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月经不调是怎么回事月经不调也称月经失调,是妇科常见病。
表现为月经周期或出血量的异常,或是月经前、经期时的腹痛及全身症状。
病因可能是器质性病变或是功能失常。
一、月经失调的原因有哪些?1、压力正值生育年龄的女性,如长期处于压力下,会抑制下丘脑垂体的功能,使卵巢不再分泌女性荷尔蒙及不排卵,月经就会开始紊乱。
同样,长期的心理压抑、生闷气或情绪不佳,也会影响到月经, 2、大“补”补品大都具有激素作用,滥用会破坏人体内的正常激素平衡,导致月经失调。
3、电磁波各种家用电器和电子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均会产生不同的电磁波,于人体会对女性的内分泌和生殖机能产生坏影响,导致内分泌紊乱,月经失调。
4、快餐便秘可能会引起女性月经紊乱。
直肠内大便过度充盈后,子宫颈会被向前推移,子宫体则向后倾斜。
如果长时间反复发生子宫后倾,阔韧带内的静脉就会受压而不畅通,子宫壁会发生充血,并失去弹性。
若子宫长久保持在后倾位置,就会发生腰痛、月经紊乱。
5、滥用药滥用或经常大量使用抗生素,对女性而言可致月经失调、不排卵、闭经,这可能是药物抑制和伤害了人自身的抵抗力,导致了机体功能障碍。
6、蹦迪噪声会导致女性机能紊乱,对月经和生育能力均有不良影响。
7、吸烟烟草中的尼古丁能降低性激素的分泌量,从而干扰与月经有关的生理过程,引起月经不调。
每天吸烟1包以上女性,月经不调者是不吸烟女性的3倍。
8、贪靓女性经期受寒,会使盆腔内的血管收缩,导致卵巢功能紊乱,可引起月经量过少,甚至闭经。
9、减肥脂肪是女性成熟的重要条件,是女性月经和生育的能量来源,如果身体脂肪总量少于体重的17%以上,就会影响性器官的发育和月经的来临。
研究还表明,女性进食脂肪过少,天长日久就会使体内雌激素分泌减少,反过来可能引起月经的推迟甚至闭经。
经期这些食品要忌口。
二、月经不调的表现方式有哪些?1、月经先期或/和月经过多常由血热,热扰冲任,或气虚不能统摄血液,或肾虚冲任不固所致。
属于血热者,又应区分实热、虚热。
常见证型有:(1)阳盛血热型月经不调。
证见月经先期,月经量多,色鲜红或紫红,伴有面赤,烦躁易怒,口渴,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宜清热凉血,方用清经散、丹栀逍遥散等。
(2)阴虚血热型月经不调。
证见月经先期,月经量不多,甚至减少,色鲜红质稠,伴有面潮红,手足心热,盗汗,心烦失眠,口干,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治宜滋阴清热凉血,方用两地汤、清化饮等。
(3)气虚不摄型月经不调。
证见月经先期,月经量多色淡,质清稀,伴有心悸气短,神疲乏力,面色苍白,食欲不振,舌淡苔薄,脉细弱无力。
治宜补气摄血,方用归脾汤、补中益气汤等。
(4)肾虚不固型月经不调。
证见月经先期,月经量或多或少,色暗淡,质稀薄,伴有腰脊酸痛,腿脚无力,舌淡,脉细弱。
治宜补肾固冲,方用龟鹿补冲汤等。
2、月经后期或/和月经过少,常由久病失血或产后耗伤精血,或脾虚营血虚少;或先天不足、多产房劳耗伤肾精,肾虚冲任未充;或月经过食生冷或感受寒冷,血为寒凝;精神抑郁,情志不畅,气滞血郁等引起。
常见证型有:(1)血虚型月经不调。
证见月经后期,量少色淡,质清稀,伴有眩晕,失眠,心悸,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舌淡,脉弱无力。
治宜补血益气,方用人参营养汤、归芍异功散等。
(2)肾虚型月经不调。
证见月经初潮较迟,经期延后,量少,色正常或暗淡,质薄,伴有腰酸背痛,舌正常或偏淡,脉沉。
治宜补肾养血,方用左归丸等。
(3)血寒型月经不调。
证见月经后期,量少色暗,有块,或色淡质稀,伴有小腹冷痛,喜温喜按,得热则减,或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稀薄,舌淡,苔薄白,脉沉紧或沉迟无力。
