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形分析与城市规划讲解

地形分析与城市规划讲解

运用GIS技术可以将地形图中的高 程数据提取出来,高程数据是一个三 位点(x,y,z),确定这个点在空间中的 相对位置。 地面模型建立的常用方法如下:
地形分析的案例
梧州工业园区高程分析
高程分析能够直 观的反映规划区地势 的高低,能大致确定 区内的排水方向及排 水分区,能初步判断 适宜建设区以及能够 初步判断道路的选线 及可设施性。
二类用地:即基本可以建设的用地, 介于一类与三类用地之间;地基 承载力为10~15 吨/平方米, 地形坡度为10%~25%, 地下水位埋深为1~ 1.5 米。
三类用地:即不适于建设的用地, 地基承载力小于10 吨/ 平方米, 泥炭 层或流沙层大于2米;地形坡度大于25%;洪水淹没经常超过1~1.5 米; 有冲沟、滑坡; 占丰产田;地下水位埋深小于1 米。
地形分析的基本方法
借助工具方法需满足的条件
条件
条件: 1、电子地形图(含高程信息,如高程点或等高线有Z值) 2、高程点为数字或者为数字与点创建的属性块 3、湘源高版本(严禁用湘源4.0版本,BUG太多) 4、ARCVIEW(用于3D模型的建立和元素统计图)
地形分析的基本方法
借助工具方法地形分析步骤
地形分析的基本方法
借助工具方法地形分析步骤 高程信息纠错
高程信息纠错 利用湘源控规找最高点功能 可能出现的情况: 如右边的高程分析,不能真实 的反应现状高程 解决方法: 利用湘源查找最高和最低点功 能,如图,找到的高程数据, 很明显附件的高程相差130多 米,现实根本不可能出现这种 情况,找到他将其删掉,利用 此方法继续纠错,直到高程分 析图正常。
运用GIS技术可 以迅速生成高程分析, 包括平面高程分析及 立体高程分析。高程 分析同样也需要构建 不规则三角网。
高程分析
地形分析的案例
梧州工业园区坡度分析
坡度是进行用地评定中非常重要的因素, 确定城市建设用地坡度选择标准,首先应将用 地的坡度进行分级,并按城市建设用地在各类 地形地貌地区中对适 宜坡度予以分类,同时, 还可以依据城市各类建没用地坡度要求加以规 范控制。
地形分析的基本方法
借助工具方法地形分析步骤 ARCVIEW分析
高程数据导入ARCVIEW 利用湘源控规地形分析功能 第一步:三角剖分(TIN生成) 第二步:等高线的生成 第三步:等高线另存为DXF格式 第四步:ARCVIEW导入DXF格式的等高线 第五步:利用等高线创建TIN,即三维三角网 第六步:利用ARCVIEW进行各种分析,包括 地面模型的生成,直方图的生成等
坡度分析
地形分析的案例
梧州工业园区坡度分析
坡度分析图以斜坡坡度为基准, 用不同的 色调表示不同的坡度,如深色调一般代表较大的 坡度,而浅色调则代表较缓的坡度坡度分析图的 价值在于它能为某一地区不同坡度的土地利用方 式提供决策依据。例如,对于居民用地来说,其 分析应按如下步骤进行:0~1%斜坡,太平坦不 利于排水;1% ~5%斜坡,是理想的地形条件, 只需要最小程度的挖方;5% ~1O%斜坡,需要 一定的工程量;10% 一15%斜坡,住宅单元需 呈错层状,并与等高线相平行,以减少挖填土方 量,同时还需建造挡土墙;大于15% 的斜坡, 住宅需采用特殊的建筑方式进行修建,如支撑式 工程。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的地形坡度、 坡向而采取不同的建筑形式,针对坡度较大的地 区,可采取错层、跌落、掉层、吊脚等形式。
步骤
高程信息提取 高程信息纠错
利用湘源控规字转高程功能 利用湘源控规找最高点功能
湘源控规分析 利用湘源控规地形分析功能


