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宁波市中考数学试卷(附答案)

2019-2020宁波市中考数学试卷(附答案)

2019-2020宁波市中考数学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1.华为Mate20手机搭载了全球首款7纳米制程芯片,7纳米就是0.000000007米.数据0.000000007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7710⨯﹣B .80.710⨯﹣C .8710⨯﹣D .9710⨯﹣2.在如图4×4的正方形网格中,△MNP 绕某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M 1N 1P 1,则其旋转中心可能是( )A .点AB .点BC .点CD .点D3.已知二次函数y =ax 2+bx +c ,且a>b>c ,a +b +c =0,有以下四个命题,则一定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①x=1是二次方程ax 2+bx +c=0的一个实数根;②二次函数y =ax 2+bx +c 的开口向下;③二次函数y =ax 2+bx +c 的对称轴在y 轴的左侧;④不等式4a+2b+c>0一定成立.A .①②B .①③C .①④D .③④ 4.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23a a a += B .()2236a a = C .623a a a ÷=D .34a a a ⋅= 5.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CD ⊥AB ,垂足为D .若AC =5,BC =2,则sin ∠ACD 的值为( )A 5B 25C 5D .23 6.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110k x x -++=有两个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A .54k ≤B .54k > C .514k k ≠<且 D .514k k ≤≠且 7.若关于x 的方程333x m m x x ++--=3的解为正数,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 <92 B .m <92且m≠32C.m>﹣94D.m>﹣94且m≠﹣348.如图,AB∥CD,AE平分∠CAB交CD于点E,若∠C=70°,则∠AED度数为( )A.110°B.125°C.135°D.140°9.如图,在⊙O中,AE是直径,半径OC垂直于弦AB于D,连接BE,若AB=27,CD=1,则BE的长是()A.5B.6C.7D.810.矩形ABCD与CEFG,如图放置,点B,C,E共线,点C,D,G共线,连接AF,取AF的中点H,连接GH.若BC=EF=2,CD=CE=1,则GH=()A.1B.23C.22D.5211.甲、乙二人做某种机械零件,已知每小时甲比乙少做8个,甲做120个所用的时间与乙做150个所用的时间相等,设甲每小时做x个零件,下列方程正确的是()A.1201508x x=-B.1201508x x=+C.1201508x x=-D.1201508x x=+1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M、N是BD上两点,BM DN=,连接AM、MC、CN、NA,添加一个条件,使四边形AMCN是矩形,这个条件是( )A.12OM AC=B.MB MO=C.BD AC⊥D.AMB CND∠=∠二、填空题13.如图:已知AB=10,点C 、D 在线段AB 上且AC=DB=2; P 是线段CD 上的动点,分别以AP 、PB 为边在线段AB 的同侧作等边△AEP 和等边△PFB ,连结EF ,设EF 的中点为G ;当点P 从点C 运动到点D 时,则点G 移动路径的长是________.14.如图,Rt AOB ∆中,90AOB ∠=︒,顶点A ,B 分别在反比例函数()10y x x =>与()50y x x-=<的图象上,则tan BAO ∠的值为_____.15.若一个数的平方等于5,则这个数等于_____.16.“复兴号”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动车组列车.“复兴号”的速度比原来列车的速度每小时快40千米,提速后从北京到上海运行时间缩短了30分钟,已知从北京到上海全程约1320千米,求“复兴号”的速度.设“复兴号”的速度为x 千米/时,依题意,可列方程为_____.17.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点E 为边BC 的中点,点P 在对角线BD 上移动,则PE+PC 的最小值是 .18.正六边形的边长为8cm ,则它的面积为____cm 2.19.如图①,在矩形 MNPQ 中,动点 R 从点 N 出发,沿 N→P→Q→M 方向运动至点 M 处停止,设点 R 运动的路程为 x ,△MNR 的面积为 y ,如果 y 关于 x 的函数图象如图②所示,则矩形 MNPQ 的面积是________.20.如图,任意转动正六边形转盘一次,当转盘停止转动时,指针指向大于3的数的概率是_____.三、解答题21.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ABC 和 DEF 重叠在一起,其中∠A=60°,AC=1.