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书履行期限届满后应只计算迟延履行债务利息,违约金终止计算
2010-09-09 09:53
笔者曾遇到这样一个案件:双方当事人因债权债务发生纠纷后,一方起诉后经法院调解后订立了调解协议,2009年12月1日由法院制作了调解书。
调解书载明:被告在2009年12月31日前向原告支付人民币1000万元及自2009年6月1日起至实际清偿日止,按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4倍计算的违约金。
调解书生效后,被告未及时付款。
经原告申请,法院于2010年2月1日下达执行裁定书。
然而,强制执行过程中,有关各方对调解书的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的计算产生争议。
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现逐一进行分析。
观点1:同时计算调解书约定的4倍银行贷款利率违约金和2倍银行贷款利率的法定迟延履行债务利息,合计为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6倍。
该观点的理由主要是在于:我国只规定法律文书规定的履行期限届满之后,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下称“银行贷款利率”)的2倍计算迟延履行债务利息,并未规定进入强制执行阶段后不能继续适用违约金。
因此,约定违约金和法定迟延履行债务利息应合并计算。
但是,该观点存在几个问题。
首先,违约金和迟延履行债务利息的目的都是为了促使当事人尽快履行义务,且两者都是由被执行人(被告)支付给申请执行人(原告),因此同时计算约定违约金和法定迟延履行债务利息明显属于重复制裁。
其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六条也明确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
这也说明法院不以国家强制力保护过高的利率,如果法院按银行贷款利率同时计算违约金和迟延履行债务利息,显然是和该精神相违背的。
第三,迟延履行债务利息的适用具有强制性,其实质是对当事人的损失进行一个平衡。
即无论当事人之前是否约定违约金,法律文书确定的履行期限届满后一律按银行贷款利率的2倍计算迟延履行债务利息,之前约定的违约金被法定迟延履行债务利息所取代。
观点2:按调解书约定的标准即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4倍计算违约金,迟延履行债务利息不计算。
理由:如果法律文书未约定违约金,则按法定的2倍同期银行贷款利率计算迟延履行债务利息;如法律文书确定的违约金高于2倍银行贷款利率,则以法律文书确定的利率为准计算迟延履行债务利息。
因此,本案应从2010年1月1日起依照调解书确定的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4倍计算迟延履行债务利息。
该观点同样存在不足。
首先,法院执行局(执行庭)对于案件的实体内容是没有任何裁量权的,无权以调解书约定的违约金取代法律强制性规定的迟延履行债务利息。
其次,该观点并
无明确法律依据,因此不可取。
观点3:调解书确定的履行期限届满后只按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2倍计算迟延履行债务利息,调解书约定的违约金不再计算。
即2009年12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按银行贷款利率的4倍计算违约金;2010年1月1日至实际清偿日,按银行贷款利率的2倍计算迟延履行债务利息。
笔者赞同第3种观点
(1)迟延履行债务利息由《民事诉讼法》直接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又对其进行了解释,具有法定性,排除了当事人的意思自治。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对于“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执行工作中如何计算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等问题的批复》第一条将其解释为“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贷款基准利率”,因此“加倍支付”即为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2倍。
所以,2009年12月31日调解书确定的履行期限届满之后,即2010年1月1日起至实际清偿日止应当按照银行贷款利率的2倍计算迟延履行利息,违约金不再计算。
其实,如果当事人不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而是自行向被执行人索要且被执行人愿意支付的话,按6倍银行贷款利率计算违约金和迟延履行债务利息法院也不会干涉。
然而,一旦当事人要求借助国家强制力实现其利益,就必须尊重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的调整。
调解书履行期限届满后,法定迟延履行债务利息就取代了调解书约定的违约金。
(2)从最高院其他有关司法解释的情形来看,2009年12月31日调解书履行期限届满后也应停止计算4倍银行贷款利率的违约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企业借贷合同借款方逾期不归还借款的应如何处理的批复》载明:“企业借贷合同违反有关金融法规,属无效合同。
对于合同期限届满后,借款方逾期不归还本金,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人民法院除应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法(经)发〔1990〕27号《关于审理联营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四条第二项的有关规定判决外,对自双方当事人约定的还款期满之日起,至法院判决确定借款人返还本金期满期间内的利息,应当收缴,该利息按借贷双方原约定的利率计算,如果双方当事人对借款利息未约定,按同期银行贷款利率计算。
借款人未按判决确定的期限归还本金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利息。
”由此也可看出,对于一方未履行义务的,自期限届满后即按2倍银行贷款利率支付迟延履行债务利息,之前约定的违约金或利息都停止计算。
(3)如前述,迟延履行债务利息实际上是在进入强制执行阶段后,通过国家强制力对当事人之间的利益进行平衡。
如当事人之前没有约定违约金或约定的违约金过低,通过迟延履行债务利息可以给予债权人保护;之前违约金过高的,可以通过迟延履行债务利息降低利息以平衡双方的利益。
因此,笔者认为:和判决书的执行一样,调解书履行期限届满后,其约定的违约金停止计算,只按银行同期款款利率的2倍计算迟延履行债务利息,这符合我国目前有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的精神,也是平衡双方当事人利益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