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道路可研报告

城市道路可研报告

目录第一章项目概况 (1)1.1 工程概况 (1)1.1.1 项目名称 (1)1.1.2 建设地点 (1)1.1.3 项目业主 (1)1.1.4 可研编制单位 (1)1.2 项目建设背景及项目过程 (1)1.2.1 项目建设背景 (1)1.2.2 项目实施总体思路 (3)1.2.3 项目过程 (3)1.3 编制依据 (3)1.4 编制原则 (5)1.5 编制主要内容 (6)第二章项目建设必要性 (7)2.1 旺苍社会经济现状 (7)2.2 自然条件 (8)2.2.1 地形地貌 (8)2.2.2 气候水文 (9)2.2.3 地震效应 (9)2.3 工程、水文地质 (10)2.3.1 地质构造 (10)2.3.2 水文地质 (10)2.3.3 地下水 (10)2.4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11)2.4.1 本工程的建设是恢复城市功能,保证灾区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的需要 (11)2.4.2 本工程的建设有助于促进旺苍县灾后经济尽快恢复 (11)2.4.3 本工程的建设可以提高旺苍就业率,支持旺苍灾区经济的持续发展 (12)2.5 项目建成后可实现的社会效益 (12)第三章交通分析与预测 (13)3.1 旺苍县城市道路交通现状 (13)3.1.1 城市外交通现状 (13)3.1.2 城市内部交通 (13)3.2 交通量预测 (14)3.2.1 趋势交通量预测 (14)3.2.2 转移交通量预测 (15)3.3机动车道数拟定 (19)3.3.1 现状断面单向机动车道设计通行能力 (19)3.3.2车道数初步拟定 (20)3.4 建设标准适应性分析 (22)第四章道路方案设计 (25)4.1 方案设计原则及设计标准 (25)4.1.1 设计原则 (25)4.1.2 设计标准 (26)4.1.3 建设标准论证 (28)4.2 工程建设范围及规模 (30)4.3 道路工程设计 (30)4.3.1 道路平、纵、横断面设计 (30)4.3.2 路基工程 (33)4.3.3 路面工程 (35)4.3.4 道路交叉设计 (37)4.4 排水工程设计 (39)4.4.1 排水工程概况 (39)4.4.2 排水设计标准及规范 (40)4.4.3 技术标准 (41)4.4.4 排水工程设计方案 (45)4.4.5 排水工程建设目标 (46)4.5 给水工程设计 (47)4.5.1 给水工程概况 (47)4.5.2 给水设计标准及规范 (48)4.5.4 给水管网设计方案 (49)4.5.5 给水工程建设目标 (51)4.6 附属工程设计 (51)4.6.1 交通安全及管理设施 (51)4.6.2 无障碍设计 (54)4.6.3 照明工程设计 (56)4.6.4 绿化工程设计 (58)第五章项目招投标及实施方案 (60)5.1 项目招投标 (60)5.1.1 实施原则 (60)5.1.2 项目执行单位的选择 (60)5.1.3 项目招投标方案 (60)5.2 项目实施进度 (62)第六章资金筹措及投资估算 (63)6.1 编制范围 (63)6.2 编制依据 (63)6.3 人工、材料、设备价格采用 (64)6.4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内容及费率标准 (64)第七章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 (65)7.1 环境保护 (65)7.1.1 环境标准 (65)7.1.2 环境污染因素分析 (65)7.1.3 主要污染防治对策及措施 (67)7.1.4 环境评价 (69)7.2 水土保持 (69)7.2.1 施工临时占地的恢复措施 (69)7.2.2 料场的恢复措施 (69)第八章效益分析与社会评价 (70)8.1 经济效益 (70)8.2 社会效益 (70)8.3 环境效益 (71)8.4 评价结论 (71)第九章结论及建议 (72)9.1 结论 (72)9.2 建议 (72)第一章项目概况1.1 工程概况1.1.1 项目名称广元市旺苍县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城镇基础设施项目(凤凰梁、商业南街片区道路改造)1.1.2 建设地点四川省旺苍县县城1.1.3项目业主旺苍县规划和建设局1.1.4可研编制单位1.2 项目建设背景及项目过程1.2.1 项目建设背景“5.12”汶川特大地震和连续的余震,共造成旺苍县38个乡镇、382个村(社区居委会)、2513个社、14.7万户45.47万人受灾,其中重灾19.6万人,灾害直接损失达123.9亿元。