固定△ABC 不动,将△DEF 进行如下操作:(1)如图,△DEF 沿线段 AB 向右平移(即 D 点在线段 AB 内移动),连接 DC、CF、FB,四边形 CDBF 的形状在不断的变化,但它的面积不变化,请求出其面积.(2)如图,当 D 点移到 AB 的中点时,请你猜想四边形CDBF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如图,△DEF 的 D 点固定在 AB 的中点,然后绕 D 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DEF,使DF 落在 AB 边上,此时 F 点恰好与 B 点重合,连接 AE,请你求出sinα的值.22.国家自2016年1月1日起实行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某计生组织为了解该市家庭对待这项政策的态度,准备采用以下调查方式中的一种进行调查:A.从一个社区随机选取1 000户家庭调查;B.从一个城镇的不同住宅楼中随机选取1 000户家庭调查;C.从该市公安局户籍管理处随机抽取1 000户城乡家庭调查.(1)在上述调查方式中,你认为比较合理的一个是.(填“A”、“B”或“C”)(2)将一种比较合理的调查方式调查得到的结果分为四类:(A)已有两个孩子;(B)决定生二胎;(C)考虑之中;(D)决定不生二胎.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以上不完整的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①补全条形统计图.②估计该市100万户家庭中决定不生二胎的家庭数.23.“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民间历来有吃“粽子”的习俗.我市某食品厂为了解市民对去年销量较好的肉馅粽、豆沙馅粽、红枣馅粽、蛋黄馅粽(以下分别用A、B、C、D表示)这四种不同口味粽子的喜爱情况,在节前对某居民区市民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将调查情况绘制成如下两幅统计图(尚不完整).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1)本次参加抽样调查的居民有多少人?(2)将两幅不完整的图补充完整;(3)若居民区有8000人,请估计爱吃D粽的人数;(4)若有外型完全相同的A、B、C、D粽各一个,煮熟后,小王吃了两个.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他第二个吃到的恰好是C粽的概率.24.4月18日,一年一度的“风筝节”活动在市政广场举行,如图,广场上有一风筝A,小江抓着风筝线的一端站在D处,他从牵引端E测得风筝A的仰角为67°,同一时刻小芸在附近一座距地面30米高(BC=30米)的居民楼顶B处测得风筝A的仰角是45°,已知小江与居民楼的距离CD=40米,牵引端距地面高度DE=1.5米,根据以上条件计算风筝距地面的高度(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sin67°≈1213,cos67°≈513,tan67°≈125,2≈1.414).25.如图,ABC ∆是边长为4cm 的等边三角形,边AB 在射线OM 上,且6OA cm =,点D 从点O 出发,沿OM 的方向以1cm/s 的速度运动,当D 不与点A 重合时,将ACD ∆绕点C 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BCE ∆,连接DE.(1)如图1,求证:CDE ∆是等边三角形;(2)如图2,当6<t<10时,DE 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求出DE 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当点D 在射线OM 上运动时,是否存在以D ,E ,B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此时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解析】【分析】由科学记数法知90.000000007710-=⨯;【详解】解:90.000000007710-=⨯;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熟练掌握科学记数法10n a ⨯中a 与n 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2.B解析:B【分析】根据旋转中心的确认方法,作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再找到交点即可得到.【详解】解:∵△MNP 绕某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M 1N 1P 1,∴连接PP 1、NN 1、MM 1,作PP 1的垂直平分线过B 、D 、C ,作NN 1的垂直平分线过B 、A ,作MM 1的垂直平分线过B ,∴三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正好都过B ,即旋转中心是B .