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滑轮PPT下载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滑轮PPT下载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滑轮PPT下载
23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滑轮PPT下载
考点三、滑轮组的实验探究
1、小军同学为了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省力情况”,使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前,小军用弹簧测力计测得动滑 轮的重力为1.0 N,每个钩码的重力为0.5 N;实验过程中,小军多次改变动滑轮所挂钩码的数量,分别记下每次所挂 钩码的重力及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并将其填写在预先设计好的记录表中(见下表)
A.两个滑轮均为定滑轮
B.人将绳子拉过1m,物体也上升1m
C.物体匀速上升时,人对绳子的拉力为200N
D.使用该装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滑轮PPT下载
15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滑轮PPT下载
解析
【解析】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 杠杆,省力但要费距离。本题中的装置为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
1.如图所示,F1=4N,F2=3N,此时物体A相对于地面静止,物体B以0.1m/s的速度在物体A表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 动(不计弹簧测力计、滑轮和绳子的自重及滑轮和绳子之间的摩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F2的功率为0.6W B.弹簧测力计读数为9N C.物体A和地面之间有摩擦力 D.如果增大F2,物体A可能向左运动
B.FA=FB=3FC D.3FA=2FB=6FC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滑轮PPT下载
10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滑轮PPT下载
考点一、水平放置时,拉力与摩擦力分析,及 效率功率等
6、如图所示,滑轮重力和摩擦均不计,物体重力都是100 N,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都是30 N,当物体做匀速直 线运动时,则物体分别作用于各绳端的拉力F1=____N,F2=____N,F3=____N。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滑轮PPT下载
16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滑轮PPT下载
考点二、竖直放置时,拉力与重力关系,及效 率功率等
4.如图是胖子和瘦子用滑轮组锻炼身体的简易装置(忽略轮重及滑轮和绳之间的摩擦)。
⑴瘦子固定不动,胖子用力F1拉绳使货物G匀速上升。 ⑵胖子固定不动,瘦子用力F2拉绳使货物G匀速上升。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4
考点一、水平放置时,拉力与摩擦力分析,及 效率功率等
2.用水平力F1拉动如图所示装置,使木板A在粗糙水平面上向右匀速运动,物块B在木板A上相对地面静止,连接B与 竖直墙壁之间的水平绳的拉力大小为F2。不计滑轮重和绳重,滑轮轴光滑。则F1与F2的大小关系是( )
A.F1=F2
B.F2<F1<2F2
【解答】当瘦子不动时,滑轮B根据物体上下移动,它是动滑轮;当胖子不动时,滑轮B不随物体上下移动,它是定 滑轮;而A和C始终都是定滑轮,故A错误,C正确;
因为滑轮C是定滑轮,所以瘦子的拉力F2=G;滑轮B受到胖子向上的拉力F1,向下的物体重力和拉力,而重力和拉力 相等,所以F1=2G,因此F1>F2 , 故B、D错误。故选C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滑轮PPT下载
18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滑轮PPT下载
考点二、竖直放置时,拉力与重力关系,及效 率功率等
5.工人师傅用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运送货物上楼,每件货物重100 N,每次运送的量不定,图乙记录了在整个过程中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货物重力增加而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动滑轮重为____ N,当某次运送4件货物时,绳子的拉力F 是____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不考虑绳重和摩擦)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滑轮PPT下载
19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滑轮PPT下载
考点二、竖直放置时,拉力与重力关系,及效 率功率等
6.如图所示是建筑工人利用滑轮组从竖直深井中提取泥土的情形。某次操作中,工人用400 N的拉力F在1 min内将 总重为900 N的泥土匀速提升5 m。则在这段时间内:
(1)拉力F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滑轮PPT下载
9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滑轮PPT下载
考点一、水平放置时,拉力与摩擦力分析,及 效率功率等
5、如图所示,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弹簧测力计A、B、C的示数分别为FA、FB、FC,以下有关弹簧测力计示数的 关系,正确的是( )
A.FA=FB=FC C.2FA=FB=3FC
(1)在4~6s内,重物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
(2)在2~4s内,绳自由端下降的平均速度。
(3)在0~2s内,重物对地面的压力大小。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滑轮PPT下载
22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滑轮PPT下载
解析
