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主动脉关闭不全超声特点

主动脉关闭不全超声特点


.
.

≥ 65%
≥ 60%
.
3.返流分数法:
• 返流量: 收缩期主、肺动脉瓣根部搏出量,两者差值
• 返流分数(RF)返流量与主动脉瓣口搏出量比 Kieabatake测量: 30例正常与AR 20例返流比结果 正常返流分数 2.4% 返流分数 :Ⅰ度返流 28.0% Ⅱ度返流 32.6% Ⅲ度返流 53.3% Ⅳ度返流 62.4% 经X-线升主动脉造影测量返流分级高度相关, 但AR合并狭窄,或肺动脉瓣有返流此方法不适用
各型主动脉瓣狭窄的超声表现
瓣膜性狭窄、主瓣上或瓣下狭窄超声表现 瓣下狭窄:先天性左室流出道部分或大部分狭窄 引起左室、主动脉根部之间压差增大 超声表现:收缩期主动脉瓣粗大扑动,主瓣后叶明显 伴有收缩早期关闭 多普勒分别测量左流与瓣上的频谱血流速度 膜型瓣下狭窄:左流漂浮的线样回声,2D呈膜性结构 主动脉瓣开放幅度正常但有收缩中期关闭 肌型瓣下狭窄: 瓣下异常纤维肌束,心内膜垫组织 侵入左室流出道 超声显示: 室隔的左侧面向左室流出道偏移 室隔与左室后壁对称性肥厚,左流变小
多普勒血流频谱
特征:舒张期正向高速度、宽频带的湍流,顶端钝圆 上升支陡直下降支慢,重度三角形下降斜率大 轻度梯形在舒张早期,中等量持续全舒张期
AR速度:最大速度(Vmax)>400cm/秒,漏口 2-4mm,750cm/秒 AR+MS联合瓣膜病Vmax略低跨瓣压差随之升高
声谱伴有吹风样柔和的舒张期
异常附加音: 穿孔---海鸥鸣、撕裂游瓣叶活动撞击 血流的噪声
联合瓣膜病主动脉瓣返流彩色多普勒测值(X+SD)
彩色血流频谱 轻AR 重MS 中AR 中MS 重AR 轻MS 长轴(cm) 3.21±1.67 3.42±1.08 3.96±1.84 容积(ml) 3.32±2.67 5.92±5.88 21.53±3.84 Vmax 235.5±106.7 240.0±26.40 270.30±229.0 Δ P 24.45±20.10 40.30±26.50 47.30±80.00 最大速度 Vmax(cm/秒) 跨瓣压差 Δ P(mmHg)
.
各型主动脉瓣狭窄的超声表现
老年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
1.钙化部位发生在瓣叶边缘根部 50~88岁,男多于女 2.各叶发生率无冠瓣钙化61.4% 右冠瓣42.9% 左冠瓣 32.9% 3.单叶钙化57.1%, 双叶14.1%, 三叶17.0% 4.主狭发生率,各报告分别4.6%,14.3%及24% 5.AS超声共同特点: 老年钙化狭窄合并瓣环钙化AR多达77.1% 左室舒张期顺应性降低及心力衰竭 心肌缺血及心律紊乱严重者需换瓣治疗
主动脉瓣上狭窄:
主动脉瓣上狭窄:局限性或阶段性,左室射血受限、 压力升高、负荷加重 超声表现: 室隔与左室后壁增厚 失代偿后左室增大、左流增宽。 彩色显示:狭窄处有一细窄蓝为主花色血流 频谱显示:收缩期负性高速湍流
主动脉瓣狭窄程度的估测
主瓣狭窄程度:根据收缩期瓣叶开放的 幅度与面积判断
主动脉瓣狭窄程度估测方法
轻 中 重 其 他
.
Wyman 瓣口面积(cm²) > 1.0 1~0.75 <0.75 非急症 >0.75 开放幅度 >14.9 9.9 4.5 10.0 范围(mm) (9~20) (4~15) (0~11) (3~15.0) Yeh 瓣尖分离 13~19 7~12 < 60 吉川纯-瓣尖分离 53.1 29.9 <29 正常 72.6~0.4 与AO内径比率 (42~62) (20~35) (63~92%) Dopp Vmax 200.0 300.0 >400 AT/ET比值 0.45~0.5 0.51~0.54 >0.55 正常0.26~0.4 跨瓣压差ΔP 5~30 30~60 >60 正常 < 50 胡德祥瓣口面积 <1.5 ≥1.0 ≥0.7 cm² <1.0 <0.7 平均压差mmHg ≤25 >25 >50 . 由于受到瓣叶病理改变的不同• ,左心室收缩力的大小、 有无房缺等多因素影响,超声仅是半定量,可作为临床的参考。 ΔP(mmHg)
各型主动脉瓣狭窄的超声表 现
先天性二叶主动脉瓣
1.两叶大小不等、瓣叶增厚纤维性融合,瓣口小 2.收缩期圆顶状突出,回声增强, 舒张期瓣叶多层回声 3.舒张期瓣膜关闭线约75%偏离中心, 不在中间 超声偏心指数= ½ 舒张期主动脉内径 . 舒张期瓣叶距主动脉壁最小距离 正常瓣膜偏心指数为1~1.25 大于1.5不能排除二叶型主动脉瓣