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旋转中心的确认,解题的关键是熟知旋转的性质特点.3.C解析:C【解析】试题分析:当x=1时,a+b+c=0,因此可知二次方程ax 2+bx +c=0的一个实数根,故①正确;根据a >b >c ,且a+b+c =0,可知a >0,函数的开口向上,故②不正确;根据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x =-2b a,可知无法判断对称轴的位置,故③不正确; 根据其图像开口向上,且当x =2时,4a+2b+c >a+b+c=0,故不等式4a+2b+c>0一定成立,故④正确.故选:C.4.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解:A 、a+a 2不能再进行计算,故错误;B 、(3a )2=9a 2,故错误;C 、a 6÷a 2=a 4,故错误;D 、a·a 3=a 4,正确;故选:D .本题考查整式的加减法;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乘法;同底数幂的除法.5.A解析:A【解析】【分析】在直角△ABC 中,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AB ,而∠B =∠ACD ,即可把求sin ∠ACD 转化为求sin B .【详解】在直角△ABC 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B ===3. ∵∠B +∠BCD =90°,∠ACD +∠BCD =90°,∴∠B =∠ACD ,∴sin ∠ACD =sin ∠B 3AC AB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中三角函数的应用,要熟练掌握好边角之间的关系,难度适中.6.D解析:D【解析】【分析】运用根的判别式和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组成不等式组即可解答【详解】解:∵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k ﹣1)x 2+x +1=0有两个实数根,∴210=1-41)10k k -⎧⎨∆⨯-⨯≥⎩≠( ,解得:k ≤54且k ≠1. 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根的判别式和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掌握根的情况与判别式的关系是解题关键7.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解:去分母得:x+m ﹣3m=3x ﹣9,整理得:2x=﹣2m+9,解得:x=292m -+,已知关于x 的方程333x m m x x++--=3的解为正数, 所以﹣2m+9>0,解得m <92, 当x=3时,x=292m -+=3,解得:m=32, 所以m 的取值范围是:m <92且m≠32. 故答案选B . 8.B解析:B【解析】【分析】由AB ∥CD ,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可得∠CAB=110°,再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CAE=55°,最后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得答案.【详解】∵AB ∥CD ,∴∠BAC+∠C=180°,∵∠C=70°,∴∠CAB=180°-70°=110°,又∵AE 平分∠BAC ,∴∠CAE=55°,∴∠AED=∠C+∠CAE=125°,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9.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垂径定理求出AD,根据勾股定理列式求出半径 ,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计算即可.【详解】解:∵半径OC 垂直于弦AB ,∴AD=DB=12在Rt △AOD 中,OA 2=(OC-CD)2+AD 2,即OA 2=(OA-1)2 )2,解得,OA=4∴OD=OC-CD=3,∵AO=OE,AD=DB,∴BE=2OD=6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垂径定理、勾股定理,掌握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是解题的关键10.C解析:C【解析】分析:延长GH交AD于点P,先证△APH≌△FGH得AP=GF=1,GH=PH=12PG,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得PG=2,从而得出答案.