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习题答案

第四章习题答案

第4章习题4-1 对信源⎥⎦⎤⎢⎣⎡=⎥⎦⎤⎢⎣⎡01.010.015.017.018.019.02.0s s s s s s s P S 7654321进行二元编码,编码方案为(1)计算平均码长L ; (2)编码后信息传输率R ;(3)编码信息率R '; (4)编码效率η。

解:(1)()14.3Ls p L iq1i i=⋅=∑=(码元/信源符号)(2)()61.2S H =(比特/信源符号)()831.014.361.2L S ===H R (bit/码元) (3)logr L R ='=3.14( bit/信源符号) (4)831.0R Rmax==η 或者()831.0R S H ='=η 4-2 设离散无记忆信源的概率空间为⎥⎥⎦⎤⎢⎢⎣⎡=⎥⎦⎤⎢⎣⎡4143s s S 21P ,若对信源采取等长二元编码,要求编码效率96.0=η,允许译码错误概率510-≤δ,试计算需要的信源序列长度N 为多少?解:信源熵为()811034log 434log 41S .Η=+=(bit/符号)自信息量的方差()()()[]22i q1i i 2S H logp p S -=∑=σ4715.0811.041log 4143log 43222=-⎪⎭⎫⎝⎛+⎪⎭⎫ ⎝⎛= 因为编码效率96.0=η,由()()ε+=S S H H η可得()3379.0811.096.004.0S H 1=⨯=-=ηηε 可得()752221013.4103379.04715.0S N ⨯=⨯=≥-δεσ 所以,信源序列长度达到71013.4⨯以上,才能实现给定的要求,因此等长编码没有实际的意义,一般统计编码都是采用不等长编码。

4-6设离散无记忆信源的概率空间为⎥⎦⎤⎢⎣⎡=⎥⎦⎤⎢⎣⎡1.09.0s s S 21P ,对信源进行N 次扩展,采用霍夫曼编码。

当N=1,2,∞时的平均码长和编码效率为多少?解:(1)N=1时,将1s 编成0,2s 编成1,则1L 1=又因为信源熵()469.0))logp(s p(s S H q1i i i =-=∑=bit/符号所以()469.0L S H 11==η (2)N=2时,编码过程如下2S概率 霍夫曼编码11s s 0.81121s s 0.09 01 12s s 0.09 000 22s s 0.01001所以()=+⨯+⨯+⨯=0.090.0130.0920.811L 2则645.02L 2= 所以()==0.645X H 2η (3)N=∞时,由香农第一定理可知,必然存在唯一可译码,使()S H N L limr NN =∞→而霍夫曼编码为最佳码,即平均码长最短的码,故()()469.0S H S H N L limr NN ===∞→即1lim N N =∞→η4-7已知信源共7个符号消息,其概率空间为()⎥⎦⎤⎢⎣⎡=⎥⎦⎤⎢⎣⎡01.010.015.017.018.019.02.0s s s s s s s x P S 7654321试进行香农编码。

并计算编码后的信息传输率和编码效率。

解:下面以消息5s 为例来介绍香农编码。

计算()74.215.log0og 5=-=-p l ,取整数3L 5=作为5s 的码长。

计算4321s ,s ,s ,s 的累加概率,有74.017.018.019.02.0p P 41k k 5=+++==∑=将0.74变换成二进制小数()()2101011110.074.0=,取小数点后面三位101作为5s 的代码。

信源熵: ()61.2))logp(sp(s S H q1i ii=-=∑=bit/符号平均码长: ()iq1i iLs p L ∑=⋅=14.3=码元/符号信息传输率()831.014.361.2L S ===H R 编码效率:()831.014.361.2LS ===___H η 4-8 已知信源⎥⎦⎤⎢⎣⎡=⎥⎦⎤⎢⎣⎡0.150.20.20.225.0s s s s s P S 54321用霍夫曼编码法编成二进制变长码,计算平均码长和编码效率。

解:平均码长: ()iq1i iLs p L ∑=⋅= 2.363*35.02*65.0=+=码元/符号信息传输率()LS H R = 编码效率:()___H ηLS =4-11已知信源⎥⎦⎤⎢⎣⎡=⎥⎦⎤⎢⎣⎡0.040.080.160.180.2232.0s s s s s s P S 654321(1)求符号熵H(S)。