治宜温经散寒调经,方用温经汤、大营煎等。
(4)气郁型月经不调。
证见月经后期,量少色暗有块,排出不畅,伴有少腹胀痛,乳胀胁痛,精神抑郁,舌正常或稍暗,脉弦涩。
治宜行气活血,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味乌药汤等。
三、中医是怎么治月经不调的呢1.清肝调经汤处方:勾藤12克,炒山栀9克,炒丹皮10克,赤白芍各12克,焦山楂10克,五灵脂10克,炒蒲黄6克(包煎),炒川续断12克,茯苓10克,炒柴胡5克,益母草15克。
功效:本方有清肝解郁、化淤调经的作用。
主要治疗月经提前、经量过多、经前乳房胀痛、经期血块多等病证。
本方须在行经期服用。
本方是由丹栀逍遥散合加味失笑散组成。
丹栀逍遥散是滑肝解郁的名方,为治疗月经提前的主方。
加味失笑散是化淤止血名方,为治疗月经过多的主方。
两方合用,稍作加减,故能治疗月经提前、经量过多等病证。
其中加入川续断,有一定深意,川续断有补肾助阳、活血调经的作用;月经提前,经量过多者,多与肾虚有关,故加入川续断补肾调经。
2.益肾通经汤处方:柏子仁10克,丹参、熟地各12克,川续断15克,泽芝叶、川牛膝、炒当归、赤白芍各10克,茺蔚子、生茜草各15克,炙鳖甲9克,红花6克。
本方有补肾宁心、活血通经的作用。
主要治疗闭经、月经延迟、月经量少等病证。
本方是由柏子仁丸合泽芝叶汤所组成。
全方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意义。
第一,宁心安神,即安定心神,方中所用柏子仁、丹参或可加入合欢皮,安定心神,使心气下降,子宫开放,排出月经。
第二,补肾养血,提高肾阴阳,以使血海盈满,从而奠定月经来潮的物质水平。
第三,通畅子宫气血,引经血以下行,促月经来潮。
本方不仅有调经的作用,而且通过补肾宁心,提高阴精的水平,有助于卵子的发育。
由于辅以活血调经,促动阴阳的转化,排子,所以还有促排卵的作用。
3.清肝调经汤处方:勾藤12克,炒山栀9克,炒丹皮10克,赤白芍各12克,焦山楂10克,五灵脂10克,炒蒲黄6克(包煎),炒川续断12克,茯苓10克,炒柴胡5克,益母草15克。
功效:本方有清肝解郁、化淤调经的作用。
主要治疗月经提前、经量过多、经前乳房胀痛、经期血块多等病证。
本方须在行经期服用。
本方是由丹栀逍遥散合加味失笑散组成。
丹栀逍遥散是滑肝解郁的名方,为治疗月经提前的主方。
加味失笑散是化淤止血名方,为治疗月经过多的主方。
两方合用,稍作加减,故能治疗月经提前、经量过多等病证。
其中加入川续断,有一定深意,川续断有补肾助阳、活血调经的作用;月经提前,经量过多者,多与肾虚有关,故加入川续断补肾调经。
4.益肾通经汤处方:柏子仁10克,丹参、熟地各12克,川续断15克,泽芝叶、川牛膝、炒当归、赤白芍各10克,茺蔚子、生茜草各15克,炙鳖甲9克,红花6克。
本方有补肾宁心、活血通经的作用。
主要治疗闭经、月经延迟、月经量少等病证。
本方是由柏子仁丸合泽芝叶汤所组成。
全方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意义。
第一,宁心安神,即安定心神,方中所用柏子仁、丹参或可加入合欢皮,安定心神,使心气下降,子宫开放,排出月经。
第二,补肾养血,提高肾阴阳,以使血海盈满,从而奠定月经来潮的物质水平。
第三,通畅子宫气血,引经血以下行,促月经来潮。
本方不仅有调经的作用,而且通过补肾宁心,提高阴精的水平,有助于卵子的发育。
由于辅以活血调经,促动阴阳的转化,排出卵子,所以还有促排卵的作用。
5.生化蜜膏组成:当归、益母草各30克,川芎、桃仁、甘草丹皮各10克,炮姜5克,白蜜50毫升。
制法:前七味加水5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渣,加白蜜收膏。
用法:每服30毫升,日服3次。
作用:活血化瘀,温经调经。