详解:如图,延长GH交AD于点P,∵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CEFG都是矩形,∴∠ADC=∠ADG=∠CGF=90°,AD=BC=2、GF=CE=1,∴AD∥GF,∴∠GFH=∠PAH,又∵H是AF的中点,∴AH=FH,在△APH和△FGH中,∵PAH GFH AH FHAHP FHG∠=∠⎧⎪=⎨⎪∠=∠⎩,∴△APH≌△FGH(ASA),∴AP=GF=1,GH=PH=12 PG,∴PD=AD﹣AP=1,∵CG=2、CD=1,∴DG=1,则GH=12PG=12×22PD DG+22,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矩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点.11.D解析:D【解析】【分析】首先用x 表示甲和乙每小时做的零件个数,再根据甲做120个所用的时间与乙做150个所用的时间相等即可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详解】解:∵甲每小时做x 个零件,∴乙每小时做(x+8)个零件,∵甲做120个所用的时间与乙做150个所用的时间相等,∴1201508x x =+,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熟练掌握是解题的关键. 12.A解析:A【解析】【分析】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知:OA OC =,OB OD =,再证明OM ON =即可证明四边形AMCN 是平行四边形.【详解】∵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OA OC =,OB OD =,∵对角线BD 上的两点M 、N 满足BM DN =,∴OB BM OD DN -=-,即OM ON =,∴四边形AMCN 是平行四边形, ∵12OM AC =, ∴MN AC =,∴四边形AMCN 是矩形.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二、填空题13.3【解析】【分析】分别延长AEBF 交于点H 易证四边形EPFH 为平行四边形得出G 为PH 中点则G 的运行轨迹为三角形HCD 的中位线MN 再求出CD 的长运用中位线的性质求出MN 的长度即可【详解】如图分别延长A解析:3【解析】【分析】分别延长AE 、BF 交于点H ,易证四边形EPFH 为平行四边形,得出G 为PH 中点,则G 的运行轨迹为三角形HCD 的中位线MN .再求出CD 的长,运用中位线的性质求出MN 的长度即可.【详解】如图,分别延长AE 、BF 交于点H .∵∠A=∠FPB=60°,∴AH ∥PF ,∵∠B=∠EPA=60°,∴BH ∥PE ,∴四边形EPFH 为平行四边形,∴EF 与HP 互相平分.∵G 为EF 的中点,∴G 也正好为PH 中点,即在P 的运动过程中,G 始终为PH 的中点,所以G 的运行轨迹为三角形HCD 的中位线MN .∵CD=10-2-2=6,∴MN=3,即G 的移动路径长为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及中位线的性质,以及动点问题,是中考的热点.14.【解析】【分析】过作轴过作轴于于是得到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得到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求得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过作轴过作轴于则∵顶点分别在反比例函数与的图象上∴∵∴∴∴∴∴∴故答案 5【解析】【分析】过A 作AC x ⊥轴,过B 作BD x ⊥轴于D ,于是得到90BDO ACO ∠=∠=︒,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得到52BDO S ∆=,12AOC S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25BOD OAC S OB S OA ∆∆⎛⎫== ⎪⎝⎭,求得5OB OA =,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过A 作AC x ⊥轴,过B 作BD x ⊥轴于,则90BDO ACO ∠=∠=︒,∵顶点A ,B 分别在反比例函数()10y x x =>与()50y x x -=<的图象上, ∴52BDO S ∆=,12AOC S ∆=, ∵90AOB ∠=︒,∴90BOD DBO BOD AOC ∠+∠=∠+∠=︒,∴DBO AOC ∠=∠,∴BDO OCA ∆∆,∴252512BODOAC S OB S OA ∆∆⎛⎫=== ⎪⎝⎭, ∴5OB OA=, ∴tan 5OB BAO OA ∠==, 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题时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15.【解析】【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即可求解【详解】若一个数的平方等于5则这个数等于:故答案为:【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平方根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平方根的性质解析:5【解析】【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即可求解.【详解】若一个数的平方等于5,则这个数等于:故答案为:【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平方根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平方根的性质.16.