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传染病及其预防
研究性学习传染病及其预防
部门: xxx
时间: xxx
制作人: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修改
传染病及其预防研究性学习方案
研究课题名称:
传染病及其预防
设计者姓名
黄晓霞
所在学校所教年级ຫໍສະໝຸດ 八年级研究学科生物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健康和长寿是我们每个人的愿望。健康是当今人们特别关注的一个话题,传染病的话题对学生来说也并不陌生。引起各种传染病的罪魁祸首是什么,传染病是通过怎样的方式传播的,面对传染病我们该怎么做,等等,这些问题学生都很想知道。通过这次学习,学生可以自己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同时可以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获得新知识的能力、进行社会调查的实践能力。
3、课题介绍
本课题内容包括,传染病的概念,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学生通过结合生活经验、调查等方式,分清哪些是传染病,建立正确的传染病的预防观点,初步形成关注社会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结果通过课堂小组交流意见,最后通过总结,以墙报的形式进行展示。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案目的和方法(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案目和方法的阐述)
本课题内容包括,传染病的概念,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从学生对熟悉的相关传染病调查开始,通过调查了解传染病的相关特点,然后再分析资料知道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相关知识。最后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学习反馈,学生已把所学的知识融入到生活之中,养成了许多有助于身体健康的行为习惯,让学生更进一步地感受到学习生物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学习兴趣也相应的增高了。少数同学在活动中由于参与不积极,学习较被动,收获不大,对知识是一知半解。
2、联系好家长协助小组研究活动。
形成小组实施方案
每小组成员明确活动时间,内容、分工等。
讲解活动计划,指导学生制定研究方案。
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
1、分组探究,充分利用资源,走出门观察,采访父母、爷爷奶奶等,上网收集有关资料。
2、整理资料,交流信息。
3、各小组汇报情况,并对其他组提出建议。
4、出墙报。
1、教师随时跟进,及时了解学生的活动情况,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有序开展活动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2、和家长不断沟通,帮助家长协助孩子进行学习。
3、主动向各组了解获得的信息资料,及时跟踪了解各小组活动进行情况,为学生出谋划策,当好参谋指导作用,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1星期
八、总结与反思(实践后总结、反思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
2、组织学生初步了解活动的步骤,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方法。
1、利用演示文稿介绍本次活动的步骤和方法。
1课时
第二阶段 课题准备阶段
提出和选择课题
准备调查表
1、组织学生讨论。
2、对学生调查表的内容进行补充。
1课时
成立课题组
1、组织学生按共同的调查内容自主组合学习小组。
2、根据调查内容进行小组分工。
1、组织和协助小组分工。引导、鼓励每位学生参与到小组中去。
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从上个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对传染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能力的提高,传染病曾一度被人类遏制住肆虐的脚步。但近年来,不仅肺结核、疟疾和鼠疫等过去几乎销声匿迹的传染病又卷土重来,而且还产生了艾滋病、非典、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埃博拉病和疯牛病等一些新的传染病。可见,我们与传染病的斗争还才刚刚开始,这是一个艰巨的、长期的过程,不能有半点懈怠。而学生在这方面的知识相对少,通过此次学习,可以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建立正确的传染病的预防观点,初步形成关注社会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研究结果通过课堂小组交流意见,最后通过总结,以墙报的形式进行展示。
六、资源准备
学生:调查表,通过书籍、上网等搜集资料。
教师:准备PPT、通过书籍、上网等搜集资料。
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研究性学习的阶段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起止时间
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
1、了解本次活动的学习目的:明白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网站、多媒体还是其他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