ARCVIEW分析 利用ARCVIEW地形分析功能
图纸制作排版 利用PS和CAD排版布局
文字说明编写 对场地进行地形分析的文字说明
地形分析的基本方法
借助工具方法地形分析步骤 高程信息提取
城市规划中地形分析的重要性
地形分析的内容
内容
城市规划中地形分析的重要性
地形分析在城市规划中的意义 意义
我国山地约33%,高原约26%,盆地约19%,平原约12 %,丘陵约10%。习惯所说的山区,包括山地、丘陵和比较 崎岖的高原,约占全国面积的三分之二。
我国山地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69%,山地城镇约占全 国城镇总数的一半。
地形分析的基本方法
借助工具方法地形分析步骤 适宜性分析
分级类别简介
二、分为四类: (一)《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一书中分为以下四类: 一类即:适宜修建的用地; 二类即:需要采取工程措施,条件改善后才能进行修建的用地; 三类即:不宜修建的用地; 四类即:完全或基本上不能用作城市建设的用地。 (二)最新《城乡用地评定标准》 Ⅰ类:不可建设用地; Ⅱ类:不宜建设用地; Ⅲ类:可建设用地; Ⅳ类:适宜建设用地; 三、其它分类: 在调查中还发现国内有些城市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中,采用的城市用地建设适宜性 评定等级分类,类别为: 一类即:有利建设用地; 二类即:可以建设用地; 三类即:不利建设用地。
ARCVIEW功能强大,里面的各种功能我 也还在自学中,目前咱们只需利用它的基本功 能就可以了。
地形分析的基本方法
借助工具方法地形分析步骤 图纸制作排版
图纸制作与排版要点
规划设计中地形分析的图纸有:高程分析图、坡 度分析图、坡向分析图、地面模型图、适宜性分析图 等,一般为了图面内容的丰富将这几张图纸排版到一 张图纸中,称为用地评定图,排版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图框中年限应为现状年限,而不是规划年限 2、不需要风玫瑰,只需要指北针 3、高程分析图、坡度分析图、适宜性分析图中应该 反映出现状道路、现状建筑、现状河流等 4、高程分析图、坡度分析图、适宜性分析图中应附 地形图 5、应该附表和文字说明:一、二、三类用地、以建
地形分析的基本方法
方法介绍 满足条件 重要步骤 注意事项
地形分析的基本方法
地形分析方法介绍
传统方法 借助工具
传统方法:效率低、工作量大、精度低。比如坡度分析 以前常用方格网法、同心圆法,一个县城的坡度分析图大约 要消耗2周时间。
借助工具:效率高、工作量低、精度高。比如一个坡度 分析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只需要几分钟。常用的工具有湘源 控规、ARCGIS(ARCVIEW)、MAPGIS、civil3d等GIS工 具,首推湘源控规和ARCVIEW,容易上手。
地形分析:是对地物和地貌进行分析,用图纸、模型等 表达其三围空间关系和内在因素。
基础地形分析:高程分析、坡度分析、坡向分析。
这三种分析涵盖了地形的三个基础要素:高程、坡度和坡向。其中,坡度定义为水平面与局部地表之间的正 切值,它包含两个成分:斜度——高度变化的最大值比率(常称为坡度);坡向——变化比率最大值的方向。比 较通用的度量方法是:斜度用百分比度量,坡向按从正北方向起算的角度测量。
地形分析与城市规划
培训内容
城市规划中地形分析的重要性 地形分析的基本方法 地形分析案例 地形分析相关资源
城市规划中地形分析的重要性
地形分析的定义 地形分析的内容 对城市规划的意义 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城市规划中地形分析的重要性
地形分析的定义
地形 地形分析 基础地形分析
地形:是地物和地貌的总称。对地表的高低起伏,如山, 丘陵、江河、建筑等地物的表达。
坡度表示了局部地表坡面的倾斜程度,坡 度直接影响着地表物质流动与能量转换的规模 与强度,是制约生产力空间布局的重要因子。 运用GIS技术很容易实现地形坡度的变化,如图 表达了研究区地面坡度的变化和分布情况,根 据地表坡度变化可以采取相应的规划措施。
地面的坡度, 即高程的变化率, 利用GIS 可绘制“坡度分析图”,坡度分析图是表达和 了解某一特殊地形结构的手段。
利用GIS绘制“坡向分析图”,坡向分析图将地面坡 度的朝向用不同的色调表示,可将坡度的朝向分为平坦、 东、西、南、北,或平坦、东、西、南、北、东北、西北、 东南、西南等不同的等级。坡向影响到建筑的通风、采光。 如在炎热地区,住宅适合建在面对主导风向、背对日照的 地方,而寒冷地区则希望背对主导风向,面对日照,这和 坡向密切相关。
地形分析的基本方法
借助工具方法地形分析步骤 适宜性分析
分级类别简介
关于评定用地的等级分类类别,各种资料的分类有以下两种: 一、分为三类: (一)同济大学等合编的《城市规划原理》教科书和《城市规划资料集一》书中分为以下三 类: 一类用地即:可用于建设的用地; 二类用地即:改善条件后才能修建的用地; 三类用地即:不适于修建的用地。 (二)全国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考试指定用书《城市规划原理》一书中分为以下三类: 一类用地即:适于修建用地; 二类用地即:基本上可以修建的用地; 三类用地即:不适于修建的用地。 (三)城市规划知识小丛书• 《城市用地分析及工程措施》一书中分为以下三类: 一类:适宜修建的胜地; 二类:必须采取工程措施加以改善后才能进行修建的用地; 三类:不宜修建的用地;
地形复杂导致地形分析城市规划中必不可少的分析之一。
城市规划中地形分析的重要性
地形分析在城市规划中的影响 影响
地形地貌分析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内容,与土地利用现 状、建筑质量现状、区位交通现状、风貌现状、基础设施分 析相并列,是城市规划的基础分析之一。地形地貌分析在城 市规划的不同时期不同深度中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从宏观 尺度的城市选址、城市布局、功能区组织到微观尺度的道路 管网、景观组织等无一不受地形地貌的影响,因此,地形地 貌分析对城市规划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
坡度分析
地形分析的案例
梧州工业园区坡向分析
坡向是决定地表面局部地面接收阳光和重新分配太阳 辐射量的重要地形因子之一,直接造成局部地区气候特征 的差异,同时,也直接影响到诸如土壤水分、地面无霜期 以及作物生长适宜性程度等多项重要的农业生产指标。
因为有些植物喜阳,有些喜阴,所以结合坡向分布, 可以更加合理的确定植物栽种的区域,如果进一步了解村 庄的土壤、岩性等条件,可以确定作物生长适宜性程度, 将会更有利于村庄的农作物和生态规划。如刘斌堡村土壤 砂土成分较多,适宜种植玉米等耐旱作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