【解析】【分析】设复兴号的速度为x千米/时则原来列车的速度为(x-40)千米/时根据提速后从北京到上海运行时间缩短了30分钟列出方程即可【详解】设复兴号的速度为x千米/时则原来列车的速度为(x﹣40解析:13201320304060x x-=-.【解析】【分析】设“复兴号”的速度为x千米/时,则原来列车的速度为(x-40)千米/时,根据提速后从北京到上海运行时间缩短了30分钟列出方程即可.【详解】设“复兴号”的速度为x千米/时,则原来列车的速度为(x﹣40)千米/时,根据题意得:13201320304060x x-=-.故答案为:13201320304060x x-=-.【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找到题目蕴含的相等关系.17.【解析】试题分析:要求PE+PC的最小值PEPC不能直接求可考虑通过作辅助线转化PEPC的值从而找出其最小值求解试题解析:如图连接AE∵点C关于BD的对称点为点A∴PE+PC=PE+AP根据两点之间【解析】试题分析:要求PE+PC的最小值,PE,PC不能直接求,可考虑通过作辅助线转化PE,PC 的值,从而找出其最小值求解.试题解析:如图,连接AE,∵点C关于BD的对称点为点A,∴PE+PC=PE+AP,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得AE就是AP+PE的最小值,∵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E是BC边的中点,∴BE=1,∴AE=22125+=.考点:1.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2.正方形的性质.18.【解析】【分析】【详解】如图所示正六边形ABCD中连接OCOD过O作OE⊥CD;∵此多边形是正六边形∴∠COD=60°;∵OC=OD∴△COD是等边三角形∴OE=CE•tan60°=cm∴S△OCD解析:3【解析】【分析】【详解】如图所示,正六边形ABCD中,连接OC、OD,过O作OE⊥CD;∵此多边形是正六边形,∴∠COD=60°;∵OC=OD,∴△COD是等边三角形,∴OE=CE•tan60°=83432⨯=cm,∴S△OCD=12CD•OE=12×8×43=163cm2.∴S正六边形=6S△OCD=6×163=963cm2.考点:正多边形和圆19.20【解析】【分析】根据图象横坐标的变化问题可解【详解】由图象可知x=4时点R到达Px=9时点R到Q点则PN=4QP=5∴矩形MNPQ的面积是20【点睛】本题为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探究题考查了动点到达解析:20【解析】【分析】根据图象横坐标的变化,问题可解.【详解】由图象可知,x=4时,点R到达P,x=9时,点R到Q点,则PN=4,QP=5∴矩形MNPQ的面积是20.【点睛】本题为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探究题,考查了动点到达临界点前后图象趋势的趋势变化.解答时,要注意数形结合.20.【解析】【分析】根据概率的求法找准两点:①全部情况的总数;②符合条件的情况数目;二者的比值就是其发生的概率【详解】共个数大于的数有个(大于);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概率的求法:如果一个事件有n种可解析:12.【解析】【分析】根据概率的求法,找准两点:①全部情况的总数;②符合条件的情况数目;二者的比值就是其发生的概率.【详解】共6个数,大于3的数有3个,P∴(大于3)31 62 ==;故答案为12.【点睛】本题考查概率的求法:如果一个事件有n种可能,而且这些事件的可能性相同,其中事件A出现m种结果,那么事件A的概率P(A)=mn.三、解答题21.(1)过点C作CG⊥AB于G在Rt△ACG中∵∠A=60°∴sin60°=∴……………1分在Rt△ABC中∠ACB=90°∠ABC=30°∴AB=2 …………………………………………2分∴………3分(2)菱形………………………………………4分∵D是AB的中点∴AD=DB=CF=1在Rt△ABC中,CD是斜边中线∴CD=1……5分同理 BF=1 ∴CD=DB=BF=CF∴四边形CDBF是菱形…………………………6分(3)在Rt△ABE中∴……………………………7分过点D作DH⊥AE 垂足为H则△ADH∽△AEB ∴即∴ DH=……8分在Rt△DHE中sinα==…=…………………9分【解析】(1)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到AD=BE,再结合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则三角形ACD的面积等于三角形BEF的面积,所以要求的梯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ABC的面积.根据60度的直角三角形ABC中AC=1,即可求得BC的长,从而求得其面积;(2)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和平移的性质,即可得到该四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则它是一个菱形;(3)过D点作DH⊥AE于H,可以把要求的角构造到直角三角形中,根据三角形ADE的面积的不同计算方法,可以求得DH的长,进而求解.22.