属国家认定的29个重灾县之一。

1、地震灾害造成16人死亡,受伤262人(其中23人重伤)。

2、城镇和农村居民房屋破坏。

城镇居民房屋全毁61.93万平方米,损毁房屋118.09万平方米;农村房屋倒塌281.61万平方米,受损469.13万平方米。

3、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损毁。

损毁公路1656.35公里;桥梁122座;损毁城市供排水管道30.3公里,供气管网0.5公里,城市道路19.6公里;损毁水库39座,灌溉渠道208.5公里,防洪堤12.6公里,乡村饮水供水站1950处,管网488公里,提灌站200座;城镇及农村供电线路受损332.88千米,损坏变电站10座,变压器11台;校舍损毁40.919万平方米;受灾医疗单位共523(含村卫生站182个,36个计划生育服务站,261个村服务站),受损业务用房12.4万平方米;文化市场、文化产业设施和公共文化设施受损437个,受损房屋面积4.65万平方米,体育设施经济损失366万元;损毁广播电视台站38个,损毁房屋0.898万平方米;单位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受损房屋20.22万平方米。

4、三大产业损失严重。

受灾工矿企业343个,损毁厂房41.89万平方米,设备设施受损5297台套;乡镇煤矿房屋受灾19.73万平方米,煤矿巷道损失12.5千米;农田受损2.6841万亩,农作物受灾2.1075万亩,经济作物受灾3.5563万亩,林木损毁面积14.5万亩,畜禽养殖场受损52.8万平方米,生猪死亡11.5万头,退牧还草受损4.1万亩;受损景区1个,受损景区道路42公里,断道景区公共设施6处,旅游接待中心受损0.26万平方米,金融业受损房屋4万平方米,流通领域受损业务用房12.41万平方米,社区服务和养老服务业受损业务用房0.51万平方米,劳动保障受损38个站所,业务用房0.48万平方米,人力资源市场受损1个,社会保险服务机构受损8个,职业培训机构受损1个。

5、生态环境严重破坏。

地震引发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严重,形成了地质灾害点462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城镇基础设施(道路、桥梁、排水设施等)受损严重,给城市的生产、生活秩序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根据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旺苍县是国家确定的51个重灾县、市、区之一。

旺苍县城镇基础设施是省、市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重点建设项目。

本工程位于旺苍县凤凰梁、商业南街片区片区,涉及范围广,包括了凤凰路、商业南街、建设路三条道路的改造。

本次凤凰梁、商业南街片区片区城市道路改建和改建工程资金来源为中央灾后重建资金。

基于此,旺苍县规划与建设局委托我院承担广元市旺苍县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城镇基础设施,凤凰梁、商业南街片区道路改造项目可行性论证,并编制本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2.2 项目实施总体思路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给旺苍县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重大影响,城镇基础设施造成严重破坏,根据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城镇体系专项规划》,旺苍县属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高、具有一定区位优势的城镇,在发展规模上可根据灾后恢复重建和今后长远发展需要适当扩大。

对于城镇道路恢复重建,以国家相关规划技术标准为依据,突出城市道路作为城镇生命线的功能,增强城镇防灾减灾能力。

优先恢复满足群众基本生活生产所需的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同时适当优化提升城市道路交通系统服务水平。

因此灾后重建要求在恢复原有市政道路设施的基础上适当提高标准,以确保在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后能正常运行或很快修复,吸取特大地震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沉痛教训,从有利于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和长治久安,有利于抵御地震等各种自然灾害,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按照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型城镇、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的总体要求,对灾后市政设施进行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科学选址,提高城镇建设的总体水平。

1.2.3项目过程2010年9月受旺苍县规划和建设局委托,完成此次广元市旺苍县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城镇基础设施,凤凰梁、商业南街片区道路汶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3 编制依据1、《国务院关于做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08]22号)2、《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国务院526号令)3、《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国发[2008]31号)4、《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城镇体系专项规划》5、《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6、《旺苍县城总体规划说明书》(2005年编制)7、《旺苍县灾后恢复重建实施规划》8、《旺苍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9、《旺苍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及2015年远景规划纲要》;10、旺苍县经济发展战略报告11、旺苍县乡村旅游规划12、旺苍县县志13、2009年旺苍统计年鉴14、广元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元市征地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及住房拆迁安置办法》的通知15、汶川地震城镇灾后重建体系规划1028发文稿16、《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2004年3月17、《市政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建标【2007】164号建设部18、《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及参数实施细则》1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2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实施细则》(2000年3月20日)2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污染防治法》(2005年4月1日)2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实施)2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10月1日实施)24、《城市污染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2000年6月)25、《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4 编制原则1、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遵照国家颁布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突出道路城镇市政基础设施的重要作用,增强城镇防灾减灾能力;优先恢复满足群众基本生活生产所需的基础设施,适当优化提升市政基础设施系统建设水平。

2、符合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立足于既有设施的恢复和修缮,做到交通与土地利用相协调;在城镇人口分布和用地布局有较大变动的情况下,随之进行必要的调整,依然能满足需要。

3、根据旺苍县近年来经济建设情况和国家经济的发展形势,结合震后旺苍县的具体情况,本次项目市政设施的灾后改建,应形成合理的城镇市政基础配套设施,使配套更加完善、更加人性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