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求发展谱写新篇章
岁月如歌,在“两会”胜利召开之际,伴随着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辉煌历程,淮滨县中医院经历了近三十年的艰辛发展历程,从一个濒临倒闭的县中医院发展成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和康复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二级医院。
淮滨县中医院位于北城新区,滨临悠悠淮河水,远望巍峨的大别山,面对东西湖两颗明珠,背依桂花岗行政新区,省道信阜路从门前经过,京九线淮滨站和高速公路近在咫尺。
近年来,淮滨县中医院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支持下,新一届领导班子认真贯彻“两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当前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不断开拓进取,努力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创新服务方式和服务品牌,改善就医环境,更新添置医疗设备,方便病人就医。
全院干部职工在院长丁泽昌的率领下,医院整体呈现一片新的氛围,一个强大的“磁场”在逐步形成,全院职工像“磁沙”一样,紧紧团结在“磁场”周围,凝聚力上升,人人精神饱满,激情高昂。
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稳步上升,连续二个月,业务收入较2011年同期翻三番。
医院各项工作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一、以改革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
1983年2月,淮滨县中医院建院之初,占地面积19.056亩,固定资产十几万元,房屋简陋,缺乏先进的医疗设备和
优秀的技术人才,只能开展简单常见病的诊治,业务水平长期置于停滞状态,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每况愈下;来院就诊病人稀少,门可罗雀,业务收入寥寥无几,正常的基本工资无法保障,截止到2003年底,拖欠全院职工十个月工资至今未发。
医务人员人心涣散,调走和外出务工人员到二十余人,造成科班毕业生不愿意来,医院内部人才留不住,专业技术人才严重不足,青黄不接,医院发展举步维艰,几度陷入濒临倒闭的边缘。
为摆脱困境,改变现状,以高质量医疗技术更好的服务广大群众,2012年县委、县政府英明的决策,采取果断措施,启用、重用淮滨县重量级心脑血管、神经内科专家丁泽昌到县中医院主持工作——当院长。
这是淮滨县卫生事业的一件幸事,也是中医院全体职工的一件幸事。
上任伊始,以丁泽昌为首的新一届领导班子提出,医院只有改革,只有提高医疗质量、提高服务水平、降低收费标准才是医院发展的唯一出路。
医院要想健康持久的生存发展下去,就必须坚持“医护人员围着病人转、行政围着医护人员转、后勤保障围着临床转”的原则。
为了让患者吃上放心药,县中医院长期以来坚持严格的药品质量管理,规范药品购销渠道,注重中药的道地药材、切铡炮制和精工细作,保证了临床疗效的稳定。
药品质量的加工炮制及鉴定,在全市中药大比武中名列前茅。
坚持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改革,医院争取“传、教、带”
的方式结对帮教,组织业务骨干到知名医院学习最新的医疗技术,推动医院整体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采取筑巢引凤的方式,引进了中医和儿科的知名专家,充分发挥“名医效应”。
加大对重点专科建设,扩大学科规模,制定奖励激励制度,鼓励全院职工不断学习,参加继续教育。
对撰写的医学论文及开展的科研成果在国家、省、市区发表和获奖励的,分别给予不同的奖励,是职工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全院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内抓管理,外树形象,医院进行了针对性的改革,使中医院硬是从夹缝中挤出一条生路,迈出了良好发展的第一步。
二、以病人为中心积极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医疗技术是基础,服务质量是关键。
今年来,淮滨县中医院紧紧围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质量为主题,深入开展“爱岗位、献爱心、争创人民满意医院,争当人民健康卫士”的活动。
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使全院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爱心是医疗服务的根本,精湛的技术室为人民服务的基础,人民群众满意是卫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为了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在“5.12”护士节,医院都会组织举办医疗护理技术大比武活动,使医护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得到了提升;改变服务模式,由原来等待服务变为主动服务,医护人员主动与患者交朋友,入院的一声问候,出院的一声祝福,
充分体现出医务人员对患者温馨的服务和真情关怀,把尊重病人、关爱病人、服务病人、维护病人的权益当成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来对待,变成日常够工作中的大事来对待。
为了患者早日康复,医院开设了自饮营养食堂,开辟了绿色通道,对军烈、五保户及其他困难病人减免部分费用。
以病人为中心、视患者如亲人的服务理念在中医院得到了最大的诠释,有效地构建了和谐的医患关系,奏响了医患和谐新篇章。
三、加大投入力度改善病人就医环境
借助国家对贫困县中医院的扶持政策,解决制约医院发展最突出、最急迫的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争取了县级中医院建设(国债)项目180万元,科学规划,超前设计,将上世纪七十年代建造的砖木结构业务危房全部拆除。
为了适应现代化医院建设的需要,进一步改善患者的住院环境和就医条件,医院领导班子在财力异常困难的情况下,想方设法多方筹措资金,筹建了四层框架结构,3640平方米的门诊综合楼。
并对院内路面进行的了硬化、绿化和美化,位于门诊楼中央部位是太极图,太极图的两个部分是用液态的水和固态的植物来表示,分别代表了阴阳两个方面。
阴阳的对立、互根、消长、转化尽包涵于此图中。
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古代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更是中医认识疾病防治疾病的说理工具,是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精髓。
同时,医院对老病区进行粉刷和装修,换掉老式门窗,新安装窗户和保
暖效果。
为改善病人就医条件,医院领导压缩一切开支,给病房配置更新了新式病房、床头柜、输液架及被褥,统一更新了办公桌椅,并在每个病房安装了急救呼叫器,给危重脑血栓病人配备了轮椅,方便病人就医,为病人急救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改善了病区环境,通过真心、细心、爱心的真情服务,赢得了患者的满意,让患者感觉到进院入进家,让病人感到温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促进医院持续健康发展。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的公共需求越来越大,随着县中医院在新一届领导班子带领下,新的业务不断开展,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前来医院就诊的病人会逐步上升,现有的医疗设施和科室远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
2012年,淮滨县中医院会乘借国家加大对县级中医院投资力度这一优惠政策的东风,在县委、县政府和卫生局的大力支持帮助下,积极申报项目建设资金,两座高起点、高标准、现代化的病房楼和医技楼拔地而起。
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全新的淮滨县中医院将会展现在全面人民面前。
以更加精湛的技术,更加优质的服务,更加优美的就诊环境,为了广大人民群众撑起呵护生命的健康绿伞,谱写医院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