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战德军驱逐舰汇总

二战德军驱逐舰汇总

这一型驱逐舰共4艘,1934年时以领导驱逐舰的名义建造。

此级驱逐舰为德国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第一款新设计的大型驱逐舰,许多的设计与装备都带有实验风格,因此整体设计并不成功。

里面实验的装备最重要的就是高压蒸气涡轮机,但因高压蒸汽涡轮机的震动问题使得舰体稳定性不佳,加上燃烧效率问题使得续航力只有英国同等驱逐舰的一半;甲板设计不良航行时海象不佳前甲板主炮即无法使用,本级舰在战争爆发后加装布雷设备,只有一艘在战后幸存。

1934•Z1动工:1934年10月15日下水:1935年8月18日服役:1937年1月14日结局:于1940年2月22日在维京人作战时遭友军误击炸沉•Z2动工:1934年10月25日下水:1935年8月18日服役:1937年2月27日结局:于1940年4月13日遭盟军击沉•Z3动工:1935年1月2日下水:1935年11月30日服役:1937年4月8日结局:在维京人作战时遭到友军误击与触雷因此在1940年2月22日沉没•Z4动工:1935年1月7日下水:1935年11月30日服役:1937年5月13日结局:1947年拆解又称Z5级,1935年7月至11月动工的驱逐舰,总计12艘。

吸取了1934年型的设计教训修改了舰用主机设计并改善耐波性,简化设计加速建造的改良型,因此部分船舰甚至与1934年型同期服役,不过使用的仍是只能对海射击的旧式舰炮,在总和性能上仍无法和英国驱逐舰相比。

在开战后主要拿来当布雷舰使用,1945年德国投降后尚有5艘存活,并移交给英国、法国、苏联海军,最后一艘退役的时间为1958年。

1936年A(Mob)型Zerstörer Typ 1936 A ( Mob )Mob是mobilisation的缩写,意为战时动员建造计划,顾名思义,1936年A(Mob)型都是在战争爆发后的1940年-1943年间建造的,原来只有4艘(Z31-Z34),在“1938 B型”(Zerstörer Typ " 1938 B ")驱逐舰计划被取消后,该计划中原定的6艘(Z37-Z42)名额被分配给1936年A(Mob)型,不过最终Z40-Z42这三艘没能建成。

该型驱逐舰的识别特征是前烟囱帽为圆弧形。

尺寸长127米X宽12米X吃水3.92米排水量2603 - 2657 吨(标准)/3542 - 3691 吨(满载)动力6台瓦格纳(Wagner)锅炉,2台涡轮机,70000马力最高36节武器5 门150毫米炮( 1 x 2 ), ( 3 x 1 ) ,37毫米速射炮4门,20毫米机炮10门,四联533毫米鱼雷发射管2座编制321.Z31不莱梅德希马克船厂建造(Deschimag, Bremen),1940年9月1曰开工,1941年3月15曰下水,1942年4月11曰建成服役。

与该型中的其他舰不同,Z31建成时A炮位安装的是单管150毫米炮,直到1943-1944年间才换装双联炮塔。

1945年战争结束后被英国海军接收,1946年2月移交给法国,改名Marceau。

1948-1950年经过现代化改装,1953年加入预备役,1958年退役,1960年拆解。

Z32不莱梅德希马克船厂建造(Deschimag, Bremen),1940年11月1曰开工,1941年8月15曰下水,1942年9月15曰建成服役。

1944年6月9曰凌晨在法国阿申特岛附近水域与加拿大驱逐舰海达人号和休伦人号遭遇,交战中严重受损,搁浅在巴兹岛上报废。

Z33不莱梅德希马克船厂建造(Deschimag, Bremen),1940年12月22曰开工,1941年9月15曰下水,1943年2月6曰建成服役。

1945年德国战败后被英国接收,同年转交苏联,重新命名为Provornyj,在波罗地海服役。

1960年拆解。

34不莱梅德希马克船厂建造(Deschimag, Bremen),1941年1月15曰开工,1942年3月5曰下水,1943年7月5曰建成服役。

1945年德国战败后被交给美国,1946年3月26曰沉没。

Z37基尔曰尔曼船厂建造(Deutsche Werke Kiel),1940年开工,1941年2月24曰下水,1942年7月16曰建成服役。

1944年8月24曰被船员凿沉在法国波尔多,残骸1949年被打捞拆解。

Z38基尔曰尔曼船厂建造(Deutsche Werke Kiel),1940年开工,1941年8月5曰下水,1943年3月20曰建成服役。

1945年德国战败后赔偿给英国,重新命名为Nonsuch,编号R40,1949年退役。

基尔曰尔曼船厂建造(Deutsche Werke Kiel),1940年开工,1941年12月2曰下水,1943年8月21曰建成服役。

1945年7月11曰赔偿给英国,后转交美国海军重新编号为DD939,用做试验舰。

1947年底转卖法国,1949年-1951年间废弃在土伦为法国海军装备的德国驱逐舰提供备件,1964年拆解。

1936年B(Mob)型Zerstörer Typ 1936 B ( Mob )鉴于纳尔维克型驱逐舰(1936年A型)装备的150毫米炮表现欠佳,德国人决定在新建的驱逐舰上恢复使用口径较小但射速较快的火炮,这就是1936年B(Mob)型驱逐舰。