4.彩超半定量与主动பைடு நூலகம்:
主动脉关闭不全造影分级对照相关好,简便实用
主动脉关闭不全主动脉造影与彩超半定量对照
主动脉造影 返流程度 微量 1 轻度 11 中度 17 重度 9 rs(P值) 2 D - C D F I(ml) . AR - IV AR - SV L V容积 . X ±S (范围) X ±S(范围) X ±SD(范围) < 1.0 < 1.0 60.0 2.0 ± 1.49 4.75 ± 2.78 123.0±43.0 (0.45~5.10) (1.14~7.40) (73.8~165.0) 5.04±1.89 11.68±3.34 142.0±47.9 (2.03~8.61) (5.12~17.70) (90.2~270.0) 23.25±14.95 26.40±11.0 255.0±102.0 (8.7~54.11) (13.21~68.50) (130.1~445.0) 0.85(P<0.01) 0.89(P<0.01) 0.48(P<0.01) rs(等级相互系数) LV(左室)
主动脉瓣返流的半定量方法
1.测量返流自瓣口至左室内最大长度与宽度
返流宽度与左室流出道宽度比值
2.短轴切面返流束与左流面积比值,返流分为四级
长、短轴切面比例法 测定主动脉瓣返流程度
返流程度 Ⅰ Ⅱ Ⅲ 返流束宽度/左流宽度 1~24% 25~46% 47~64% 返流束/LV短轴面积 < 4% 4~24% 25~59%
主动脉瓣返流彩色血流图:
返流血柱: 舒张期由主动脉瓣口漏至左流红花色 漏口大小:相当返流彩色起点宽度,M型舒张期关 闭线间的花色血流像的宽度 返流束方向:与病变部位有关 返流束朝向MV前叶之前---右冠瓣病变 朝向 左流中心 ---- 瓣环扩张、三叶病变 朝向 室隔 ----无冠瓣病变 AR时间、返流量:与漏口大小、形态、分布范围 与瓣根扩张程度及心律有关
超声相关病理:
超声图象:
2D、M型;直接、间接图像
1.主瓣不能闭拢:舒张期瓣叶分离双线>2mm大小同漏口 瓣环扩张相对性AR缝隙多在中间 二叶主动脉瓣、赘生物、脱垂的缝隙为偏心性
2 瓣膜异常:增厚、僵硬、钙化呈强回声带 瓣叶脱垂、穿孔、撕裂形态畸形或连枷样 附着瓣叶赘生物团块不均匀强回声 3 MV前叶震颤:舒张期高频抖动, 波及后叶、腱索、间隔 4 主动脉扩张:增粗囊状扩大;升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 伴瓣环扩大 5 左室大、左流宽、容量负荷过重。左心输出量增高,真性 高排(>肺动脉瓣口输出量)
注 AR-IV (主动脉关闭不全瞬时返流容积) AR-SV (主动脉关闭不全每搏返流容积)
主动脉狭窄 声像图 (AS)
超声检查对主动脉瓣狭窄提 供许多有价值的资料 • 超声相关病理:
主动脉瓣狭窄先天性、风湿性及老年钙化性 按窄部位分主瓣上或瓣下狭窄 先天性:二叶主动脉瓣或多瓣畸形占20~50%,好继发 感染瓣叶细菌性形成SBE、霉菌性赘生物 后天性:风湿心脏炎后瓣膜增厚,交界处粘连,钙化, 狭窄 主动脉单发约10~20%,多与二尖瓣病变同时存在 狭窄严重性取决于瓣叶交界处粘连受损程度 老年钙化性狭窄:瓣膜硬化、钙化退行变常伴关闭不全: 钙化团块严重狭窄见于49岁有发作性心绞痛与晕厥
主动脉瓣 关闭不全(AR)
二军大 长海医院
zhao yu hua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2D彩超检查对听不到杂音的AR敏感、有特异性 直接看到瓣膜性质、漏口大小、返流血速度时 间长短、范围大小,计算返流量
主瓣风湿,梅毒,感染性心内膜炎引起瓣叶不能闭合 先天性Marfan氏症,二叶主动脉瓣晚期增厚、硬化 缩短、畸形,或赘生物狭窄瓣环扩大瓣叶不闭合 左室代偿 无狭窄的AR, LV扩张,肥厚,收缩期增强 AR严重LV明显增大,容量负荷过重
2D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
1 主瓣质地异常收缩期瓣膜开放幅度<1.5cm 2 开放面积缩小1.5cm²,严重狭<0.75cm² 3.AS彩色显示主动脉瓣口呈镶嵌样蓝色血流束 4.收缩期高速、宽频带湍流,上升速慢、峰值后 射血时间延长伴有高调尖锐的声谱 5.左室壁对称性肥厚,晚期左室扩大 升主动脉狭窄后扩张,严重者伴心衰 AS诊断依据:以上超声表现结合病史及临床
相关主题