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城市道路的组成:车行道、人行道、平侧石、附属设施车行道:一般每条机动车道宽度在3.5~3.75m之间,每条非机动车道宽度在2~2.5m左右。
人行道:一般宽度在4~5m。
为了保证行人交通的安全,人行道与车行道应有所分隔,一般高出车行道15~17cm 左右平侧石:是路面排水设施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又起着保护道路面层结构边缘部分的作用,平时的平面宽度属车行道范围附属设施:交通基础设施,排水设施,交通隔离设施,绿化,地面上杆线与地下管网,交通安全设施,其他2道路的分为: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乡村道路3公路按其重要性和使用性质又可划分为:国道、省道、县道及专用公路4公路按其交通量划分:高速公路一级、高速公路二级、高速公路三级、高速公路四级5特大城市----人口在100万以上,大城市-----人口在50~100万冲等城市----人口在20~50万小城市----人口在20万以下6通车能力和交通量:一条道路上的车辆通行能力,以一条车道为单位来计算。
理论上计算一个车道的通行能力,是假定车辆保证一定车速,车辆与车辆之间最小的安全距离,一辆随着一辆连续行驶,在这样的情况下,每小时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即是一个车道的理论通行能力。
交通量一般是以车辆/小时(人/小时)或辆/日(人/日)表示。
一日中某一小时通过最大的车辆数或行人数,则称为高峰小时的车流量或人流量。
7道路宽度的确定:⑴机动车道宽度的确定:机动车每条车道的宽度,一般应为 3.5~4m为宜;大中城市新建的主干路,宜采用八车道(双向),次干道则采用六车道(双向);小城市的主干路可采用六车道(双向),次干道采用四车道为宜。
四车道采用15-16m六车道23—24m,八车道30-32m。
⑵韭机动车道宽度的确定:非机动车每条车道宽度一般为 2.0-2.5m自行车为1.0m,三轮车、板车为精选文档2~2.5m。
非机动车道的基本宽度可采用3.5m (或4m), 5.5m或6.0m), 7.5m或8.0m).⑶人行道宽度的确定:大中城市在主次干路上一般不少于6m,小城市也不宜少于4m。
⑷分车带宽度与长度:分车带最小宽度不宜小于1.0m,绿化分车带最小宽度不宜小于1.5m。
如果在分车带上考虑设置公共交通车辆停车站台时,其宽度不宜小于2.0m,分段长度越长越好,最短不少于80m,以利行车安全。
8道路横断面:沿着道路宽度方向,垂直于道路中心线所作的剖面。
其基本形式有: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和四幅路9路基横断面的基本形式:填方路基(路堤:高于原路面的填方)、挖方路基(路堑:低于原路面的挖方)和半填半挖路基10纵断面的比例尺一般采用:水平方向:1:1000~1:500竖直方向:1:100~1:5011城市道路的交叉可以分为:平面交叉口、立体交叉口。
常见的平面交叉口形式有:十字形、X字形、T字形、丫字形、错位交叉和复合交叉立体交叉的主要组成部分:跨路桥、匝道、外环和内环、入口和出口、加速车道、减速车道、引道等。
交叉口分类:根据立体交叉结构物形式不同分为:隧道式和跨路桥两种。
根据相交道路上行驶的车辆是否能互相转换,立体交叉又可分为:分离式和互通式。
互通式立体交叉按其互通程度可分为:部分互通式、完全互通式。
部分互通是指不是每个方向都完全互通,至少保留一个或一个以上平面交叉。
完全互通保证相交道路上每个方向的车辆都不受其它车辆的干扰12路面要求:具有充分的强度、刚度、耐久性、稳定性和平整度,并保证足够的表面粗糙度,少尘或无尘。
13路基要求:具有足够的密实度、强度和稳定性,从而能为路面的强度和平整度有力可靠的支撑14路基主要取决于它的强度和稳定性以及水温稳定性。