(1)C;(2)①作图见解析;②35万户.【解析】【分析】(1)C项涉及的范围更广;(2)①求出B,D的户数补全统计图即可;①100万乘以不生二胎的百分比即可.【详解】解:(1)A、B两种调查方式具有片面性,故C比较合理;故答案为:C;(2)①B:100030%300⨯=户1000-100-300-250=350户补全统计图如图所示:(3)因为350100351000⨯=(万户),所以该市100万户家庭中决定不生二胎的家庭数约为35万户.【点睛】本题考查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能力和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时,必须认真观察、分析、研究统计图,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解决问题.23.(1)600(2)见解析(3)3200(4)【解析】(1)60÷10%=600(人).答:本次参加抽样调查的居民有600人.(2分)(2)如图;…(5分)(3)8000×40%=3200(人).答:该居民区有8000人,估计爱吃D粽的人有3200人.…(7分)(4)如图;(列表方法略,参照给分).…(8分)P(C粽)==.答:他第二个吃到的恰好是C粽的概率是.…(10分)24.风筝距地面的高度49.9m.【解析】【分析】作AM⊥CD于M,作BF⊥AM于F,EH⊥AM于H.设AF=BF=x,则CM=BF=x,DM=HE=40-x,AH=x+30-1.5=x+28.5,在Rt△AHE中,利用∠AEH的正切列方程求解即可.【详解】如图,作AM⊥CD于M,作BF⊥AM于F,EH⊥AM于H.∵∠ABF=45°,∠AFB=90°,∴AF=BF,设AF=BF=x,则CM=BF=x,DM=HE=40-x,AH=x+30-1.5=x+28.5,在Rt△AHE中,tan67°=AH HE,∴1228.5 540xx+=-,解得x≈19.9 m.∴AM=19.9+30=49.9 m.∴风筝距地面的高度49.9 m.【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题意得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25.(1)详见解析;(2)存在,3;(3)当t=2或14s时,以D、E、B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解析】试题分析:(1)由旋转的性质结合△ABC是等边三角形可得∠DCB=60°,CD=CE,从而可得△CDE 是等边三角形;(2)由(1)可知△CDE是等边三角形,由此可得DE=CD,因此当CD⊥AB时,CD最短,则DE最短,结合△ABC是等边三角形,AC=4即可求得此时DE=CD=23(3)由题意需分0≤t<6,6<t<10和t>10三种情况讨论,①当0≤t<6时,由旋转可知,∠ABE=60°,∠BDE<60°,由此可知:此时若△DBE是直角三角形,则∠BED=90°;②当6<t<10s时,由性质的性质可知∠DBE=120°>90°,由此可知:此时△DBE不可能是直角三角形;③当t>10s时,由旋转的性质可知,∠DBE=60°,结合∠CDE=60°可得∠BDE=∠CDE+∠BDC=60°+∠BDC>60°,由此可得∠BED<60°,由此可知此时若△BDE 是直角三角形,则只能是∠BDE=90°;这样结合已知条件即可分情况求出对应的t的值了.试题解析:(1)∵将△ACD绕点C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BCE,∴∠DCE=60°,DC=EC,∴△CDE是等边三角形;(2)存在,当6<t<10时,由(1)知,△CDE是等边三角形,∴DE=CD,由垂线段最短可知,当CD⊥AB时,CD最小,此时∠ADC=90°,又∵∠ACD=60°,∴∠ACD=30°,∴ AD=12AC=2,∴ CD=22224223AC AD-=-=,∴ DE=23(cm);(3)存在,理由如下:①当0s≤t<6s时,由旋转可知,∠ABE=60°,∠BDE<60°,∴此时若△DBE是直角三角形,则∠BED=90°,由(1)可知,△CDE是等边三角形,∴∠DEC=60°,∴∠CEB=∠BED-∠DEC=30°,∴∠CDA=∠CEB=30°,∵∠CAB=60°,∴∠ACD=∠ADC=30°,∴DA=CA=4,∴OD=OA﹣DA=6﹣4=2,∴t=2÷1=2(s);②当6s<t<10s时,由性质的性质可知∠DBE=120°>90°,∴此时△DBE不可能是直角三角形;③当t>10s时,由旋转的性质可知,∠DBE=60°,又由(1)知∠CDE=60°,∴∠BDE=∠CDE+∠BDC=60°+∠BDC,而∠BDC>0°,∴∠BDE>60°,∴只能∠BDE=90°,从而∠BCD=30°,∴BD=BC=4,∴OD=14cm,∴t=14÷1=14(s);综上所述:当t=2s或14s时,以D、E、B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点睛:(1)解第2小题的关键是:抓住点D在运动过程中,△DBE是等边三角形这一点得到DE=CD,从而可知当CD⊥AB时,CD最短,则DE最短,由此即可由已知条件解得DE的最小值;(2)解第3小题的关键是:根据点D的不同位置分为三段时间,结合已知条件首先分析出在每个时间段内△BDE中哪个角能够是直角,然后再结合已知条件进行解答即可求得对应的t的值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