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3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技术 沈其聪

第3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技术 沈其聪


第三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技术
第一节 数字信号传输的基本理论
数字基带传输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分析数字基带信号 的频谱特点,以及如何实现待传信号与信道传输特性相 匹配的问题。通过分析数字基带信号波形和频谱,可以 搞清基带信号中有没有直流成分、有没有可供提取同步 信息用的离散频率分量以及信号的带宽等一些基带传输 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因此,在讨论基带传输问题之前, 有必要对数字基带信号的波形与频谱有所了解。
最后,根据关系式x(t)=v(t)+u(t)和上式
可得随机脉冲序列x(t)的双边功率谱为
第三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技术
P(x f) P(u f) P(v f)
fB P(1 P)G(1 f) G(2 f)2
f
2 B
PG(1 0)(1 P)G(2 0)2 (f)
1
2
f
2 B
PG(1 mfB)(1 P)G(2 mfB)(f
mf

B
m
2
f
2 B
PG(1 mf B)(1
P)G(2 mf B)(f
mf

B
m1
第三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技术
P(x f) 2 fB P(1 P)G(1 f) G(2 f)2
f
2 B
PG(1 0)(1
P)G(2 0)2 (f)
2
2
f
2 B
PG(1 mf B)(1 P)G(2 mf B)(f
第三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技术
图3-1 a)单个标准脉冲波形 b)随机脉冲序列某个实现的波形 c)样本的稳态分量波形 d)样本的交变分量波形
第三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技术
(2) 由于随机脉冲序列携带信息,使每个码元间隔 内出现的波形具有不确定性,但是,可以用统计方 法得到某个波形在码元间隔内出现的概率。为了使 分析问题的过程和所得结果比较简单,在这里不妨 假设随机脉冲序列都是平稳的、各态历经性的随机 序列。
(1
不妨设前面提出的x(t)为纯随机二元序列(即某 时刻发的信码与以前所发送的信码无关),由式(33)可知,x(t)可分解为稳态分量v(t)和交变分量u(t)两 个部分。对于其中周期为的确知信号v(t),利用其傅
氏级数展开式的复指数形式以及周期信号功率谱密度 与复振幅的关系,可推得稳态分量v(t)的双边功率谱 密度为
u (t) u n (t) n a(n t)[g(1 t nTB) g(2 t nTB)] n
由于上式中a(n t)为随机序列,故u(t)也是一个
随机序列,其中不含离散频谱分量,只有连续的
频谱,图3-1d仅是u(t)的一个可能的实现或样
本。
第三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技术
2.随机脉冲序列的功率谱
相应的归一化频谱为
G ( f ) / G (0) Sa 2 ( f / 2)
归一化频谱图如图3-2c所示。
第三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技术
图3-2常见脉冲的波形与频谱
第三章 c数)a字三)角矩信脉形号冲脉的冲的的 波基波 形带形 与频与传频 谱输谱 技db))术升余余弦脉弦脉冲的冲波的形波形与频与频谱谱
第三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技术
①矩形脉冲 单个标准矩形脉冲波形如图3-2a左
g(t
)
A,| t | /
0, 其它
2
矩形脉冲g(t)对应的频谱G(f)
G ( f ) A sin( f ) /( f ) A Sa ( f )
第三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技术
G( f ) / G(0) ASa(f ) /( A ) Sa(f )

3-2d
g (t )
A[1
cos(
2t
0,
/ )] /
其它
2,|
t
|
/
2
Acos 2 (t / ),| t | / 2
g(t)
0, 其它
第三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技术
v(t)产生的m离1 散频谱,这一项对位同步信号的提取特别重
要(尤其是fB成分)。
第三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技术
(3
1)单个基本脉冲波形的频谱
在前面的讨论中,没有对表示单个码元的基本脉 冲波形加以限制,实际的基带信号单个码元的波形可 以是矩形脉冲,也可以升余弦形脉冲、三角形脉冲、 钟形脉冲、半余弦形脉冲等。下面列出了几种常见脉 冲信号的表示式和对应的频谱,以供参考(其中均假 设脉冲的幅度为A,宽度为τ)。
求得了v(t),交变分量u(t)就是x(t)中减去v(t)的
u(t) x(t) v(t)
第三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技术
考虑到在任一码元(如第n个码元)间隔内
x(t)可能出现两种波形,一种是以概率P出现波
形g1(t);另一种是以概率(1-P)出现的波形g2(t), 因此,在该码元内交变分量u(t)的一般式可以表
离散谱两部分,现讨论如下:
1)组合项2fB P(1-P) | G1(f)-G2(f)|2是由交变分量u(t) 产生的连续频谱。
2)组合项fB2|PG1(0)+(1-P)G2(0)|2δ(f)是由稳态分
量v(t)产生的直流成分的功率谱密度,该项不一定存在。
2
3)组合项 2 f B 2 PG1(mf B ) (1 P)G2 (mf B ) ( f mf B ) 是由稳态分量
mf