适用于瘀血停滞所致月经过少,色紫黑,有血块,小腹胀痛拒按,舌正常或紫黯,或有瘀点,脉细弦涩。
6.月经过多气虚者中医辨证月经过多有虚实之分。
虚考多为气虚不足,气不摄血;实者或因血热,迫血妄行,或因血瘀,血不归经。
气虚者司用黄芪15克、党参15克、白术15克、升麻6克、白芍12克、黄精12克、生龙骨15克、生牡蛎15克、续断12克、茜草根12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
血热者可用黄芩9克、黄柏9克、山桅9克、生地12克、白芍12克、乌贼骨12克、茜草根12克、续断12克、炒地榆9克、槐花9克,水煎服。
血瘀者可用当归12克、熟地15克、白芍12克、川芎9克、桃仁12克、红花6克、三七9克、茜草根12克,水煎服。
7.气滞血燎经期延长者月经周期基本正常,但行经时间超过7天以上,甚或两周方净者,称为经期延长。
黄体萎缩不全、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症等疾病可引起经期延长。
中医认为,经期延长可因气滞血燎、血不归经而引起,亦可因阴虚内热、热扰冲任、血海不宁、气虚冲任不固、经血失于制约而导致。
气滞血瘀者,可用当归9克、川芎6克、桃仁9克、红花6克、蒲黄9克、益母草15克、香附12克、炒白芍9克,水煎服。
服虚内热者,可用生地12克、白芍12克、女贞子12克、旱莲草15克、玄参9克、黄柏9克、山萸肉12克、青蒿9克,水煎服。
气虚者,可用党参15克、黄芪15克、白术12克、炙甘草6克、升麻6克、艾叶6克、乌贼骨9克、阿胶15克(烊冲),水煎服。
四、经期的不宜事项有哪些1.不宜贸然拔牙一些女性为了能尽快将病痛的牙齿拔除,对医生隐瞒月经来潮或不听医生劝告,而执意要在月经期间拔牙。
这样做常会导致拔牙后出血不止,且量较多,容易感染,给自己增添不必要的麻烦和痛苦。
因为,女性在月经期间血小板会有较大变化,在月经的第一天常可降低,直到第三、四天方可回升到原来的数目。
另外,月经期间人体子宫内膜可释放出较多的组织激活物质,能把血液中的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为具有抗凝血作用的纤维蛋白溶酶,使人体的出血倾向加大。
所以,在月经期拔牙(或手术)有可能造成出血量较多,易引发伤口感染,不利愈合。
由此可见,如无特殊情况,女性拔牙(或手术)应避开月经期。
女性拔牙(或手术)的最佳时间是:在月经过后5~10天左右(即两次月经之间的一段时间),此时不仅安全,出血少,而且不易感染,其他并发症也少,有利伤口早愈。
2.不宜慷慨高歌你有没有注意到:在月经期间,嗓音会不如平时圆润动听,嗓子容易疲劳。
这是因为经期内分泌系统发生变化造成的。
女性声带是受体内性激素影响的。
在月经期间,女性除了子宫、乳房等生殖器官在激素的影响下起变化外,声带也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声带中的毛细血管充血水肿,声带变脆。
如果不加控制地高声大叫,用声过度,会使原本就容易出血的声带毛细血管破裂出血,从而引起声嘶甚至失音。
长此下去,就会导致声带劳损受伤变厚,于是婉转悦耳的声音也就变得沙哑、低粗了。
据统计,临床上声带出血的病人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其主要原因也就在于此。
为了保护你那甜美动听的歌喉,从月经来潮前两天开始到经期结束为止,请不要高歌或吊嗓,让声带好好休息吧。
3.不宜捶打腰背许多女性在例假前后,往往有腰酸背痛的感觉,她们常常会用手去捶打腰背,酸痛是暂时得到缓解了,但这样做却可能引来更大的麻烦。
原来,例假期间,盆腔充血明显,女性会感到轻微不适,如腰酸、小腿肚或下腹部发胀、乳房胀痛、大小便次数增多、腹泻、便秘等,甚至出现疲倦、嗜睡、面部浮肿等全身症状。
这些都是正常生理现象,经期过后便可自动消失,一般无需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