(2)用香农编码法编成二进制变长码,计算其编码效率。

(3)用费诺编码法编成二进制变长码,计算其编码效率。

(4)用霍夫曼编码法编成二进制变长码,计算其编码效率。

(5)用霍夫曼编码法编成三进制变长码,计算其编码效率。

(6)若用逐个信源符号来编定长二进制码,要求不出差错译码,求所需要的每符号的平均信息率和编码效率。

(7)当译码差错小于310-的定长二进制码要达到(4)中的霍夫曼编码效率时,估计要多少个信源符号一起编才能办到? 解:(1)∑==-=61352.2)s (log )s ()S (i iip p H bit/符号(2)香农编码过程如下:∑===61i 84.2L )s (L i i p 码元/符号828.0L)S (==H η∑===61i 4.2L )s (L i i p 码元/符号98.0L)S (==H η (4)霍夫曼二进制编码过程如下:∑===61i 4.2L )s (L i i p 码元/符号98.0L)S (==H η (5)霍夫曼三进制编码过程如下:按3为底的信源熵为:∑==-='613484.1)(log )()S (i i i x p x p H 单位/符号()()()58.1304.008.0216.018.022.032.0L )s (L 61i =⨯++⨯+++==∑=i i p 码元/符号939.0L)S (='=H η (6)因为有6个符号,因此需要3bit 来进行编码,故需要的符号平均信息率为3bit/符号。

784.0L)S (==H η (7)98.0)S ()S (=+=εηH H 解得048.0=ε[]∑==-=612222527.0)S ()(log )S (i i i bit H p p σ532221029.210048.0527.0)S (⨯=⨯=≥-δεσL 因此,使用定长码则需要51029.2⨯个符号连在一起编。

4-12 设信源S 的N 次扩展信源为NS ,采用最佳编码对它进行编码,而码符号为{}r 21x ,x ,x X =,编码后所得的码符号可以看作一个新信源⎥⎦⎤⎢⎣⎡=⎥⎦⎤⎢⎣⎡r 21r 21p p p x x x P X求证:当∞→N 时,新信源X 符号集的概率分布趋于等概分布。

证明:由香农第一定理知()()N1logr S N L logr S N +≤≤ΗΗ 当平均码长达到极限值时,编码效率()logrS N L N Η= 这时编码后的信道信息传输率(新信源的信息传输率)logr R =即新信源的r 个符号(即码符号)独立等概分布,达到最大熵。

4-15设某二元无记忆信源⎥⎦⎤⎢⎣⎡=⎥⎦⎤⎢⎣⎡2.00.810P S 每秒钟发出2.5个信源符号。

将此信源的输出符号送入无噪无损信道中进行传输,而信道每秒钟只传送两个二元符号。

(1) 如果不通过编码,信源能否在此信道中进行无失真传输?。

(2) 如果通过适当编码,信源能否在此信道中进行无失真传输?如何进行信源编码?解:(1)如果不对信源进行编码,这时信源输出5.2(二元信源符号/秒),而信道传输速率为2(二元信道符号/秒),因为25.2>,所以不通过编码,该信源不能在信道中进行无失真编码。

(2)信源熵()信源符号/722.0S bit Η=二元无噪无损信道的最大信息传输率信道符号比特/1C =而信道每秒钟传送2个符号,所以该信道的最大信息传输速率秒比特/2C t =如果信源每秒钟发送2.5个信源符号,则信源输出的信息速率()秒比特/805.1S H 5.2R t =⨯=则t t C R <所以,通过适当编码,信源能够在此信道中进行无失真传输。

如何进行编码呢?我们将对N 次扩展信源进行信源编码。

当N=2时,对二次扩展信源进行霍夫曼编码。

编码过程如下2S概率 霍夫曼编码11s s 0.641 21s s 0.16 01 12s s 0.16 000 22s s 0.04001则单个符号的平均码长信源符号二元码符号/78.02L L 2______==所以,二次扩展编码后,送入信道的传输速率为95.15.278.0=⨯(二元码符号/秒)信源编码得到的二元码符号进入信道,即信道符号就是二元码符号,由题意可知,信道每秒钟可以传送两个符号。

因为295.1<,此时就可以在信道中进行无失真编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