B
m1
第三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技术

(2 鉴于功率谱密度仍是目前分析数字基带信号最
有效的方法,而且在式(3-14)或式(3-15)的推导 过程中未对g1(t)和g2(t)的波形作任何限制,故式(314)和式(3-15)不仅适用于计算符合假设条件的各 种二进制数字基带信号的功率谱,而且可以用来计 算下一章将介绍的二进制数字调制信号的功率谱。 因此,在使用前有必要搞清楚式(3-14)或式(3-15) 中各个符号的意思和各组合项的物理意义。
第三,如果把调制与解调过程看作是广义信道的一 部分,则可以证明,任何一个采用线性调制的载波传输 系统均可等效为基带传输系统来分析。因此,对基带传
第三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技术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 第五节
数字信号传输的基本理论 基带传输的线路码型 部分响应技术 基带传输的抗噪声性能 眼图与时域均衡
第三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技术
为了简化随机脉冲序列x(t)的频谱分析过程, 突出物理概念,可将随机序列x(t)分解为稳态分量 (平均分量)v(t)和交变分量u(t)两个部分,即
x(t) v(t) u(t)
由于“1”和“0”码出现的概率分别为P和(1-
P),因此,x(t)中任一码元间隔内的平均分量为, 所以,式(3-3)中的v(t)表示为
第三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技术
为了得到前面提到的随机冲序列x(t)的数学表
达式,假设“1”码和“0”码出现的概率分别为P和
(1-P),且“1”码和“0”码的出现是统计独立的, 于是随机脉序列x(t)
其中
x (t) xn (t) n
xn
(t )
g
2
g1(t nTB),出现概率为P (t nTB ),出现概率为(1 P)
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分析方法和主要应用。
第三章
数字信号的传输分基带传输和载波(频带)传输两种 方式。通常,我们将直接来自数字通信终端的、含有直流 和低频频率分量的未经调制的电脉冲信号称为数字基带信 号。数字基带信号可以直接传送,称为数字信号的基带传 输;当数字基带信号对载波进行数字调制,将信号频谱搬 移到较高的频带上再传输,则称为数字信号的载波传输或 频带传输。
它的归一化频谱为
G( f ) / G(0) cos( f ) /(1 4 f 2 2 )
其中,G(0)=2 Aτ/π,归一化频谱图如图3-2b右 图所示。
第三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技术

3-2c
g (t )
A(1
2
| t | / ),|
0, 其它
t
|
/
2
G( f ) A sin2 ( f / 2) /[2( f / 2)2 ] A Sa2 ( f / 2) / 2
数字通信原理
(电子教案) 制作:沈其聪 梁春艳
机械工业出版社
电子教案内容简介
本电子教案与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数字通 信原理》教材配套使用,教案系统地介绍了数字通 信的特点、原理、应用及性能分析的基本方法,内 容包括数字通信系统概述、信源编码技术、数字基 带传输技术、数字调制与解调技术、数字信号的最 佳接收、同步技术、信道编码技术等。各章节在内 容的安排和叙述上,根据数字通信的发展和实际教 学的需要,力求做到物理概念清晰,理论推导简明, 体系结构完整;重点介绍了数字通信主要技术的基
其中,Sa(t)=sin t/t为抽样函数,G(0)=Aτ,
对应的归一化频谱如图3-2a

3-2b
g (t )
Acos(t / ), t
0, 其它
2
第三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技术
g(t)
Acos(t / ), t
0, 其它
2
g(t)对应的频谱为
G( f ) 2A cos(f ) /[ (1 4 f 2 2 )]
v(t) [Pg(1 t nTB)(1 P)g(2 t nTB)]
n
第三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技术
v(t)的波形如图3-1c所示,可以看出v(t)是 一个确知的、以为周期的周期信号,通过对v(t) 的频谱分析,就可以知道x(t)中有没有直流成分
和可供提取同步信号的离散分量(特别是基波分 量)。
2
P(v f) fB[PG(1 mfB)(1 P)G(2 mfB)] (f mfB)
m
第三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技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