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应用文消息名词解释

应用文消息名词解释

应用文消息名词解释应用文消息名词解释新理论,给人耳目一新,有新的感受和启发。

5、充分:充分的事实,充足的理由,有很强的说服力。

什么叫公文语体?公文语体有什么特点?答:公文语体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人民群众之间相互处理事务的一种应用性语体。

公文语体的特点:1、准确性:准确反映客观事务,便于操作、执行。

2、简洁性:简明、干练。

3、规格性:常用一些固定的规格语。

公文的成文日期如何确定?答:1、一般公文的成文日期以机关领导人的签发日期为准;2、会议文件以会议通过的日期为准;3、规约性公文以依法批准的日期为准;4、普发性、公布性文件以公布、印发日期为准;5、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的领导人签发日期为准。

对公文主题有什么要求?答:1、主题要正确:公文主题要符合客观实际,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符合党的方针、政策。

2、主题要鲜明:公文主题要表达得明白、清楚、确切。

3、主题要集中:一篇公文只表达一个主要意图、一个基本观点。

通报具有哪些特征?答:1、通报具有典型性。

通报要求用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典型情况来交流经验、学习先进、告诫错误、传达情况。

2、通报具有时效性。

通报的人物、事件、情况都必须及时、快速。

3、通报具有教育性。

通报对下级收文机关,主要起提倡、奖励、告诫、教育和提醒启示作用。

对通报事项有一定的分析议论,以讲清道理,引导下级学习先进,防止错误,了解情况,做好工作。

调查报告中的观点和结论应当正确、客观,这“正确”、“客观”的含义是什么?答:1、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办法。

马克思主义给我们提供了观察、分析事物的科学方法,防止认识上的主观性、片面性、表面性。

2、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这是调查研究中必须遵循的。

3、符合客观实际。

调查研究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把客观实际中的真实情况反映出来,不夸大、不缩小,恰如其分,使已有的认识得到充实、完善,为新的认识提供依据。

计划的主体部分应有哪些内容?答:1、目标和任务;2、措施和办法;3、步骤和安排。

公文生效标志有哪些?答:1、制发机关(法定作者);2、机关印章或领导人签署;3、成文日期(生效日期)。

总结有什么特点?答:1、明显的回顾性;2、内容的全面性;3、表达的论说性。

请示与报告有什么区别?答:1、性质不同:请示是请求性、期复性公文;报告是陈述性、汇报性公文。

2、写作时间不同:请示必须是事前;报告则是事情告一段落或结束后的汇报。

3、处理方式不同:请示是双向性公文,下级有请示,上级必须有批复;报告是单向性公文,上级不必回复。

合同的主体部分包括:标的、数量和质量、价款或者酬金、履行的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简述简报的格式。

报头:简报名称、期数、编发机关、日期、保密提示等。

报核:目录、按语、报道。

报尾:报、送、发单位。

会议记录与会议纪要的区别:会议纪要是在会议记录的基础上整理加工而成的。

性质上:会议纪要是法定行政公文;会议记录属于记载性的文字资料。

内容上:会议纪要是会议内容的要点;会议记录是会议发言的原始记录,基本做到有言必录。

形式上:会议纪要标识由‘XX会议纪要’组成,不带‘文件’字样,“不加盖公章”;会议记录没统一格式,单位自定。

总结与述职报告的的异同。

同:都是自述性的文种,写作范围都是确定的。

异:内容侧重点不同,引起的效果不同。

协议和合同的区别:内容详略上:协议比较原则化,较少写履行协议的具体细节;合同的内容必须详细、明确、具体。

内容侧重点上:协议主要是表达当事人各方就某些要点和原则达成的一致意见;合同主要是表达当事人就相互权利和义务达成的一致意见。

使用范围上:合同更多用在经济领域。

协议的使用比较广泛如经济领域、科技领域、文化教育领域等。

法律效力看:都具有法律效力,但当协议和合同在一个合营项目中同时使用时,协议的法律效力不及合同的法律效力。

篇二:应用文写作名词解释名词解释应用文:答应用文是机关单位、社会团体和人民群众,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办理公务以及个人事务而使用的具有特定形式或惯用格式的文字。

文书:是所有文件资料的总称。

包括公务文书和私人文书。

公务文书是指机关公务活动中形成的一切文字资料。

私人文书即个人或群体在处理私人事务活动中形成的一切有用价值的文字资料等。

文件:是指公务文书中格式完备、现行效用很强的、比较重要的文字材料。

包括版头文件和无版头文件。

应用写作:是运用文字、图、表、数字、符号等表述信息的行为过程。

代言作者:是指以代替别人撰写的撰稿人的身份从事写作活动的人。

群体作者:是指两个以上的写作者形成一个群体,从事某一“特殊需要”的写作活动。

法定作者:即写作形式上的主体是那些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权力和义务关系的单位和个人。