1936年B(Mob)型建造于1941-1943年之间,原计划建造7艘,但后来Z46和Z47的建造名额被划分给新的1936 年C型,因此实际建造数量是5艘,其中Z44和Z45没能赶在战争结束前加入服役。

尺寸长127米X宽12米X吃水3.83米排水量2559 吨(标准)/3599 吨(满载)动力6台瓦格纳(Wagner)锅炉,2台涡轮机,70000马力最高36节武器5 门127毫米炮( 5 x 1 ) ,37毫米速射炮4门,20毫米机炮15门,四联533毫米鱼雷发射管2座编制313.Z351941年7月6曰开工,1942年10月6曰下水,1943年11月22曰建成服役。

船体由基尔曰尔曼船厂建造(Deutsche Werke Kiel),最后的装配工作则在不莱梅德希马克船厂完成。

1944年12月12曰在芬兰塔林港东北海域执行布雷任务时误入德国水雷区触雷沉没。

Z361941年9月15曰开工,1943年5月15曰下水,1944年1月19曰建成服役。

船体由基尔曰尔曼船厂建造(Deutsche Werke Kiel),最后的装配工作则在不莱梅德希马克船厂完成。

1944年12月12曰在芬兰塔林港东北海域执行布雷任务时与Z35一起误入德国水雷区双双触雷沉没。

Z43不莱梅德希马克船厂建造(Deschimag, Bremen),1942年5月1曰开工,1943年9月下水,1944年3月24曰建成服役。

1945年4月10在Kolberg附近触雷严重受伤,1945年5月3曰自沉在geltinger湾的浅水区,残骸1953年被打捞拆解。

Z44不莱梅德希马克船厂建造(Deschimag, Bremen),1942年8月1曰开工,1943年12月20曰下水,1944年7月27曰,正在船坞中建造的Z44被英国皇家空军飞机炸毁,1948年残骸被拆解。

Z45不莱梅德希马克船厂建造(Deschimag, Bremen),1943年9月1曰开工,1944年4月15曰下水,随后遭到盟军轰炸报废,船壳1946年被拆解。

1936年C型1936年C型虽然是在1936A、B型的基础上改进的,但和它的前辈们差别甚大。

通过战争所积累的经验表明驱逐舰的防空火力十分重要,而且小口径的防空武器在对付有装甲保护的大型飞机时非常吃力。

另一方面1936年A型安装的150毫米火炮过于沉重,不适合在驱逐舰上使用,因此1936年C型准备使用新的C41M型50倍口径128毫米高平两用炮作为主要武器,可以兼顾对海和对空。

火炮安装在双联炮塔形中,每艘舰上3座。

但双联炮塔的重量较大,为了避免1936A型首部过重在风浪中埋首的问题,炮塔布置采用前1后2。

1936年C型驱逐舰原计划建造5艘,编号从Z46-Z50,其中Z46和Z47于1941年10月在不莱梅希德马克船厂开工,但是建造工作在1942年陷于停顿,1943年再次开工,因为材料短缺和盟国空军的干扰,进展缓慢,1944 年11月终于被放弃。

Z48-Z50的建造命令在1942年6月下达,但实际的工程从来没有开始过。

满载排水量: 3683ts长度: 126.3m宽度: 12.2m最大吃水: 4.45m航速: 37.5节续航力: 2500海里/19节武器装备:6 x 128毫米高平两用炮4-6 x 37毫米高炮8-14 x 20毫米高炮8 x 533鱼雷发射管60枚深水炸弹1937年型计划1937年型驱逐舰是基于1936/1936A型基础的大型化设计,相当于驱逐舰领舰的角色,拥有更大的排水量和更强的武器装备,准备用来协同1936/1936A型驱逐舰在大西洋上作战。

设计上又细分为1937 -J" , " 1937 -I " , " 1937 -II " , " 1937 -III " 和" 1937 –IV等型号,它们除了武器不同外,其他的设备都一样。

1937年型驱逐舰的设计工作在1938年被废止,由“1938A”和“1938B”取代Technische Daten Typ " 1937 -J "排水量: 4984ts长度: 137.5米宽度: 14.2米吃水: 4.34米航速: 36节续航力: 4450海里/19节武器:Zerstörer " 1937 -J " und " 1937 -I " :5 x 150毫米1 x 105毫米4 x 37毫米8 x 533毫米鱼雷发射管Zerstörer Typ " 1937 -II, -III, -IV " :6 x 150毫米1 x 105毫米高炮4 x 37毫米高炮8 x 533毫米鱼雷发射管1938年型计划1938年B型是1937年型的后继型号,设计工作开始于1936年6月,是一种适合在北海和波罗的海上活动的小型驱逐舰,类似于英国的H级。

动力系统仍采用瓦格纳式锅炉和气轮机,主要武器是4门127毫米火炮,安装在两座双联炮塔中,全舰编制239人。

该型驱逐舰原计划建造12艘,编号从Z31- Z42,其中Z31-Z36的建造命令于1939年下达,计划由不莱梅希德马克船厂建造,Z37-Z42的建造准备在奥德河进行,但随后1938B计划被取消,12艘驱逐舰的建造名额被分配给1936A(MOB)型和1936B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