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健康评估练习题(第七章-第八章)

健康评估练习题(第七章-第八章)

第七章心电图检查第一节临床心电图基本知识习题与自我评价【习题】(-)配对题1.Vl导联应置于 A.左腋前线与V4同一水平2.V2导联应置于 B.左腋中线与V4同一水平3.V4导联应置于 C.胸骨右缘第4肋间4.Ⅴ5导联应置于D胸骨左缘第4肋间5.V6导联应置于 E.左锁骨中线平第5肋间(二)填空题1.单个心肌除极过程中,在已除极部位与未除极部位的交界处形成一对电偶,电偶的____在前,____在后,除极的方向是____。

2.正常人心室除极时,从开始,向推进;心室的复极是从____向____,所以正常心电图的复极波方向与除极波主波方向一致。

3.额面六轴系统主要用于判断____的心电图波形以及测定4.心房除极过程中瞬间综合心电向量的轨迹构成了____,呈长椭圆形,前一部分代表____的除极向量,后一部分代表___的除极向量,中间部则为两房共同除极的向量。

5.心电图是立体心电向量环经____次投影形成的。

立体心电向量环在人体的额面、横面和侧面的投影,即第一次投影,形成____;平面心电向量环在额面六轴系统和心前区导联轴上的第二次投影,分别形成____和____。

(三)单项选择题1.正常心脏电激动起源于( )A 心房B.窦房结C.房室结D.心室2.I导联正极的探查电极应置于( )A.左上肢B右上肢C.左下肢D右下肢3ST段反映的是( ).A.心房除极过程的电位变化B心室除极过程的电位变化C心房复极过程的电位变化D心室快速复极过程的电位变化4.下图所示QRS波群的正确命名为( )A.QrB qRC RsD RS5.J点常用于( )A.P波时间点的测量B QRS时间的测量C.sT段偏移的测量D. T波振幅的测量(四)多项选择题l.心电图中反映心室复极过程的波段包括( )A.P-R段B. P-R间期C.ST段D.T波E.Q-T间期2.标准导联包括( )A.I导联B.Ⅱ导联C.Ⅲ导联D aVL导联E.aVF导联(五)思考题l.对疑有后壁心肌梗死的病人,为明确梗死部位, 应加做哪些导联的心电图?其放置的确切位置?2.心室除极过程中产生的心电向量环的名称是什么?其运行轨迹是怎样的?参考答案(一)配对题⒈C 2-D 3-E 4-A 5-B(二)填空题1.电源(正电荷) 电穴(负电荷) 电荷移动的方向2.心内膜心外膜心外膜心内膜3.肢体导联额面心电轴4.P向量环右房左房5.两心电向量图肢体导联心电图心前区导联心电图(三)单项选择题1.B 2A 3D 4C 5.C(四)多项选择题1.CD 2ABC(五)思考题1.对疑有后壁心肌梗死的病人,为明确梗死部位,应加做哪些导联的心电图?描述其放置的确切位置?临床上对疑有后壁心肌梗死的病人,一般需要加做心前区V7~V9导联的心电图。

其放置位置为:V7位于左腋后线V4水平处;V8位于左肩胛骨线V4水平处;V9位于左脊旁线V4水平处。

2.心室除极过程中产生的心电向量环的名称是什么?其运行轨迹是怎样的?心室除极过程所产生的瞬间综合心电向量的轨迹构成QRS向量环。

QRS向量环起自室间隔中上1/3,然后依次指向右前下、左前下、左后下、左后上方,最后回到零点。

第二节正常心电图习题与自我评价(一)、配对题1、P波振幅的测量 A 自QRS起始部的上缘垂直地测量至该波的顶点2.R波振幅的测量 B.J点后60毫秒处该波段下缘距参考水平线下缘的垂直距离3.s波振幅的测量 C.以P波起始前的水平线为参考水平线4.ST段抬高的测量 D.自QRS起始部的下缘垂直地测量至该波的底端5.ST段压低的测量 E.J点后60毫秒处该波段上缘距参考水平线上缘的垂直距离(二)填空题1.如QRS起始部为一斜段,测量QRS波群、J点、和U波振幅应以___作为测量参考点。

2.ST段移位的常见形态有__ 、和____。

3.室壁激动时间是指经__和R波顶点的两条垂直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如有R’波,则应测量至__ ;如R波有切迹,应测量至____。

4.心电图学中所指的心电轴是平均QRS电轴在~___上的投影。

一般采用平均心电轴与__之间的角度来表示平均心电轴的偏移方向。

5.钟向转位指心脏沿其长轴(从___观察)发生顺钟向或逆钟向方向的转动,可通过心前区导联中___波形(____的波形)出现的位置来判断。

6.P波方向在I、Ⅱ、aVF、V4~V6导联均____, 导联倒置。

7.肢体导联的QRS波群其正向波与负向波绝对值相加一般不应都低于____,心前区导联的QRs波群正向波与负向波绝对值相加不低于___,否则称为低电压。

8.正常情况下,T波方向大多与___的主波方向一致。

9.Q=T间期的长短与的快慢密切相关。

心率越快,QT间期越短;反之则越长。

当心率为60~100次/分时,αT间期的正常范围为____。

10.如V1导联P波为正负双向时,其负向波称为____,即PtfⅤ1,以其波幅与时间的乘积表示强度,正常人Ptf V1绝对值__ 。

(三)单项选择题1.若走纸速度为25mm/s时,心电图记录纸上横向1小格(1mm)代表的时间值为( )A 0.02s B.0.04s C 0.1s D. 0.2s2.若定准电压取2mV时,心电图记录纸上纵向1小格(1mm)代表的电压值为( )A。