15路基土分类:巨粒土:漂石土、卵石土粗粒土:粒类土、沙类土细粒土:粉质土、粘质土、有机质土特殊土:黄土、膨胀土、红粘土、冻土、盐渍土土作为路基建筑材料,砂性土最优,粘性土次之,粉性土属不良材料,最容易引起路基病害16.路面结构层:面层:①足够的强度和刚度②足够的稳定性③足够的耐久性④足够的抗滑性⑤足够的表面平整度⑥尽可能低的扬尘性;基层;垫层:它的功能是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态,以保证面层和基层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不受土基水温状况变化所造成不良影响。
另一方面的功能是将基层传下的车辆荷载应力加以扩散,以减小土基产生的应力和变形。
同时也能阻止路基土挤入基层中,影响基层结构的性能;连接层:在面层和基层之间设置的层次17.路面等级划分:高级路面适用的公路等级:高速、一级、二级;次高级路面适用的公路等级:二级、三级;中级路面适用的公路等级:三级、四级;低级路面适用的公路等级:四级18.路面基层:①级配碎石基层:以大小不同的碎石等材料,按一定的比例配合,逐级填充空隙,并借黏土结合而成。
级配路面的结构形式可采用单层或双层。
面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得小于5cm,直接铺在砂层上的厚底不应小于12cm。
当超过12cm时,应分两层施工,下层厚度为总厚度的60%,上层为厚度的40%。
②工业废渣基层:属于半刚性基层,是沥青路面基层的一种良好形式。
主要有煤渣、水碎渣、高炉渣、粉煤灰等。
通常把各种炉渣与石灰下脚料掺合使用称为“二渣”,如在其中加碎砾石则称为“三渣”,如果再在二渣和三渣中掺和黏性土、粉性土,则称为二渣土、三渣土③水泥稳定砂砾碎石基层:水泥应选用终凝时间较长的,宜在6h以上。
经济水泥掺用剂量一般为5%左右,最佳含水量6%左右水一般选用饮用水。
19.混凝土路面能承受每昼夜3000辆以上的交通量,使用寿命一般可达15--20年。
20.水泥混凝土路面包括素混凝土路面,钢筋混凝土路面,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和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等。
①素混凝土路面指混凝土板除接缝区和局部范围外,不配置钢筋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②钢筋混凝土路面是指为防止可能产生的裂缝缝隙张开,板内配置的纵横向钢筋或者钢筋网的水泥混凝土路面③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是指沿纵向配置连续的钢筋,除了再与其他路面交接处或邻近构造物处设置胀缝以及是施工需要设置施工缝外,不设横向缩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21.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优缺点:优点:强度高,稳定性好,耐久性好,养护费用少,有利于夜间行车等。
缺点:水泥和水的需要量大,有接缝,开放交通较迟,修复困难,施工前准备工作较多。
22.水泥混凝土材料:一般取水泥强度等级为混凝土强度等级的 1.5--2.0 倍。
砂是混凝土中的细骨料,有天然砂和人工砂两种。
混凝土中的砂,要求颗粒具有锐角、表面粗糙、清洁、有较合理的级配、有害杂质含量少,通常采用河砂。
碎石是混凝土中的粗骨料,常用的有碎石和卵石两种.在拌合、养护水泥混凝土时,通常使用引用的自来水和洁净的天然水。
在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不得用海水拌合23.道路红线规定道路的用地界线,用双点长画线表示。
一般垂直方向的比例按水平方向比例放大10 倍,这样图上的图线坡度比实际坡度要大,看上去较为明显。
