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滚刀的角度模型
齿轮滚刀角度模型
演讲:苗志民 组员:蒋国芸
江峰
内容摘要
1 2 3 4
齿轮滚刀的加工原理 齿轮滚刀的角度模型
齿轮滚刀的结构参数
齿轮滚刀的铲齿
齿轮滚刀的加工原理
1、概述:
齿轮滚刀是按展成法加工齿轮的刀具,可以用来 加工外啮合齿轮的直齿轮、斜齿轮、标准齿轮和变位 齿轮。它的加工范围很广,模数从0.1~40的齿轮,均 可用滚刀加工,且同一把齿轮滚刀可以加工模数,压 力角相同而齿数不同的齿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齿轮滚刀的角度模型
顶刃后角α p:由于齿轮滚刀的螺旋升角很小,可近
似的认为端面后角就是顶刃后角。一般可取α p为10 º ~12 º 。
侧刃后角α0:一般不小于 3 º
模型轮廓图
顶刃后角和侧刃后角
齿轮滚刀的结构参数
1、直径和螺旋升角
增大滚刀直径可增大内孔直径,可提高滚刀的加 持刚度,从而可采取更大的进给量,提高切削效率; 滚刀外径增大还可以降低齿面粗糙度和延长滚刀的使 用寿命。 但滚刀直径过大,也会降低滚齿生产率; 所以根据滚刀分圆直径d0与螺旋升角λ0的关系:
滚刀旋向与被切齿轮旋向相同:
滚刀旋向与被切齿轮旋向相反:
φ= β- λ0
φ= β+ λ0
齿轮滚刀的铲齿
铲齿分为轴向铲齿和径向铲齿两种。
1.轴向铲齿:铲齿时,滚刀旋转,铲刀以滚刀基本蜗 杆的的导程做轴向进给,是铲刀沿基本螺杆螺旋面前进。 滚刀每转过一个刀齿,轴向铲齿一次,产削量为K,这样 加工出来的滚刀侧后刀符合对齿轮滚刀侧后刀面的要求。 但由于滚刀刀齿在轴向没有足够的铲刀退刀空间,铲齿比 较困难,生产上少用。
齿轮滚刀的角度模型
1.滚刀基本蜗杆
根据滚切原理知, 滚刀基本蜗杆的端面
齿形应是渐开线,法
向模数和压力角应分 别等于被切齿轮的法 向模数和压力角。
齿轮滚刀的角度模型
2、刀具切削角度:
前角γ :齿轮滚刀为了便于制造和测量,一般都采 用零度前角。粗加工滚刀为改善切削条件和提高切 削效率,采用正前角,一般情况取γ=7º ~12º ;
滚刀图片
齿轮滚刀的加工原理
2、工作原理:
齿轮滚刀是利用螺旋齿轮啮合原理来加工齿轮的, 在加工过程中,滚刀相当于一个螺旋角很大的斜齿圆 柱齿轮,与被加工齿轮作空间啮合。
主运动:滚刀的旋转运动B11; 进给运动:滚刀沿齿轮的轴向进给A2; 展成运动:滚刀的旋转运动和工件旋 转运动组成的复合运(B11+B12); 滚齿加工工作原理
1.铲齿顶;铲刀通常从齿顶的后部开始切削金属,然后逐渐移向
前面,为了加大切削量,采用较小的走刀量(不使用原来的螺纹 挂轮)而加大切削深度,m<4的滚刀一次就可产去齿顶全部的铲 背量,m>4的滚刀经过两次铲背。铲刀上可以磨成两个阶梯形的 切削刃。
2.铲齿形两侧;铲好一侧后用角度样板检验齿形角,然后再铲
α α
KX S
KX S
2.径向铲齿;齿刀做径向铲齿运动,径向铲削量为K,生产 中主要采用这种铲齿方法。
α
α
K
S
K S
齿轮滚刀的铲齿
铲齿是滚刀制造过程中主要而又独立的工序之一,对滚刀进行铲 背加工的目的是使滚刀得到后角,这道工序必须达到一定的精度 ,对于需经过磨齿的滚刀,它是铲磨的预加工,要在齿厚及外圆 上留出铲磨余量,铲齿顺序如下:
mz sin λ d
n 0 0
0
外径的选用原则:在要求精度高或被切齿数较多 时,外径要大些,以减小其螺旋升角,从而减小齿形 误差。但在通常情况下,应尽量保证滚刀刚度前提下, 尽可能减少滚刀外径。
齿轮滚刀的结构参数
2、容屑槽:
a)直槽滚刀
b)螺旋槽滚刀
c)滚刀容屑槽的导程
齿轮滚刀的结构参数
3、齿轮滚刀的安装角度
另一侧,再检验齿形角及齿厚。
3.铲齿沟;此工步用于m>3.75的滚刀,用磨薄的尖头车刀铲削。 4.铲齿顶倒角;此工步用于m>2的滚刀,模数小的可在磨齿时
直接磨出齿顶圆角,模数较大时可在铲齿时铲出一个倒角,磨齿 时在修磨成圆弧。 (铲齿后滚刀要在万能工具显微镜或滚刀检查仪上测量其齿距误 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