0.01mVB。

0.05mVC。

0.1mVD。

0.5mV3.心电图形显示I导联主波为负向波,Ⅲ导联主波为正向波,提示电轴( )A.不偏B.右偏C极度右偏D左偏4.当过渡区波形出现在Vl、V2导联,常见于( )A。

右心房肥大B。

左心房肥大C。

右心室肥大D。

左心房肥大5.正常肢体导联的P波振幅应小于( )A. 0.15mVB. 0.20mVC. 0.25mVD.0.30mⅤ6.心率在正常范围时,成年人的P-R间期为( )A.. 0.06~0.12sB. 0.12~0.18sC. 0.06~0.18sD. 0.12~0.20s7.正常成年人QRS波群的时间为( )A. 0.06~0.10sB. 0.08~0.12sC. 0.10~0.14sD. 0.12~0.16s8.在任一导联中(aVR除外),ST段压低均不应超过( )A。

0.01mV B。

0.05mVC. 0.10mV D。

0.15mV9.正常心电图以R波为主的导联中,T波的振幅( )A。

不低于同导联R波的1/4 B.不低于同导联R波的l/5C。

不低于同导联R波的1/10 D.不低于同导联R波的1/2010.正常人V1导联的室壁激动时间为( )A.不超过0.03sB.不超过0.05sC。

不超过0.08s D.不超过0.10s(四)多项选择题1.正常心电图,ST段抬高的范围为( )A。

肢导联不超过0.1mV B。

V4~V6导联0.2mVC。

Vl导联不超过0.3mV D。

V2导联不超过0.4mVE。

V3导联不超过0.5mV2.正常心电图心前区导联QRs波群的振幅为( )A。

Rv1不超过0.5mV B。

Rv5不超过3.0mVC。

Rv1+Sv5不超过l.2mV D。

Rv5+Sv1不超过4.0mV(男性)E。

Rv5+Sv1不超过4.5mV(女性)(五)思考题1.如下图的走纸速度为25mm/s,定准电压为1mV=1cm,请正确测量该心电图各波段的振幅和时间。

2.若某病人的心电图图形显示其心律不齐,如何计算该病人的心室率和心房率?参考答案(一)配对题⒈C ⒉A ⒊D ⒋E ⒌B(二)填空题l。

ST段T波QRS波群起点2.水平型下垂型上斜型3.QRS波群起始部R’峰切迹第二峰4.额面I导联正侧段5.心尖部向心底部过渡区R/S≈16.直立aⅤR7. 0.5rnV 0.8rnV8.QRS波群9.心率0.32~0.44s10.Vl导联P波终末电势≤0.04mm・s(三)单项选择题1.B 2B 3B 4C 5C 6D 7A 8B 9C10.A(四)多项选择题1.ACE 2CD(五)思考题1.如下图的走纸速度为25mm/s,定准电压1mV=1cm,请正确测量该心电图各波段的振幅和时间。

该图的测量结果为P波的振幅为0.15mⅤ,R波的振幅为0.65mV,s波的振幅为0.25mV,ST 段无偏移,T波的振幅为0.2mV;P波的时间为0.08s,PR间期为0.16s,qrs波群的时间为0.06s,Q-T间期为0.32s。

2.若某病人的心电图图形显示其心律不齐,如何计算该病人的心室率和心房率?心律不规则时的心率测算方法有两种,即:①需测量5个以上连续的RR或PP间距的秒数,求出平均值,然后按公式心率-cO/R-R或P-P平均值(ω,可较准确地求得每分钟心室率或心房率;②数30大格(共6s)内的QRs波群或P波的个数(压线不算),乘以10,即为每分钟的心室率或心房率。

第三节异常心电图习题与自我评价【习题】(-)配对题l.T波直立A心外膜下心肌缺血2.T波倒置B心内膜下心肌缺血3.T波双向C心脏双侧对应部位心内膜下心肌均缺血(二)填空题1.对于判断左心室肥大,____是诊断的必备条件,在此基础上,结合一项其他阳性指标,即可诊断。

如仅有左心室振幅增高,而无其他任何阳性指标者,心电图应诊断为____。

2.当右心室肥大达到一定程度时,改变正常以___占优势的心室除极特征,使心室除极的QRs 向量环转向____或____,相继引起复极改变,心电图上才可表现出特异的QRS波群及sT-T的变化。

3.临床上描记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所记录到的是3种改变的混合图形,即坏死区出现,靠近坏死区的周围受损心肌呈____,而外围影响较轻的缺血心肌呈。

4.临床上根据疾病时间和心电图特征将心肌梗死分为___、____和慢性稳定期(陈旧期)。

5.各种原因使心脏激动的____或(和)____出现异常而引起心脏节律的改变,称为心律失常。

6.心脏激动全部或部分起源于窦房结以外的部位,称为____,分为和7.慢-快综合征是指在显著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等基础上,反复出现・,如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等。

8.期前收缩后心房和(或)房室交界区处于不应期,随后的一次窦性冲动不能引起心房和心室激动,使期前收缩后出现一段较长的间歇,称为____。

9.期前收缩与其前正常搏动的时距,称为____。

10.联律间期与代偿间歇之和小于正常心动周期的2倍,称为____。

11.联律间期与代偿间歇之和等于正常心动周期的两2倍,称为____。

12.偶发性期前收缩指的是期前收缩不超过____;____期前收缩指的是期前收缩>5个/分钟。

13.同一导联上出现两种或以上形态及联律间期互不相同的期前收缩,称为__,提示存在___。

⒕。

同一导联上出现两种或以上形态的期前收缩,但联律间期固定,称为。

15.若每次正常窦性搏动之后出现1个期前收缩,称为____;每2次正常窦性搏动之后出现1个期前收缩或每次正常窦性搏动之后出现2个期前收缩,称为~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