直线与曲线:表示该路段的平面曲线,通常画出道路中心线示意图:如“ ”表示右偏转的平曲线,“ ”表示左偏转的平曲线,并注明平曲线几何要素。
24.沥青混泥土面层至少两层,有一层是密级配沥青混凝土,防止雨水下渗。
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厚度一般为18~25cm.25.桥梁一般由桥跨、桥墩和基础组成。
梁桥的基本组成部分:主梁、桥面、桥墩、桥台、基础、锥形护坡。
拱桥的基本组成部分:拱顶、拱轴线、拱圈、、拱脚、拱上结构、桥墩、桥台、锥形护坡、基础。
桥跨结构(也称上部结构):是主要的承重结构,也是承受自重、行人和车辆等的荷载的主要构件. 桥墩、桥台(统称下部结构):是支撑桥跨结构并将恒载和车辆活荷载传至地基的构筑物。
桥墩的作用是支承桥跨结构;而桥台除了起支承桥跨结构的作用外,还要与路堤衔接,并防止路堤滑塌。
墩台基础:使桥上全部荷载传至地基底部奠基的结构部分。
26.与桥梁设计有关的主要名称和尺寸有:计算跨径L:梁桥为桥跨结构两支承点之间的距离•拱桥为两拱脚截面形心点间的水平距离,即拱轴线两端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净跨径L o :一般为设计洪水位时相邻两个桥墩(台)的净距离。
通常为梁桥支承处内边缘之间的净距离,拱桥两拱脚截面最低点间的水平距离也称为净跨径。
标准跨径Lb:梁桥为相邻桥墩中线之间的距离,或桥墩中线至桥台台背前缘之间的距离,对于拱桥则是指净跨径。
桥梁全长Lp:简称全长,是桥梁两端两个桥台两侧墙或八字墙后端点之间的距离.对无桥台的桥梁为桥面系行车道的全长.多孔跨径总长Ld:梁桥为多孔标准净跨径的总和,拱桥为两岸桥台内拱脚截面最低点(起拱线)间的距离,其他形式桥梁为桥面系车道长度。
桥梁高度H:行车道顶面纸低水位间的垂直距离,或行车道顶面至桥下路线的路面顶面的垂直距离。
桥梁的建筑高度h:行车道顶面至上部结构最低边缘的垂直距离。
桥下净空H o :上部结构最低边缘至设计洪水位或计算通航水位之间的垂直距离。
对于跨线桥,则为上部结构最低点至桥下线路路面顶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净矢高f o :拱桥拱顶截面最下缘至最低点连线的垂直距离。
计算失高f:拱桥拱顶截面形心至相邻两拱脚截面形心边线的垂直距离。
矢跨比(f/L ):计算失高f与计算跨径L之比,也称矢拱度。
而净矢高f o与净跨径L o之比则称为净矢跨比或净矢拱度,是反映拱桥受力特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27桥梁的分类:梁式桥、刚架桥、拱桥、吊桥。
梁式桥:简支桥、简支梁桥、悬臂梁桥、T形悬臂梁桥和连续梁桥。
连续梁桥属于超静定结构。
外观特征:跨及多跨,由两个固定支座和多个可动支座组成。
悬臂梁桥属于静定结构外观特征:多跨,由两个固定支座与对个可动支座组成拱桥:是在竖向力的作用下具有水平推力,主要承重结构是拱圈或拱肋。
分为上承式、下承式刚架桥:主要承重结构是梁或板和立柱或竖墙整体结合在一起的钢架结构吊桥:悬索桥:主要由主缆、索塔、索夹、吊索、主索鞍、加劲梁、锚钉组成。
斜拉桥:主要由塔柱、拉锁、梁组成28.按桥梁的全长和跨径的不同将桥梁分为特大桥、大桥、中桥、小桥、涵洞单孔跨径(标准跨径):特大桥:Lb>150m,大桥:40m W Lb w 150m,中桥:20m< Lb<40m ,小桥:5m< Lb<20m , 涵洞:Lb<5m 多孔跨径总长:特大桥:L>1000m,大桥:100< L<1000m ,中桥:30m<L<100m,小桥:8m< L w 30m29.简支板桥:整体式结构、装配式结构①整体式结构:是指上部结构在桥位上整体现浇而成。
特点:整体性好,刚度大,但应需现场浇筑,施工速度慢。
跨度一般为4~8m②装配式板桥:是利用运输起重设备,将预置的独立设备运到桥位现场进行起吊、安装、连接而成。
特点:工期短、节约模板,降低劳动强度,适用于中小跨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