文本:是对使用多种语言文字的同篇文书的区分。

应用文的文本:是指用某种语言写成的一篇完整的应用文。

审核:主要是对文稿的审查。

审核包括部门领导或职能部门业务审核和发文机关办公厅审核两个环节,后者是文稿审核的主体。

签发:是机关负责人从法律上对文稿的最后认定。

公文文稿一经签发,从文字表达的过程来讲就基本完成,签发是公文物化过程的最后手续。

复核:是发文机关办公厅在文稿正式印制前对文稿的再次审核。

文种:是指对具体的公文按其性质和用途的不同要求划分为若干种,并为每种公文规定固定的名称,即文种的名称简称文种。

行文规则:行文规则是指行文时必须遵守的规矩、制度。

批转:是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公文批复、转发的一种特有的文书处理形式。

转发:是对上级机关、平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单位文书的处理形式。

印发:是机关单位对本单位文书的办理形式,是一种对内发文的特定形式。

公文格式:指的是公文外在的表现形式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在文本中的各自位置,包括公文的用纸、留白等。

命令:属于行政公文;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

命令的分类:命令常用的可分为颁布性命令、事项性命令、任免性命令、嘉奖命令、批准或授衔的授予令等五类。

决议:决议属于党的公文,适用于经会议讨论通过的重要决策事项。

决议的分类:指挥类决议和批准类决议。

决定:是领导机关用来对某些重大行动、重要事项作出安排、规范和决策,奖惩有关单位及个人,变更或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的一种具有领导性和规定性的公文。

决定的分类:知照性决定;指挥性决定;奖惩性决定;事项性决定。

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

通知的分类:分为会议通知;工作通知;批转类通知;印发类通知和发布性通知五类。

工作通知可分为部署性通知、周知性通知、任免通知;批转类通知分为批转、转发通知。

意见: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意见可分为:建议性意见;直发性意见;呈转性意见。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0 21 22 23 24 25 公告:公告是国家机关、执法部门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的一种具有告知性的公文。

26 公告的分类:分为:1,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公告;2,专门事项公告;3,法定事项公告4,裁判公告 27 通告:是行政机关、司法部门、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向一部分范围内的公众公布应当周知的情况、应当注意的问题、应当遵守的事项时所使用的一种知照性公文。

28 通告的分类:可分为,法规性通告;事项性通告两种。

29 公报:公报是一种广泛告知性的文书,是党政机关用来向国内外宣布重大事项、重要决定和各种综合性统计事项的一种知照性公文。

30 公报的分类:1,决定性公报;2,事项性公报;3,统计性公报 31 纪要:国际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在会议记录、会议文件及其他有关会议资料的基础上整理而制发的一种用来记录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传达会议精神,要求收文单位遵守、执行、周知的公文,称为会议纪要。

32 纪要的分类:一是日常办公会议纪要;二是专题性或专业性会议纪要;又分为1,决议性会议纪要,2,情况性会议纪要,3,消息性会议纪要。

33 请示:请示是下级机关单位向上级机关单位请求批示、批准的上行公文。

34 请示的分类:求复性请示和求转性请示。

35 报告: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和问题、答复上级机关询问的陈述性上行公文。

36 报告的分类:按照报告的写作范围分有综合性报告和专题性报告,按照报告的时间分有年度、季度、月度报告和不定期报告;按报告的内容分有工作报告、情况报告、报送物件的报告和回复报告。

37 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交审议事项。

38 批复:是上级机关用来回复、处理下级机关请求原则和请求事项的一种具有答复和批示篇三:应用文的名词解释名词解释公文材料:形成公文主体和表达主体所依据的事实现象、统计数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及政府领导人的言论,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条令、法规等。

主题词:用以揭示公文基本内容并经过规范化处理的名词术语。

抄送机关:次要受文机关,对所收的公文不需承担主办或答复责任,而只需了解公文内容的机关。

定稿:经机关领导人审核并批准发出的稿本。

定稿是印制公文的标准依据。

公文作者:即公文的法定作者,指制发公文对该公文负全部责任的依法成立的机关。

签署:签发公文的机关领导人在公文正本的落款处签注姓名(或代以签公章)核稿:机关办公部门或负责拟稿的职能部门领导人对公文文稿的审核把关。

会议纪要: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的会议文件。

文章主题:文章的基本内容所表达的基本观点和主张。

合同:平等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义务关系的文书。

法律文书:参与法律活动的主体为实施法律或维护其法律规定的权利,依法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文书。

规则: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对一定范围内的某项工作、某种活动做出规范性要求的文书调查报告:通过对问题、情况、事件的调查,将获得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揭示本质或找出规律而写成的书面报告。

违约责任:合同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而不符合约定时,应承担补救措施、赔偿另一方损失等责任。

简答题对公文主题有什么要求?答:1、正确:公文主题要符合客观实际,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符合党的方针政策。

2、鲜明:公文主题要表达得明白、清楚、确切。

3、集中:一篇公文只表达一个主要意图、一个基本观点。

通知和通报的主要区别有哪些?答:1、通报重在“报”,是报道和传播消息;通知重在“知”,是知之而后行,要贯彻执行。

2、收文单位的办理情况不同:通知的收文单位是“共同执行”,通报的收文单位可区别不同类型的通报不同对待。

3、通知事项是发文单位根据自身需要下达,通报事项来源于下属单位,经上级了解、掌握后整理制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