【答案】(1)由图丙可知,在 4~6s 内,重物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v3=2.0m/s,重物 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 P=Gv3=80N×2.0m/s=160W。
不计绳重和摩擦,则
F=1(G n
物+G
动)。动滑轮的重力
G
动=nF3-G
物=2×50N-80N=20N,在
0~2s 内,由图乙可知,此时的拉力 F1=30N,把动滑轮和重物看成整体,则这个整体受到
向下的总重力、向上的支持力以及 2 股绳子向上的拉力且处于静止状态,由力的平衡条件得:
F 支+2F1=G 物+G 动,则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F 支=G 动+G 物-2F1=20N+80N-2×30N=40N。 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此过程中重物对地面的压力 F 压=F 支=40N。
B.物体M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10N
C.水平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20W
D.1s内滑轮对物体M做功为10J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滑轮PPT下载
8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滑轮PPT下载
解析
【解析】如图所示,n=2,物体做匀速运动,物体M与地面间的摩擦力f=nF=2×10N=20N;弹簧测力计移动的速 度v′=nv物=2×1m/s=2m/s,拉力F做功的功率P=Fv′=10N×2m/s=20W,1s内滑轮对物体M做功W=fs=fv物t= 20N×1m/s×1s=20J。
A、滑轮A、B、C都是定滑轮 C.滑轮 A、 C的作用相同
B.F1=G
D.F1<F2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滑轮PPT下载
17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滑轮PPT下载
解析
【解析】(1)不随物体上下移动的滑轮是定滑轮,跟随物体上下移动的滑轮是动滑轮;
(2)以滑轮B为对象受力分析,可得到F1与G的关系;以滑轮C为对象受力分析,可得到F2与G的关系,进而得到两个 拉力的大小关系。
(2)由图甲可知,承重绳子的股数 n=2,已知在 2~4s 内重物上升的竖直高度为 2m,则绳子 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nh=2×2m=4m,所用的时间 t=4s-2s=2s,则在 2~4s 内,绳自由 端下降的平均速度 v=st=42ms=2m/s。
(3)由图丙可知,物体在 4~6s 内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乙可知,此时的拉力 F3=50N,因为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滑轮PPT下载
12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滑轮PPT下载
考点二、竖直放置时,拉力与重力关系,及效 率功率等
1.A、B两种实心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1所示,把体积相等的A、B物体挂在滑轮组下,若要使它们处于静止 状态,则图2的虚线框内悬挂B物体的个数是(不计摩擦和滑轮的自重)( )
滑轮
考点目录
考点一、水平放置时,拉力与摩擦力分析,及效率功率等 考点二、竖直放置时,拉力与重力关系,及效率功率等 考点三、滑轮组的实验探究 考点四、滑轮组与杠杆、浮力等结合计算分析 考点五、滑轮组在生活中的应用
【注意】使用滑轮组时,不仅考虑动滑轮重力,有些还要考虑滑轮的摩擦。
2
考点一、水平放置时,拉力与摩擦力分析,及 效率功率等
7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滑轮PPT下载
考点一、水平放置时,拉力与摩擦力分析,及 效率功率等
4.]如图所示装置,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M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弹簧秤读数为10N,物体M的运 动速度为1m/s(若不计滑轮与绳子质量、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滑轮与轴间摩擦)。那么在此过程中( )
A.物体M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5N
中考复习:滑轮PPT下载
13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滑轮PPT下载
考点二、竖直放置时,拉力与重力关系,及效 率功率等
2.如图所示,体重为510N的人,用滑轮组拉重500N的物体A 沿水平方向以0.01m/s的速度匀速运动。此时滑轮组的 机械效率为75%,运动中物体A受到地面的摩擦阻力为物体重力的0.3倍。不计绳重、滑轮摩擦,地面上的定滑轮与 物体A相连的绳子沿水平方向,地面上的定滑轮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沿竖直方向人对绳子的拉力与对地面的压力始终 竖直向下且在同一直线上。则下列计算结果不正确的是( )
(2)拉力F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大?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滑轮PPT下载
20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滑轮PPT下载
解析
【解】(1)拉力F所做的有用功为:W有=Gh=900 N×5 m=4 500 J。 (2)拉力F移动的距离s为:s=3h=3×5 m=15 m, 拉力F所做的总功为:W总=Fs=400 N×15 m=6 000 J, 则拉力F做功的功率P为:P=100 W。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75%。
6
解析
【解析】以B为研究对象,本题中它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弹簧测力计对它向左的拉力,物体A对它的向右 的摩擦力。当B与A发生相对运动时,无论如何拉滑轮,B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所以B始终处于平衡状态,拉力和摩 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以知道B受到的摩擦力为3N,方向向右。此滑轮是动滑轮,绳子移动 速度是滑轮移动速度的2倍,所以滑轮移动速度为0.1m/s。若不计各种摩擦和滑轮重、弹簧测力计重、绳重等,A对 绳子的拉力等于拉力F的一半,绳子拉物体A的力为5N,拉力的功率为1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