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
专业金融学
学习中心瑞安学习中心
姓名叶晓乐学号 ************ 指导教师刘冬林
2012 年 10 月 10 日
一、文献综述:
国内外“研究历史”的回顾
(一)国外“研究历史”回顾
汇率变动对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影响的研究是国际经济界的重要课题。
一
般认为汇率变化涉及两个层面:一是汇率水平的波动方向(货币的贬值或升值),二是汇率水平波动幅度(汇率的稳定性)。
从20世纪70年代起,国外学者就开始研究这两个层面的汇率变化对FDI的影响,就每个层面的研究来看,也可以大致分
为正相关、负相关、关系不确定三种结果。
(二)国内“研究历史”回顾
纵观汇率水平、汇率波动影响FDI的理论,可以看出这些理论都是针对发达国家(主要是美国)进行研究的。
国内对此课题进行研究的文献较少,一些学者也对人民币汇率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关系进行了一些探讨,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同时
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阿利伯(Aliber)首次提出汇率同FDI之间存在某种关系。
他认为正是由于不同货币区域和不完全外汇市场的存在,才导致FDI地理分布上的差异。
当汇率变动时,处于硬通货区域的企业将获得有利地位,并且会趋向于向软通货地区进行投资。
Cushman(1985,1988)等人的“相对生产成本效应”理论及Froot和Stein (1991)提出的“相对财富假说”理论则认为货币贬值将会促进FDI的流入。
“相对生产成本效应”理论强调汇率水平变动对东道国生产成本的影响效应,这种理论认为当其它因素相同时,一国货币的贬值将会降低当地相对于外国的生产成本,特别是劳动成本,而这种成本的降低将会提高包括FDI在内资本的回报率,从而能促进FDI的流入。
并且Cushman(1985,1988)进一步认为汇率的这种“相对生产成本效应”取决于跨国公司生产和销售地的结构布局:东道国货币的升值能够降低利用母国进口投入品在东道国生产和销售的跨国公司的相对生产成本;而对产品要销售到母国或第三国的跨国公司而言,东道国货币贬值对它们有利。
虽然这种理论特别适用于早期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FDI,但是它不能解释近年来全球跨国并购和发达国家间双向FDI的蓬勃发展。
Froot和Stein(1991)第一次从理论上清晰地解释了汇率影响FDI的机制,他们建立了一个不完全资本市场模型,提出的“相对财富假说”理论认为:东道国货币贬值能够提高外国投资者相对财富,从而更有利于并购东道国国内的企业,并以此概念解释了上世纪80年代日本跨国公司恃强
势日元大举收购美国企业资产的现象。
但这一建立在资本市场不完全前提下的理论
只能解释汇率变化对跨国并购类FDI的影响,并不适用于新设投资类FDI。
Cushman (1988)还考察了美国与其他五个工业化国家之间双向的FDI流动和汇率变动的关系,发现一国汇率贬值会刺激FDI流入.另外Goldberyklein(1997)Barrel和Pain (1998)等人也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类似的结论。
认为货币贬值将会抑制FDI流入的研究者以Campa(1993,1999)为代表,他认为跨国公司的海外投资决策取决于其未来收益的期望值,一国货币越坚挺,进入该国市场未来收益的期望值就越高,也就会吸引越多的FDI流入,而货币贬值则具有相反的作用。
以Nell S. Gullett 和Bob G. Flggins 为代表的学者则认为汇率水平对FDI的影响不确定。
他们认为过去的经验研究把FDI作为总体来考虑会削弱汇率因素的影响,因此他采取新的分类方法将FDI分成三种类型,同时收集相应的数据研究汇率对美国投向其他国家的FDI的影响。
结果表明,对于不发达国家来说,汇率水平的变化对美国向这些国家权益流出(FDI总体的一部分)的比例产生着显著的正面影响,对收益重新投资的比例(FDI总体的另一部分)则为负面影响。
但是对于发达国家
来说,汇率的变化对三者都没有显著的影响。
(二)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纵观汇率水平、汇率波动影响FDI的理论,可以看出这些理论都是针对发达国家(主要是美国)进行研究的。
国内对此课题进行研究的文献较少,一些学者也对人民币汇率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关系进行了一些探讨,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陈浪南、王瑞馄、林海蒂(1999)对中美日三国汇率变动与FDI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人民币的升值会引起中国FDI流入的减少,并且汇率变动对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明显强于美国和日本。
但是在模型中用到的实际汇率指标仅仅是人民币对美元的双边实际汇率,这不能全面反映中国作为东道国相对于其他经济体的汇率水平。
邢予青(2003)以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为背景分析了汇率和外国直接投资(FDI)之间的关系。
通过使用从1981年到2000年日本在中国9个制造业部门的直接投资的数据研究发现,日元对人民币的双边真实汇率和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日元的升值显著地刺激了日本对外投资的流量,而日元贬值则导致日本FDI外流的减少。
