D.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答案:D知识点:我国工业区分布及其特点解析:分析:读图可知,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共同特点是都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交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