人民币90年代初刻意贬值的策略在加强中国吸引日本FDI 的竞争力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它所使用实证模型得出的最终结果的调整R2仅为0.381,说明模型还有待改进。
张运昌(2003)认为汇率变动是一个可解释国际直接投资流的因素,货币的
贬值或低估有利于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而不利于对外直接投资,货币的升值或高估则会促进对外直接投资而阻碍外来直接投资。
通过分析来论证汇率变动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从而说明人民币汇率在近期内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吸引外来直接投资。
但是他在实证中用到的汇率指标是名义汇率,没有从实际汇率的角度去考虑。
龚秀国(2004)认为人民币贬值的“财富效应”只能影响中外合资FDI和中外合作型FDI,而外商独资型FDI主要受东道国独特的区位优势影响。
作者最后得出结论,随着入世后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的扩大,以追求中国区位优势和内部化优势为目的的外商独资性FDI将迅速增长。
但是他只对二者的关系进行定性的研究,缺乏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
孙霄翀(2006)基于市场导向和成本导向两类外商直接投资,建立了两个汇率影响理论模型,并证明对这两类直接投资,汇率变动会有不同的影响,人民币升值将会促进市场导向型直接投资、抑制成本导向型直接投资。
并对日、美两国对中国直接投资进行实证检验,得到与理论相符的结论。
但是文章在进行实证检验时未进行单位根检验,研究结果存在“伪回归”的可能性。
为更准确的把握人民币汇率变化对FDI的影响,本文从实际有效汇率角度出发考虑人民币汇率变化,分别采用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两种方法,对人民币汇率与FDI 的关系进行分析。
由于采集数据的困难,在人民币汇率的实证检验研究中依然是一个难点。
未来对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研究依赖于数据的可获得性。
同时,要将人民币汇率问题放置
于国际贸易中加以研究,唯有这样才能体现人民币汇率的实质。
二、论文提纲
第一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人民汇率问题概述
第三章人民币汇率对贸易的主要影响
3.1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贸易收支的影响
3.2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贸易结构的影响
3.3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贸易成本的影响
3.4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贸易风险的影响
3.5当前我国人民币升值对贸易顺差的影响
第四章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评价及政策建议
4.1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评价
4.2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建议
4.3人民币升值条件下,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4.4当前我国的人民币汇率所面临的问题
4.5我国进出口贸易应对汇率变动的政策建议
三、参考文献
[1] 厉以宁.中国对外经济与国际收支.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1.
[2] 戴祖祥.我国汇率收支的弹性分析.经济研究, 1997,7:36-42.
[3] 陈平等.进口国汇率波动影响中国出口的实证分析.国际金融研
究,2002,6:56-60.
[4] 陈彪如. 人民币汇率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5] Bahmani-Oskooee, M.Is there a long-run relation between the trade balance and the 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 of LDCs? Economics Letters, 1991,36: 403-407.
[6] Bahmani-Oskoee, M. and Alse, J. Short-Run Versus Long-Run Effects of Devaluation: Error-Correction Modeling and Cointegration. Eastern Economic Journal, 1994, 20(4): 453-46.
[7] 朱真丽.中国贸易收支弹性分析.世界经济,2002,11:43-47.
[8] 高炜宇,谢识予.《高等计量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9] 威廉.H.格林(美).《经济计量分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0] 谢识予,朱弘鑫.《高级计量经济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